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君王之乐”
2019-04-18崔馨文
崔馨文
在战国时代,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在《孟子》这本著作中,“乐”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观念,孟子的“乐”在“孔颜之乐”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具有了一些新的内涵。孟子对于“乐”的解读有很多,对“君王之乐”的解读尤为经典。
孟子关于“君王之乐”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与各国君王的对话之中,体现了孟子在政治方面的思想。现在学术界对于“君王之乐”基本都归纳为与民同乐,但我认为实现“君主之乐”需经过“君主须贤——爱护百姓——与民同乐”三个过程来实现。
一、君主须贤
在孟子看来,君主自身的贤能是“君主之乐”的前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此句的“后”字并非时间上的,而是逻辑上的。孟子说的“贤者而后乐此”,是把“贤”作为获得“乐”的必要条件。而这里的“乐”,也应当理解为“常乐”,因为拥有“台池鸟兽”的确能让君王个人获得物质上的快乐,而孟子之所以说“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是因为透过历史事实,孟子认识到君王无节制的满足个人物质欲望所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就如同夏桀一样,最终只会导致名毁国亡。
其实,孟子所说的“贤者而后乐此”是与“以德配天”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贤”即“德”。周代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重视君王德行,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敬德”“明德”的途径,达到“永命”的目的,而天命的重要特质在于“仁德”二字。“以德配天”中“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即要求君王的“贤”。
二、爱护百姓
爱护百姓是君子之“贤”的要求之一,也是“与民同乐”的前提,其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认为要爱护百姓首先要保证百姓的温饱,让百姓可以吃饱穿暖,再次需要教化百姓,让百姓可以懂得孝悌之义,在内可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在外可以遵守君臣之序,以达到良好的社会秩序。
爱护百姓其实就是孟子仁政学说实施的具体方法,孟子多次阐述如何爱护百姓,如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温饱和教育来使百姓生活富足、安定。百姓生活富足、安定,那百姓就会快乐。
三、与民同乐
在与民同乐的问题上,孟子与齐宣王的关于“乐”的对话极为经典: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与别人一起欣赏比自己欣赏更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比少数人一起欣赏更加快乐。孟子进一步因势利导,说明不只是欣赏音乐,而且在其它娱乐之时都应当“与民同乐”。在这里,“与民同乐”绝不仅仅是要求君王与百姓一同欣赏音乐。孟子的深意在于,君王应该“乐民之樂”、“忧民之忧”,而不是以一己之忧乐为忧乐。因为只有君王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百姓才会以君王的快乐为快乐;只有君王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百姓才会以君王的忧愁为忧愁。只有这样,百姓才会与王同乐。这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朱熹对“与民同乐”这一章的注释说,“与民同乐者,推好乐之心以行仁政,使民各得其所也。”也就是说,孟子所说的“与民同乐”,就是要求君主实行爱护百姓的政策,也就是实行仁政。实行仁政百姓就会快乐,百姓快乐就会达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的效果,自然国家就会强大,那君主就会快乐。
总而言之,实现“君王之乐”需要经过“君主须贤——爱护百姓——与民同乐”三个步骤来实现,这个步骤的实行其实就是孟子仁政学说实行的前提、过程和结果。孟子正是站在战争频仍、生活困苦的社会现状下,心怀天下,将孔子的“仁”扩展到整个天下苍生,并在政治领域提出自己的学说,真正的将“君王之乐”提升到了“与民同乐”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02页.
[2](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04页.
[3](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06页.
[4](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13页.
[5](魏)何晏.论语注疏,第45页.
[6](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14页.
[7](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