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为谁“打造”?
2019-04-18李镇西
李镇西
“打造”一词本来多用于制造业,而且往往是手工业,如打造银器,打造首饰,打造兵器,等等。最近十来年,“打造”渐渐移用到教育领域,如“打造名师”“打造学校品牌”“打造校园文化”……当然,词语的含义及运用本身是在发展变化的,所以后来用于精神文化产品也不是不可以。
问题是,“打造校园文化”之“打造”是什么意思呢?
至少有些学校是这样操作的:请一家文化公司来帮着创意和设计。比如:帮学校确立一个“人无我有”的“文化特色”—“孝文化”呀,“义文化”呀,“水文化”呀,“山文化”呀,“石文化”呀,“竹文化”呀,等等;然后紧扣这个“文化”来设计校训、校徽、校歌、校服,包括信封、信笺、水杯以及学校的色调和logo等,还有学校教学楼墙上的各种图案和文字,以及校园内的各种小雕塑、学校围墙上的浮雕,等等……经过这么一“打造”,学校一下子就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了。
但是,校园文化可以是这么“打造”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按照我肤浅的理解和通俗的表述,“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展示和标志,如果没有学校文化,那么校园文化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办学历史中水到渠成地积淀而成的,并被学校全体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它当然可以体现于外在的校园景观中,但更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课程和故事得以彰显,并流传下去。总之,每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从这所学校的土壤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花钱去请公司“设计”,然后“打造”出来的!
当然,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现在也有一些比较专业的負责任的文化公司并不是仅仅帮着“设计”,而是深入学校,进入课堂,了解校史,访谈师生,感受氛围……然后帮着总结学校本来就客观存在着的文化因素,将其提炼并凸显出来,这是无可厚非的。这不是我这篇文章批评的对象。
我批评的是纯粹从主观愿望出发,仅仅靠“设计”来“打造”出“校园文化”。文化本来是从自身内部生长起来的东西,却靠别人来“打造”,我看不出这样的“文化”有什么真正的文化内涵。
进而言之,就算是“校园文化”可以“打造”—如果这里的“打造”,是我上面所说的“总结学校本来就客观存在着的文化因素,将其提炼并凸显出来”,那么,这“校园文化”是为谁而“打造”呢?当然是为师生打造,但在我看来,首先是为学生打造。道理很简单,学校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孩子服务的。
然而,去许多学校看看吧,校园里的“文化”有多少是属于孩子的?或者说,和孩子有多大关系?
一尘不染的校园里,到处是气势恢宏的成人化标语、口号。比如:远远就看到教学楼的墙上写的巨幅标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奋力打造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省内领先的精品名校!”“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造就一代又一代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卓越人才!”……这些口号在我看来绝对没有错,放一些在学校的墙上也是应该的,因为它可以激励全校教师时刻不忘办学使命。可现在不少学校在校园里呈现的基本上都是这些成人口号,就不妥当了。
校园里还展示有很多图片及对图片的介绍。比如:很多学校都有“领导关怀”的橱窗,上面展示着各级领导前来视察学校的照片。这么多领导关心学校,当然是学校的光荣,但可不可以将这些照片放在学校荣誉陈列室呢?把有限的墙面留给儿童,不是更好吗?
校园橱窗里对校长和教师的介绍,也往往让儿童看不懂。如很多对校长的介绍是这样写的:×××,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出版过××著作,主持过××国家级课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理念,创立了××课堂模式……对学校名师的介绍也大致是这样的风格:曾获得全国××公开课赛课一等奖,曾被评为“首届十大××名师”称号,云云。
这样的文字介绍,包括照片上西装革履的校长和老师,很难让儿童感到亲切。孩子们根本不懂那些“荣誉”“课题”“理念”“模式”是什么意思,他们其实最关心的是:这个校长对我们凶不凶?平时我们如果对学校有什么建议,能找到校长当面提吗?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好不好?课间老师和我们一起跳绳或踢足球吗?我们犯了错,老师会不会动辄请家长……
我知道,上述介绍校长和老师的文字本来就不是写给孩子们看的,而主要是写给前来视察的领导和参观的教育同行的。可是,校园主要是属于本校儿童的呢,还是外面的领导和同行的?
此外,还有满墙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风”“教风”“学风”以及“321青蓝工程”“三主式课堂”“三自式德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想,把这些东西那么醒目地写在校园的墙上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提醒每一位教育者吗?那完全可以写在相应的办公室、会议室呀!难道写在外墙上就可以让老师们随时“不忘使命,牢记初心”吗?
我甚至还在一所小学的墙上看到了“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的标语,刚好不远处有一群一年级的小朋友从教室里活蹦乱跳地出来。当时我只觉得这样的“校园文化”实在滑稽。
我觉得,校园外墙上呈现一两句核心的教育格言(比如教育家的经典语录或本校校训)就可以了,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孩子们吧!
所谓“留给孩子们”,并不是说把校园的所有墙面和空间都用图文塞满。现在有的学校也很注意“儿童视角”,于是校园几乎所有的空间都是名人名言、儿童书画、手抄小报,连楼梯的每一级台阶的侧面都写着中英文对照的“你好”“谢谢”“不客气”“再见”……整个校园被这样的“文化”塞得水泄不通,令人窒息,这恐怕不是校园文化“打造者”的初衷。
把校园还给孩子,让校园别那么“神圣”,别那么“精致”,别那么“一尘不染”,别那么“气势恢宏”。让校园有树林,有草坪,有小土坡和小池塘,孩子们可以打滚,可以摔跤,可以捉迷藏,可以追逐打闹……越是有儿童的笑声、歌声和呐喊声的校园,就越有“文化”。
几年前,我曾经去台湾考察参观过几所学校,看到了真正属于儿童的校园。例如:新北市三峡区成福国民小学的校园里有水塘,孩子们可以穿着青蛙服下水观察水中的动植物;新竹道禾实验学校有许多枝繁叶茂的大树,孩子们课间都可以爬上去玩儿;台北市私立奎山中学的校园里有许多沙坑、土坡、秋千,是专门供孩子们“撒野”的,他们的一幢教学楼居然还修了旋转滑梯,是孩子们下课后下楼去操场的“通道”。校长说:“孩子们一下课就坐滑梯下来了,多好玩儿!”
在这几所学校里,放眼校园,房子是旧的,教室是旧的,操场是旧的,到处都有泥土和青草。校园里也没有刻意的所谓“校园文化建设”,我没有看到“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之类的表述,也没有看到各种花里胡哨的“校园文化墙”之类的装饰。但学校所有的教育追求,都写在了孩子们快乐的脸上。
当时,我不禁对同行的老师感慨:“在大陆,许多学校越来越精美、豪华和高大上—水磨石地面,瓷砖贴墙,喷泉水池,天文馆……总之,地面早已经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了。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里,被要求‘规范行为‘文明休闲,还要‘轻手轻脚,轻拿轻放,轻言细语,整个学校就没有孩子尽情撒欢甚至撒野的地方!而这里的校园,如果按大陆的某些验收标准,硬件就过不了关。但这里却是孩子们的乐园!这才是学校!”
如今,在中小学校园的墙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是出现频率最高(至少是“之一”)的话。其实,真正的“为了”并不是把这三句话突出地写在墙上,而是不动声色地体现于学校的每一个细节,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们每一天的生活。
这样的校园文化,是不是离孩子更近一些呢?
(编辑 王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