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蜡染(枫香染)分类及特点
2019-04-18杨珽
杨珽
【摘 要】贵州黔南地区蜡染(枫香染)制作技艺古拙神秘、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丰富而神秘文化内涵,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蜡染;枫香染;蜡缬;龟裂纹
贵州黔南地区蜡染(枫香染)制作技艺古拙神秘,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代,古称“蜡缬”、“绞缬”、“染缬”等。这些蜡染(枫香染)有追求“龟裂纹”残缺美的蜡染,有喜爱冰清玉洁自然美的枫香染,还有崇尚繁星点点神秘的豆浆染。不仅有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更有丰富而神秘文化内涵,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经过多方考证,总结黔南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七种染制技艺,根据特点分类归纳如下。
一、分类及特点
1、都匀市绕家瑶枫香染
都匀绕家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归入瑶族,称为蓝靛瑶,自称绕家,主要聚居在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洛邦镇与麻江县的交界地带,都匀地区的绕家称呼为上绕家,麻江河坝的绕家为下绕家。据考证都匀市绕家瑶在明代洪武年间迁徙而来,服饰、习俗、枫香染制作技艺也有别于其他民族,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绕家瑶枫香染最早采用竹签作画,在白色土布上绘上精美的图案,色彩主要用黯淡、偏远的色调来显现风格古拙,图案以花草鸟为主,绕家瑶没有文字,染纹样和图案就是绕家瑶图像式的史书,多用于被面、服饰(头帕)、背扇等生活用品。目前,都匀绕家枫香染技艺已濒临失传,归类为黔中型绕家瑶式。
2、三都县白领苗蜡染
白领苗分布在黔南州三都县北部高洞、苗龙以及黔东南丹寨县一带,因服饰背部有一块白色为主调的绝美蜡染而得名。白领苗蜡染历史悠久,被称为“东方第一染”。传说在古时候,一位白领苗姑娘在漂染土白布的时候,不小心把一罐蜂蜡打泼在白布上,白布漂染洗净后,出现了白色龟裂的美丽的花纹。聪明的姑娘领悟到蜂蜡能防染,于是她用蜂蜡将花卉、虫鸟点绘在白布上,浸染成花布做成衣裳,得到族人们的赞美,并迅速传播开来。白领苗蜡染分为“几何纹”样和“动植物图案”样两大类。几何纹比较抽象概括,最具代表性的有“涡妥”纹,传说是祖宗迁徙途中渡过的河流中旋涡,固定在女性盛装上的肩背、衣袖处,不能更改。白领苗蜡染“动植物图案”图案具有非常神秘的艺术表现力,将各类植物花草安排在同一空间组合,将各类飞禽走兽动物安排在同一空间组合,把鸟头连接上鱼身,还添上鱼鳞,创造出变形夸张的动植物物形象,构图自由流畅、变化无穷,展现了稚拙浪漫的想象力和无限广阔的时空感,归类为月亮山型高硐(白领苗)式。
3、三都县都江黑领苗蜡染
黑领苗分布在黔南州三都县南部都江、及黔东南榕江县一带,据《新唐书·南蛮传》上记载,“贞观三年,其酋元深入朝,冠乌熊皮若注旄,以金银络额,被毛帔,韦行滕,著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因是上言:'昔周武王时,远国入朝,太史次为《王会篇》,今蛮夷入朝,如元深冠服不同,卉服鸟章,聚集蛮邸,可写为《王会图》。'诏可。帝以地为应州,即拜元深刺史,隶黔州都督府。”讲述唐贞观三年,应州(今黔南)少数民族首领谢元琛曾带领身穿蜡染刺绣(卉服鸟章)服装的乐队去朝见唐太宗。在长安的宫廷上,“东谢蛮”的乐手们用笙伴奏表演“连袂顿足”的舞蹈,唐太宗感兴趣那些见所未见的奇装异服。询问臣下这是什么。左右答曰:“卉服鳥章。”李世民让大画家阎立德把这一历史性场面用丹青记录下来,即《王会图》。黑领苗世居月亮山的大山深处,与外界联系交往不多,民风和艺术风格保持了古代的原貌,在贵州苗族各支系中属于最传统的一支。其蜡染原始粗犷,宗教色彩浓厚,多用于祭祀中的旗幡、服饰(百鸟衣)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图案以鱼、蝴蝶、青蛙、龙等动物图形为主。归类为月亮山型都江(黑领苗)式。
4、惠水县布依枫香染
据实物和文字记载,枫香染古称“庞典”,源于汉代或是更早,至清时达到顶峰,其间曾入贡十三次,《宋史》四九三卷载:“南宁物产名马、朱砂、染布……”书上所提及的“染布”,即布依枫香染。黔南的惠水、长顺、都匀、平塘、贵定、龙里以及黔东南的麻江等县的布依族、苗族、瑶族都有制作枫香染的习惯。其中,惠水县雅水镇小岩脚一带、和麻江县的枫香染手工技艺保存得较为完好。传说有一位布依族姑娘偶然把织机摆到一株百年枫香树下织布,枫香树油滴落在织成的白布上,姑娘将白布印染后,竟然现出了美丽的图案,“洗搓不去,入缸浸染,呈梅花状,蓝底白花,族人欣然,始有枫香染”。
据布依古歌《摩善壮.温壮》 “公元1083年,宋神宗皇帝酷爱,神宗御题“天染枫香”封之。枫香染也就有了“天染”之说。枫香染采用老枫香树脂加入适量牛油,用文火煎熬后过滤而成,用毛笔蘸溶解的枫香混合油在自织的白布上描绘图案,再用蓝靛浸染,染色完毕后用沸水脱去油脂,再用清水漂洗、晾干、碾平。由于染品的颜色和花纹古朴、雅致,被誉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用于被面、床帘、服装等生活用品,以石榴花、太阳鸟(喜鹊)、蝴蝶、鱼、郎鸡草等动植物图形为主,归类为黔中型惠水式。2008年,贵州省惠水县、麻江县申报枫香染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贵定县小花苗蜡染
小花苗主要分布在黔南州贵定县新埔乡,福泉县的王卡等一带。小花苗蜡染在苗族中有悠久的历史,据传苗族在唐代就掌握了蜡染技艺,工艺流程是先把织好的布经过反复多次的浸泡、捶打、清洗和日晒,把天然纤维中所含的杂质洗干净,布经过洗练之后,用河里圆而光滑的鹅卵石轻轻地来回多次压平,接着开始点蜡工作,用小瓷碗盛蜡置于炭火上,待蜡熔后,用小铜刀蘸上蜡液按细心点绘。接着用蓝草制成蓝靛置于染缸中,将点好蜡的布放入缸里浸染,要反复七八次甚至十多次浸染晒干之后方成。最后将染布放入大锅里用水煮沸后,蜡去,即现出白的花纹图案来,拿到河里清洗干净晒干,这样就算全部完成了。小花苗蜡染一般都喜用植物花卉及昆虫作题材,极少用动物,色彩古朴,呈深浅蓝色、多为几何图案,对比虽不强烈,但多与刺绣结合而显得异常秀气鲜美,主要用于服饰、背扇等生活用品,归类为黔中型小花苗式。
6、荔波县白裤瑶族粘膏染
瑶族历史悠久,在文化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自远古时代,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形”,瑶族服饰成为瑶族文化的标志之一。荔波县白裤瑶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州荔波县瑶山及广西一带,因男子常年穿齐膝白裤而得名。白裤瑶不仅以服饰独特性而闻名天下,还因精湛的粘膏染工艺而令人神往。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瑶人以蓝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去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布之法,莫瑶人若也。“白裤瑶粘膏染,是一種取自神奇粘膏树粘液为防染剂的防染技艺。粘膏树的神奇,首先是因为它只生长在白裤瑶人居住的地方,不是白裤瑶人居住的地方,它不会成活。其次,这种树要让白裤瑶人年年用钢刀利斧不断地砍凿才会越长越大,越长其粘液越多。新种下的粘膏树长到2米左右高的时候,就开始用刀从1.5米以上的部位进行有规则地砍凿,砍凿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经过砍凿后的树干形状如蜜蜂筑巢一样的孔孔相映。这些经过砍凿的树干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后,就开始有粘液从砍凿的部位流出。对流出的粘液就用一种形同勺子的铁耳括净后收集,将采集来的粘膏与牛油一起熬制做燃料。用竹木签作画刀,在土布上按照自己的构思作画,整个过程不需要制图工具,仅需竹条作尺即可。粘膏染前期工艺有煮纱、跑纱、织布、粘膏、制靛等,中期有棉布砑光加工、熔热粘膏、绘制图案、配制蓝靛、浸染蓝靛、脱膏清洗、浸染淡蓝等,后期工艺有上浆加工、刺绣图案等。图案染粗犷豪放,朴实神秘,多为几何图案,用于服饰等生活用品,归类为黔中型瑶山式。
7、三都县水族豆浆染
三都县水族豆浆染,黔南州三都县全境有零星分布。豆浆染源于秦汉,《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豆浆染)——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明清之际,豆浆染已普遍流行于民间,《古今图书集成》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豆浆染),今所在皆有之”。特点是刻图于皮纸(夹纸)上,取浇以桐油制缕空花板,用缕空花板把土布夹住,再以石灰,黄豆粉调合制成防染剂,待干后投入染缸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就明白显出。多用于被面和床单,技艺已濒临失传,图案以花鸟鱼虫为主,用“点”组成图案,朴素无华,简洁细腻,归类为月亮山型豆浆式。
二、结语
蜡染已成为苗族,布依族文化符号的象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潮流的变迁,随着人们的交往和流动,人们对蜡染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当工业文明带来物质商品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技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款式新颖、价格低廉的现代服装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民族服饰。然而,在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当地政府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通过举办少数民族服创大赛、通过成立非遗组织抢救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黔南州民族博物馆通过征集蜡染产品等手段,正在为蜡染服饰在传统和现代寻找到一个契合点,使传统黔南蜡染蕴含的文化内涵获得淋漓尽致的发挥,形成工业生产所不能替代的独特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新唐书》的编纂及其学术成就[D].安徽大学,2006.
[2]《摩善壮.温壮》。
[3]杨武泉.周去非与《岭外代答》[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80-84.
[4]方任.《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者陈梦雷[J].辞书研究,1983(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