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享单车运行现状初探
2019-04-18王雅静潘颖宜罗雪菲刘卓超
王雅静 潘颖宜 罗雪菲 刘卓超
摘要:共享单车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的新起之秀,解决了以往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的不便之处;其结合互联网与智能移动设备,采取无桩停放,随取随用、随停随放,实现了自行车便利最大化。随之而来的是共享单车的大量涌入校园,其在使用时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而学生(教职工、过往游客)作为共享单车的主要人群,由于自觉性不高,又缺乏学校及运营商的管理和管制,导致共享单车在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残破(乱停、东倒西歪、葬身于道路绿化带中)现象,针对此类不良现象,文章通过对高校的现状调查及使用评价,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以保障共享单车在校园持续绿色之行,真正促进共享单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共享单车;运行现状
共享经济的理念起源与2008年美国硅谷,通过互联网,整合线下的社会资源,以各自付出收益来获取自身红利。自2016下半年开始,在我国原本不温不火的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异军突起,先后出现了黄色的OFO、橙色的摩拜、红色的优拜及蓝色的小鸣单车等。高校因其校园面积较大,师生上下课之间需穿行于距离较大的各教学楼或校區之间,因而共享单车一投入高校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随取随用本是共享单车一个最大的卖点,但因管理上的滞后导致这一卖点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制约其发展。
一、高校共享单车运行现状调查
(一)校园共享单车运行的优势调查
本次调查以走访湖南几高校、结合网络各高校使用现状分析发现,高校共享单车较之传统租赁方式的优点:
(1)共享单车改进了以往“固定式”的停车,采用随取随停的停靠方式,为人们自由出行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民户外活动的机会。偶遇式骑行、健身锻炼和主动出行更具有增长潜力。
(2)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联系方式,在线支付和精确定位为出行提高了效率,只要携带一支手机即可解决出行问题。
(二)校园内共享单车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1)由于各共享单车企业一味抢占市场无序竞争,在高校进行不科学的投放,导致供过于求的情况,出现大量不用的共享单车遭到丢弃、损坏、占道的现象。
(2)一些投机取巧、恶意损坏车辆、破坏车辆识别码、车牌编号,导致使用者不能正常使用车辆。
(3)经常出现”无车可骑,无车可放“的问题,找不到车的位置。
(4)收费标准不合理,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从丰泽公寓门口到滨湖商场只有1.3公里,以自行车平均速度12千米每小时,骑行时间大约8分钟左右,所以以小时为单位计费并不合理。
(三)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
(1)投放者:投放供大于求,缺乏后期维护及管理。在共享单车投放的初期,共享单车在校园中得到了师生的青睐,故而使得各家共享单车公司均向校园进行大量投放。目前校园里存在的共享单车有摩拜单车、0f0单车、哈罗单车、永安兴单车等,从而也引得商家对投放上进行了竞争,渐渐的使得共享单车供过于求,并且共享单车的租赁费用也一路升价,以小时计费的收费方式也让人为之感慨万千,不科学的计费方式也是共享单车受到学生们冷落的一大原因。这些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共享单车出现大量堆积,产生了资源过剩等情况。
(2)使用者:缺少责任感。在日常的使用中,共享单车得到了师生的青睐,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在共享单车的停放上由于没有人员的监管,再加上某些师生自我约束力不够,便产生了自行车乱摆乱放的问题。又因校园面积大,师生所到达的地点多且杂,而共享单车恰恰拥有能够随停随放的特点,在满足师生日常使用的同时也使得单车停放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无论是行车道,或是偏僻的小径,均可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
(3)学校:缺乏监督和管理。共享单车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学校对共享单车的应对措施往往跟不上节奏,学校对共享单车缺乏的监督和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共享单车给校园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建议
(一)企业
在共享单车的管理上,企业应当控制好供求关系,控制好投放量,避免共享单车供大于求;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完善单车后期维护制度,减少”残缺“单车随处停放的情况;还应考虑到学生们的经济能力,完善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并采取一系列福利措施来保证不同使用人群的基础条件;加强退款这方面的管理保证使用人群的利益。
(二)使用者
在校园里的使用中,师生应当加强自我的约束力,做到共享单车合理摆放,拒绝停放到行车道、盲人道等地方。
(三)校园管理
在学校中,学校应该指派专人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可以在共享单车使用率大的地方扩大自行车停放点的建设,从而缓解自行车停放压力。
参考文献
[1]王赵丽.共享经济模式下专车及出租车市场的运营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2]刘锦鑫.共享单车让城市更美好[J].中国新时代,2016(12).
[3]王颖.安徽大学“小黄车”事件的经济学分析[J].商情,2012(28).
[4]王志高,孔喆,谢建华,尹立娥.欧洲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案例及启示[J].城市交通,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