我国新农人发展研究综述
2019-04-19张新蕾刘福军
张新蕾,刘福军
(1.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农村本土精英人才大量流失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并存,导致农业后继乏人,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活压力加剧。以此同时,农村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传统民俗文化等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感召下,农村出现了一批追求优质农产品和优美生活环境的“新农人”。近几年,新农人群体不断壮大,已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和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有生力量。加速新农人的研究,支持和引导新农人的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学者们对新农人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充分了解新农人的发展和研究情况,对于深化新农人的研究,正确引导新农人的发展有着较好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新农人发展研究的梳理
查询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以“新农人”为主题,截止2018年10月10日检索到578 条(篇)研究文献。通过计量可视化分析可看出学者们对新农人作了不少研究。从时间上看,学者们从2013年前后开始关注新农人,随后研究数量不断增加,到2015年达到了一个峰值,之后虽有所下降,但从2017年又逐步回升,目前研究的关注度不仅超过了2015年的峰值,而且越来越高(见图1)。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是从互联网+、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微博营销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但研究内容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新农人的概念与内涵、产生原因、主要特征、制约因素、发展对策等方面。
(一)我国新农人基本内涵研究
新农人这一概念是2013年前后提出的,随后学者们对新农人的内涵和定义展开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汪向东教授是新农人的提出者与倡导者之一[1],他于2014年用三个“新”定义了新农人:第一,农民新群体,这个群体以农为业。第二,农业新业态,他们以农为业,但不再延续传统的做法,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第三,农村新细胞。这个群体主要在农村活动,从而构成当今农村生命机体的新细胞,这个细胞原来是没有的[2]。同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志雄副所长则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界定新农人,指出新农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按照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若不具备这一本质特征,不足以称之为新农人[3]。2015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旭初教授再次从生产方式角度对新农人作了进一步的定义,他认为新农人的根本特征不在于他们从事农业,而在于他们运用新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目前很大程度体现在“互联网+农业”上[4]。同年2月阿里研究院在首届中国新农人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这是国内首部针对新农人群体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着重强调了新农人的互联网基因,指出狭义的新农人是指以互联网为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人,其核心是“农业+互联网”;广义的新农人指的是具备互联网思维,服务与三农领域的人,其核心是“三农+互联网”[5]。随后有些学者对阿里研究院的定义提出了质疑,例如张红宇等人指出阿里研究院在广义上将政策制定、宣传推广、监督指导、研究咨询等方面的人员都作为新农人看待,理解过于宽泛,模糊了新农人的群体特征[6]。郭艳平等人则综合了以往学者们的“互联网+”说、全产业链说、“三新”说,将新农人综合定义为:具有信息化和市场化思维,在农业全产业链上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或主要为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同时,她们还对新农人与新型职业农民做了区分,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生产导向型,虽然身份属性已经淡化,但仍然是农民;而新农人具备信息化思维,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跨界的新崛起农业生产经营群体,不再是农民[7]。
(二)我国新农人产生原因研究
新农人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新群体,它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原因。为此,学者们对新农人的产生原因作了不少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新农人自身和外部背景条件两方面。
从新农人自身角度看,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追求农业蓝海市场
“柳桃”“褚橙”等现象的出现让新农人看到了农业的蓝海市场,自主选择从事农业生产活动[2],期待在农业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农业作为古老的产业,正散发着神秘的魅力[8]。其次,农业农村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吸引了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进军“三农”领域,催生了一批对“三农”事业发展有热情、有理想的新农人[9]。
2.回归淳朴自然生活
新农人厌倦了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下乡返乡是对城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的逃离和对农村清新的空气、自然的环境以及健康的生活形态的再选择[10]。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负面作用,让新农人憧憬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并以实际行动将自己的这种生活追求与事业结为一体[2]。
3.社会责任感的驱使
很多高学历的城市居民选择下乡做农民,采用生态有机生产方式从事农业,拒绝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他们自称为新农人。新农人普遍认为在商业利益之外还应坚守保护自然的理念,他们将自己定位为“社会企业”,也就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的商业企业[11]。新农人的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对安全食品的极致追求和对生态环境的极度负责。传统的石油农业生产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还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新农人正是为扭转这种局面而出现的[3]。新农人是一批具有“生态自觉”意识的人,对生态农业的价值追求和对农产品高标准要求是他们投身于农业领域的重要推动力。
从外部背景条件看,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政策利好推动城市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
国家的“三农”扶持政策是新农人坚定选择以农业作为终身职业的关键砝码和助推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并指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2013年、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缓解了新农人用地难的问题。2015—2018年连续四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新农人正是引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自然农业、智慧农业、城市微农业、一体化农业的先行者[1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持又为电商新农人的兴起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消费分层的扩大倒逼“生态自觉”新农人的产生
有学者认为消费膳食结构的改变造就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引起了消费分层的现象[13]。在“消费者决定论”的市场环境下,新农人用市场化思维经营农业,即消费者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同时,消费分层的扩大也意味着有一部分群体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信息不对称引发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消费者希望直接从生产者购买到绿色无污染的安全农产品,从而直接引致了新农人的产生。另外,新鲜原产地农产品和订制化农产品的火热需求,推动着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向垂直一体化转变,对新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发出了呼唤[7]。
3.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催生新农人
“互联网+农业”催生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热潮,“互联网+农村”产生了淘宝村奇迹,“互联网+农民”则推动了农民网购热。互联网赋能“三农”的过程中,催生出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群体——新农人。新农人是互联网与“三农”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农民群体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4]。新农人身上体现出的这种“亲互联网”基因,让他们在改变农业生产及其流通模式、拉动农民创业就业、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新型互联网品牌等方面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15]。
(三)新农人主要特征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新农人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跨界新群体,农村新细胞。大多数新农人来自各行各业,在城市拥有稳定体面的工作,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为获得或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并同时享受田园生活而投身农业领域。二是年轻化,高素质。相比传统农民,新农人总体年轻且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较强的计算机使用技能[16]。三是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新的营销思维。新农人浑身散发着信息化气息,骨子里植根着互联网基因,他们擅长利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学习、交流、建圈子、销售农产品。多数新农人跨行业的背景决定了他们的视野和事业方向聚焦在营销和流通层面,只有少数的新农人亲自涉入种植和养殖环节,也正是因为这种跨界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带来了传统农业领域中不曾有过的新营销思维[17]。四是农业技术凸显新特点。新农人坚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采用传统农耕方式,将古法耕作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18]。五是乐于分享,抱团取暖。他们通过微博微信或者农友会、新农联等社群机构,把各地的新农人串接在一起,集思广益,创立品牌[19]。
(四)新农人作用的研究
从文献分析来看,学者们对新农人的作用作了很多研究,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农人的兴起与发展可促进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新农人的融入可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农业生产方式的加快转变,倒逼整个城乡市场实现一体化,从而推动整个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一方面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新农人的基因和灵魂,有机农产品供给和服务是新农人的符号和标识,新农人的出现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农产品,实现了农业增收。另一方面新农人充分挖掘了农业的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为农村培育了新的增长点[21],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
2.新农人的互联网应用可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流通模式
新农人对互联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涉农电子商务的利用。学者们认为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进入门槛低,云集了海量的买家、卖家和商品,草根农民通过这个平台可直接对接大市场[1]。过去农民总是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在产品价格面前不具有话语权。新农人这股新势力利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进而改变了农民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农民成为流通的主体,议价能力大大提升[22]。其次,中间环节的减少使农民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以销定产,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
3.新农人的出现可推动农民的创业和就业
学者们认为新农人电子商务创业在增加个人收入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产生着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连环效应[23]。目前我国整个淘宝体系已经直接带来了962万个直接就业,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淘宝店主是农村户口[24],加快新农人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农民的创业就业。
4.新农人的出现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文化传播方面,新农人通过实地体验、网络、旅游等方式传播乡村文化,具体体现在:建立现代农场、生态观光景点,带领游客体验民俗与传统农业文明;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传播广的特性,加快传统文化传播,并且利用网络对乡村文化进行二次加工,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为载体,使得乡村文化更具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文化与旅客带来的外来文化相互碰撞,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新农人的出现使得乡村文化传播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5]。
在文化传承方面,新农人的来到常常对农村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环境进行整治,翻新遭到破坏的公共文化空间,对因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而衰退的乡村文化起到了保护作用。此外,他们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对传统村落进行适应性改造,就地取材,对传统村落进行规划性设计[26],在保留传统村落基本原貌的同时融入现代创新设计理念,实现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
(五)新农人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
学者们在对新农人产生原因和作用研究的同时,还从外部和自身两个方面,对制约新农人发展的因素作了研究。
从外部因素看,其制约因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生态有机农产品认证困难影响着新农人的发展
新农人普遍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产品认证过程长、费用高,给新农人带来了沉重负担。盈利空间狭小甚至出现亏本的状况驱使新农人在公益与生计之间徘徊[18],甚至不得不半途而废。
2.物流供应链短板在影响网上农产品交易的同时制约着新农人的发展
研究认为,近几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从业人员数量有着大幅度增长。但是从业人员文化教育层次普遍偏低,对网络经济时代农产品流通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而掌握专业技术、拥有先进理念的高级物流人才,因受到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等负面因素的叠加影响,极少能够扎根农村从事农产品流通工作,导致农产品流通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凸显[27]。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地影响了新农人经营农产品电商的盈利空间[28],从而制约着新农人的发展。
3.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限制着新农人的成长空间
大多数新农人采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质量要求高,加上很多新农人是异地经营,需要在基地建设一定的办公、生产、生活等相关配套设施,对土地投入大、使用周期长,而农民不愿签订长期流转合同,使得新农人不敢扩大生产规模,也不敢做长期的规划和投资[6]。
4.政府的关注度和政策扶持不够
学者们认为很少有新农人获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甚至很少有机会参加政府部门的各种培训,政府项目一般倾向于支持资金比较雄厚的规模农户[18]。新农人大多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有学者研究发现政府对生态农场的扶持总体偏少且分布不均,少数农场获得的政府资源、扶持项目多为农资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其他补贴过少[3]。
从新农人自身因素看,其制约因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不善于与农民打交道
新农人因多为跨界群体,思想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与农民存在较大差异[6],缺乏与其打交道的经验,常在利益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29]。
2.缺少从事农业的经验
新农人在跨界投身农业领域之前,很少甚至没有直接接触过农业。不少新农人热情有余、历练不足,缺少相关技术和经验支撑,对市场风险防控不够[29]。
3.想法过于理想化
很多新农人带着洁癖心态做农业,拒绝使用农药,跨越得太超前,不仅提高了成本,还降低了效率[13]。
(六)新农人发展对策的研究
针对新农人的发展和制约因素,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对策措施,综合起来主要体现在外部发展环境和新农人个人提升两方面。
1.改善外部发展环境的对策
学者们从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加快新农人发展的角度研究提出:一是完善农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切实降低认证成本;二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电商人才培训;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稳定流转;四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新农人的理解、关心、重视和支持,把其纳入国家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行动中,并纳入中国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构建进程中[30]。
2.加快新农人自身发展的对策
学者们从新农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一是在进入农业行业之前要做好规划,准确把握市场盈利点,不盲目投资[13];二是要深入农村及田间地头,了解民俗风情和乡村文化,交流农业生产经验,加深与当地村民的情感;三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善于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以销定产,减少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状况;四是应走“小而美”的路线[17],发展差异化经营,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风险;五是新农人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8],一旦选择以农为业,就要做好面临各种困难的准备,不可轻言放弃。
二、我国新农人发展研究的不足
(一)对新农人的界定还不够明晰
从阿里研究院2014年发布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后,新农人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很多共识,但是在一些内涵概念上仍然存在着不少分歧。一是新农人是不是新型职业农民。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农人是新型职业农民,只不过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升级版;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人不是新型职业农民,因为新农人并不是农民,它是一个跨界群体。对于新农人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区别与联系,学者们还没有形成明确、完整、一致的界定。二是新农人与传统农民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阿里研究院的报告指出互联网基因是新农人区别于传统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最大不同[14],但以杜志雄为代表的学者则不认可这一表述,认为生态生产方式是新农人的基因和灵魂[3],运用生态生产方式是新农人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31]。虽然学者们皆认可互联网思维和生态自觉是新农人的特征,但是在是否是根本特征上有着较大分歧。三是新农人的构成有哪些。对新农人的范围界定尚不够清晰,例如阿里研究院将政策制定、宣传推广、监督指导、研究咨询等方面的人员都纳入新农人群体的范畴,有学者则认为这种理解过于宽泛。
(二)对新农人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
一是目前对新农人研究的角度虽多,但研究内容不够深入,且许多研究角度尚未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大多涉及的是新农人的现象或概念,一些研究的内容与新农人的联系尚不够紧密。二是对新农人发展理论研究不足,往往注重的是现象和概念的研究。三是对新农人的研究多为现状分析,很少有涉及新农人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的研究。
(三)新农人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对新农人的研究大多数为定性研究,采用的是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式,对新农人的定量研究明显不足,其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也不够强。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新农人发挥作用的定量分析研究,特别是以测度新农人在影响农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方面的定量研究。
三、我国新农人发展研究的未来趋势
通过新农人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可看出当前对新农人的研究尚处于较为零散、浅显和单一的层面。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人这一群体将会不断壮大发展,许多特征特性将被不断挖掘和发现,对新农人的研究将会变得更加丰富、系统和深入。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一是将会更加注重新农人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新农人的研究不仅要分析新农人发展现状、描述新农人现象,还要研究新农人的发展理论、发展趋势、导向政策等,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新农人的研究视角会有更多更大的拓展。除了结合发展背景和新农人自身发展的视角研究外,将会更加注重新农人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影响研究,将注重新农人与乡村振兴战略、新农人与农业现代化、新农人与城乡融合发展、新农人与农村转型发展、新农人与绿色生态农业、新农人与互联网农业、新农人与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新农人与农村流通营销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三是研究方法将会更加多元化。不仅有定性分析,还会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不仅会加强实证研究,还会加强理论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综合研究。同时,还将注重以测度新农人影响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模型分析及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