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试题赏析
2019-04-18万后湘
万后湘
摘要:变焦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清楚凸透镜的焦距是描述透镜会聚能力的物理量;在物距不变时,变焦会引起像距的改变.本文旨在帮助学生理清物距、像距以及焦距三者间的关联,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焦距;像距;变焦
题目(1)欲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凸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某物理兴趣小组选择了材料相同、弯曲程度不同的甲乙两透镜,让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所示.
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1:
在凸透镜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2)如果甲乙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15cm和f2= 10cm;小华用甲乙两凸透镜做了4次实验,表1为记录的数据:
比较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2:
若物距相同,焦距越大,像距越大.
利用上述结论1和结论2,可以解释许多物理司题.
问题1 正常的眼睛为什么既能看清近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解析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图2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图2(a)是眼睛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较近时,像有移动到视网膜后面的趋势,此时晶状体会智能的变厚变凸.根据结论1:晶状体表面变凸,焦距变小,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变大,像会前移,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2(b)所示,这样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人眼如果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不能变薄,再观察远处物体时,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面,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需戴凹透镜矫正,
问题2 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实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填“小于”或“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解析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乙透镜所成的像大,那么乙透镜所成的像的像距也大.根据结论2: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焦距越大,像距越大,所以乙透镜的焦距大;也就是甲透镜的焦距小.
问题3 如图3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1)物距u=____,像距v=____,光屏上呈现的是____、____、____像.
(2)凸透镜焦距的范围______ .
(3)让蜡烛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4)让蜡烛从刻度为10cm的位置移动到刻度为20cm的位置,保持光屏在刻度80cm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____(填“大”或“小”)的凸透镜.
(5)让蜡烛从刻度为lOcm的位置移动到刻度为20cm的位置,保持光屏在刻度80cm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解析(1)u=40cm,v=30cm,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解不等式40cm> 2f和f<30cm< 2f;取公共部分得出凸透鏡焦距的范围.
(3)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4)蜡烛移近凸透镜→像有远离透镜的趋势;如果要使像距不变→换用会聚能力更强的凸透镜→换用焦距小的凸透镜.
(5)蜡烛移近凸透镜→像有远离透镜的趋势;如果要使像距不变→也可增加一个凸透镜,使得会聚能力变强.
参考文献:
[1]刘炳升,李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M].江苏: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