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2019-04-18马建霞王瑞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技工院校教学模式

马建霞 王瑞玲

摘要:本文基于现有技工院校开展的混合式学习教学的现状,依据混合学习理念,以个性化、适用性和活动性等为原则构建了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完善了该教学模式并形成了三种执行方式,经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式有效。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基于混合学习的课堂内外的活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对技工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混合学习;技工院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3-0208-03

一、研究源起和目的

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校园内基本实现了WIFI全覆盖,电脑、平板、手机能随时接入互联网,桌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摆放,部分学校还建设了界面友好的一站式学习平台以及相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了越来越便利的混合学习环境。不可否认,将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有机整合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但现有技工院校开展的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技工院校教学采用“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过程与高等院校及其他类型的职业院校有较大的差异,现有的已成体系的教学模式和高校已建设完成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可借鉴性均不强。(2)技工院校的老师缺乏技工教学课堂的有针对性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的培训,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多处在摸索阶段,混合式教学效果不理想。(3)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喜欢实用性强、动手操作类的技能性知识学习,学生基础决定了技工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难度相对较大。

二、初步构建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现有技工院校开展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现状,课题组组建了由教学管理干部、教育技术工作者、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以教师座谈及现场听评课的形式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讨,初步构建了适合技工院校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一)构建原则

1.个性化原则。混合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在构建混合学习模式之前需要搭建混合学习空间。混合学习空间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和面对面现场教学场所,其中在线学习平台需要依托层次性的数字化资源给学习者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面对面现场教学场所则需要可自由组合的桌椅,可自由获取学习资源的终端设计如手机、IPAD、电脑等,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适用性原则。混合学习的核心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媒体技术和信息传递方式形成解决方案,强调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效率的学习成果,其关键在于分析媒体技术的费用、时效、操作难易程度等设计出最合适的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

3.活动性原则。混合学习更注重课内外教学活动的设计,混合学习的课外多采用在线自定步调的学习,将传统课堂上部分需要教师讲授或演示的知识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和速度习得,课堂内多采用问答、汇报、模拟演练等师生交流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初步构建的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的三个原则,课题组初步构建的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这一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提供线上自定步调的学习和线下现场教学,引导师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的乐学、易学和活学。具体的学习过程如下所述。

1.自定步调学习。混合学习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利用网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依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完成学習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是自主学习也可以是协作学习。

2.协作学习。可以是线上学习采用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利用邮件、论坛、社交软件、学习平台等进行交流、沟通、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等;也可以是面对面教学中采用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互相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

3.面对面教学。混合学习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指的是在教室、实训场等地开展的同步实时的面对面教学活动,协作学习可以是其中的一种学习形式。

4.评价。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在自定步调学习之前、面对面教学之前及整个教学完成之后均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自定步调学习前的评价是检测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以便教师设计自主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学习进度;面对面学习前需对自定步调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即对课前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以此来确定课堂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教学完成之后要实施后测(或评价),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设计下一单元的学习活动,每次评价的结果需及时反馈给学生。

5.支持。这里的支持包括各种学习环境、学习资料,也包括绩效支持工具,比如笔记工具、社交软件、学习资料下载工具等,全面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

三、通过两轮行动研究验证并修订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本课题以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该校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拥有支持师生开展线上学习的学习平台,建设了系列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第一轮行动研究:2016年3—12月,采用校内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竞赛的形式,对理论研究阶段初步构建的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和完善。一是开展系列化的培训,如混合学习理论、微课的制作与使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运用等,让教师熟悉并掌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二是组织教师按初步构建的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开展试点教学。三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听评课,从学习目标与任务、线上学习情况、课堂教学准备、学习过程与实施、学习效果和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观察与评价。四是针对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应的改进方案,完善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该轮行动研究选取了9个系,46位教师参与,由教务处、职教所、教师发展中心等13位工作人员组成研究小组,根据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混合式教学听课评课组评记录表”,通过听课评课并记录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各项教与学的活动,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听课评课组评记录表”收集的质性数据,对初步构建的适用于技工院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轮行动研究:2017年2—7月,通过以课程为单位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应用,对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验证其效果。(1)把经过第一轮行动研究构建和改进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实施,重点关注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活动的设计。(2)分别从教师同行和学生的角度观察和评价教师在混合教学中教学的设计、媒体技术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线上教师辅导、整体教学效果等验证该模式的应用效果。(3)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混合学习模式进行完善。

该轮行动研究以课程为单位,跟踪调查9位教师一个学期的混合式教学开展情况,观察并评价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过程和活动,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分析“混合式教学听课评课组评记录表”收集的质性数据,完善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经过两轮行动研究,最终总结修订出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模式1:课堂内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内翻转。只需要参考图2的“混合式现场教学”部分。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环境需要提供网络、学习平台、交互软件、终端设备等支持教学活动。教师首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采用线上的方式通过提问、游戏、完成作业等教学活动诊断学生的课前学习水平;接着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通过观看微课、讨论答疑等活动讲解新课;然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并详细地解读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线上线下协作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监控学习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学生小组或个人在线上或线下展示分享任务成果,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模式课堂外学生的学习活动则以线下的作业为主。

模式2:课堂内+课堂前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也就是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参考图2的全部,其中“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是图2的中间部分“混合式现场教学”,虽然和模式1具体执行过程是一样的,但现场教学不需要提供网络、学习平台、交互软件、学习工具的支持,也不采用线上教学活动,全部的教学活动都是面对面即时同步的线下教学活动。“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为学生推送学习资源,在线上组织学生讨论、提问等互动活动,并在学习平台上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情况;课后教师同样需要通过学习平台组织学生练习、反思进一步内化学习成果,收集并分享学生的学习资料,给学生推送拓展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并进入下一个学习主题的混合式教学。

模式3:课堂内+课堂外的“双”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参考的即为图2的全部。教学过程中时刻都需要网络、学习平台、交互软件、学习工具的支持,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均需要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的形式开展。

由于技工院校各专业之间的差异较大,适用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开设的课程,选择合适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执行过程进行教学。比如计算机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多采用模式3“课堂内+课堂外”双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服装类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类专业、汽车机电类专业多采用模式2“课堂内+课堂前”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经济管理类专业多采用模式1“课堂内”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四、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验证两轮行动研究的成果,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开展了调查,问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对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学习体验调查;第二部分是对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调查,调研对象为参加混合学习教学实践的在校生,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1.混合式学习能有效促进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更喜欢混合式教学,他们认为混合式学习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及时高效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内外通过微课的反复学习,实践操作更有针对性。82%的学生认为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能自由管理时间、规划学习,同时能培养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个人综合能力能在学习中逐步提升。

2.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让教与学更高效。技工院校采用的是行动导向型的一体化教学,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与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相融合,教学中采用“课前学”、“课中做”或“线上学”、“线下做”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做”针对性更强,学习效果更好。另外,良好的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够跟踪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中的情况,并能及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与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学習平台的智能评价、线上辅导等功能,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的逻辑关系、抽象的操作程序等,教与学更高效。

3.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教学管理。(1)资源管理方面,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如数字化课程资源、智慧教室的共享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学生利用微课先学习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之后再进行实践,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如调酒、雕刻、烹饪等专业课程教学。(2)课堂管理方面,在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是活动实施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要巡回指导,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并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课堂管理更有效。(3)安全管理方面,技工院校的很多专业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安全隐患,一直是教学管理的难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更注重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在混合学习课前学习部分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研究展望

后续的研究中将考虑多种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并在技工院校多专业、多科目上开展更加丰富的实证研究,获得更多的教学案例和成败的经验,探索和优化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使之更符合教师的应用和操作,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1-6.

[2]高卓.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3]吴南中.混合学习空间:内涵、效用表征与形成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1):21-27.

[4]白云在线[EB/OL].[2017-04-29].

http://mooc.byxy.com/OnlyHrTheme/explore.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Mixed Learning in Technical Colleges

MA Jian-xia,WANG Rui-ling

(Baiyun Technician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 5104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xed learning teaching,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ix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of technic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mixed learning,personalization,applicability and activity.

Key words:mixed learning;technical colleges;teaching model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技工院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基于Unipus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