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南市华州区小麦不同播量的试验

2019-04-18郭利敏李文龙张瑜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播量生长发育小麦

郭利敏 李文龙 张瑜

摘 要:通过开展3种不同小麦播量(150kg·hm-2、180kg·hm-2、210kg·hm-2)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基本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随播量的增加而递减;播量180kg·hm-2最有利于建立合理群体、强壮个体,实现高产,是渭南市华州区高肥力地块的适宜播量。

关键词:小麦;播量;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056-02

渭南市华州区位于陕西东部,地处关中平原,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渭南市主要的粮食生产地区之一。全区耕地面积2.75万hm2,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53万hm2,小麦年产量6.5万t。渭南市华州区群众长期以来习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依靠增大播量获得高产,但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播量偏大已成为目前小麦高产的限制因素[1],特别是肥水条件好的地块问题更为突出。小麦播量偏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群体过大还易导致病虫害危害加重、倒伏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影响产量和效益[2-3]。本研究通过小麦不同播量田间试验,对比播量对小麦群体、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为找出适合本地小麦高产区的最佳播量,科学指导农民进行小麦播种,实现小麦生产节本增产增效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小麦品种:西农979。

1.2 试验方法 试验田选择在华州区柳枝镇北拾村,试验田位于夹槽灌区,肥水条件好,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壤pH8.0,有机质12.1g·kg-1,碱解氮86.2mg·kg-1,速效磷17.5mg·kg-1,速效钾207mg·kg-1。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设3个播量处理,分别为A150kg·hm-2、B180kg·hm-2、C210kg·hm-2,大区比较,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处理种植面积0.1hm2。

1.3 田间管理 试验田于2012年10月18日统一播种,播种前深翻整地,结合整地施配方肥(24-15-5)600kg·hm-2、钙镁硅肥375kg·hm-2作底肥;拔节期追施尿素150kg·hm-2,2012年11月17日开展越冬苗期调查,2013年3月17日开展春季苗期调查,2013年5月20日每个处理选取3个采样单元进行测产,2013年5月30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量处理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从表1可知,不同播量处理小麦的基本苗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C播量最大,基本苗最多,为297万·hm-2;处理A播量最小,基本苗最少,为230万·hm-2。不同生长时期小麦分蘖数及单位面积穗数均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均以处理C为最多。小麦成穗率随着播量的增加而降低,成穗率最高的是处理A,为58.2%;成穗率最低的是处理C,为48.7%。这说明播量少,小麦群体小,单位面积穗数最少,无法达到高产;播量越大,基本苗越多,但群体中个体间竞争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加强,影响个穗发育,从而导致成穗率下降,无效分蘖增多,也无法实现高产。

2.2 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播量對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影响。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随播量的增加而递减,处理A最高,穗粒数为42.1粒,千粒重为42.0g;处理C最低,穗粒数为40.4粒,千粒重为37.5g。小麦产量随着播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B产量最高,达8865kg·hm-2;当播量增加到210kg·hm-2时产量又有所下降,为7897kg·hm-2;这说明小麦产量并不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量对小麦基本苗、穗粒数、千粒重等均有影响,基本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随播量的增加而递减,小麦产量不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播量180kg·hm-2时最有利于建立小麦合理群体和强壮个体,实现高产,是渭南市华州区高肥力地块的适宜播量。小麦播量最小为210kg·hm-2时,群体小,通风透光条件好,个体发育充分,因而穗粒数、千粒重均为最高,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低,致使其不能高产。播量最大达210kg·hm-2时,单位面积穗数最多,群体大,个体间对温光和水肥资源的竞争大,同时田间通风不良导致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个体生产发育不良,穗粒数、千粒重下降,无效穗数较多[5-6],产量下降;而播量为180kg·hm-2时,小麦群体适宜,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最佳,理论和实产均较高。

参考文献

[1]于春华,郝志国.不同播量对济麦22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7(4):53-54.

[2]何静,刘铭.秋播小麦不同播量试验小结[J].农业装备技术,2012,38(5):18-19.

[3]杨宁,房超琦,王洛彩,等.枣庄市峄城区小麦播量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7(9):69-71.

[4]王夏,胡新,孙忠富,等.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170-176.

[5]王珂,杨芸,樊锋.蓝田县 2014~2015年度小麦播期、播量试验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6,4(3):17-19.

[6]马自清,王刚,李琴,等.冬麦播量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3(4):34-3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播量生长发育小麦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冬油菜栽培技术探析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