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2019-04-18肖珂薇
肖珂薇
摘要:“枫桥经验”在多年的发展中仍保持着生机与活力,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典范。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新的工作载体,新的方法经验,为提升我国社会治理能力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章通过“枫桥经验”的渊源,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与启示来梳理“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与新时代下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枫桥经验;社会治理;启示
“枫桥经验”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时,浙江省诸暨市的枫桥区干部群众对于“四类分子”,即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进行教育改造所提出来的经验。这是我們党在1963年开展全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所提出来的一个处理矛盾的经验,创造“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50多年以来,“枫桥经验”作为一个成功的经验,它不是封闭僵化与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依据不同时代的背景,应用对象,不断的更新“枫桥经验”的内涵与内容。这体现出“枫桥经验”是与时俱进与动态发展的,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新的工作载体,新的方法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枫桥经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内容也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不断的扩充,但“枫桥经验”的精髓仍然没有改变。
一、枫桥经验的渊源
作为我国社会治理的典范,“枫桥经验”自提出以来就备受瞩目,很多专家学者对“枫桥经验”进行研究,不同的学者对于“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笔者将以时间为线索对“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1963年至1978年,“枫桥经验”是浙江省诸暨市的枫桥区干部群众对于“四类分子”,即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进行教育改造所提出来的经验。此时,处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共浙江省委遵照中央和毛泽东“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指示,以诸暨、萧山、上虞等县为社会主义教育的试点,提出了最原始的“枫桥经验”,主要内涵是“捕人少,矛盾不上交,依靠群众,以说理斗争的形式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就地改造成新人”。
1978年,实行对改造好的“四类分子”进行摘帽,此时有很多表现良好的人被摘除了帽子,获得了新的机会。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因此,“枫桥经验”有了新的发展。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第一个犯罪高峰期,出现很多形式的犯罪案件,社会安定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由此,提出了两个重要战略一个是依法从重从严惩处的思想,一个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路。对于犯罪分子采取教育与惩办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依靠群众改造流窜犯、帮教失足青年”,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大会上,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此时的“枫桥经验”主要是为了促进平安建设与民主法治建设,维持社会的稳定。
二、新时代下枫桥经验的发展
“枫桥经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依据不同时代的背景,应用对象,不断的更新枫桥经验的内涵与内容。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一种成功的治理模式,在我国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为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以及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2018年11月,在浙江绍兴举行了“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枫桥经验”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不断与时俱进,对我国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的经验。步入新世代,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一党建引领是政治灵魂,也是本质特征。要发挥好党的引领作用,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优势。调动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增加在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整合社会资源,将社会组织与党建相融合,使社会组织更多的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以便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解决社会矛盾。二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是核心价值。党的宗旨是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枫桥经验”在创新发展中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导向,为人民办实事,解决矛盾。“枫桥经验”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是其能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点,并且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增强群众的自主意识。三坚持“三治融合”,即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这是精髓也是新的发展方向。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治意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让人民群众自己参与到治理过程中,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法治提供保障作用,让人民群众依法主张权利,解决矛盾,提高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德治具有引导,规范的作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高人民的思想水平,使人们具有高的素质,把社会和谐建在比较高的道德水准上。四坚持“四防并举”,即人防、物防、技防、心防。从源头上防止社会矛盾的产生,做好预防工作,构建社会矛盾风险防控体系。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这是新时代下“枫桥经验”的发展。
三、枫桥经验的启示
“枫桥经验”扎根于社会,几十年来经过实践的证明这是适应中国发展的基层治理经验。这就证明了“枫桥经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在发展“枫桥经验”中能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与时俱进是保持“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重要一点。任何经验如果不能随着历史条件和形势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就会一成不变。“枫桥经验”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时代形势,应用对象而不断发展变化,展现出新的内涵和新生命力,不断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相信只要紧扣时代的新使命,适应新矛盾新要求,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国家治理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增强。
其次,“枫桥经验”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主体地位,使其自产生和发展以来,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因此,抓好基础,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抓基础、抓基层是现阶段发展“枫桥经验”的关键点,因为其具备的基层和基础作用,所以“枫桥经验”不仅适用于农村,更适应城市的治理与社会治安工作。因此,一定要强化抓基础,抓基层,尽量把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解决在发生之前。这就要求加强基层的组织建设以及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
最后,“枫桥经验”作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要契合现代治理理念。治理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与管理,重要的在于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而不是单一权威的自上而下的控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也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工作方式,使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何将“枫桥经验”运用到网上,推动社情民意在网上的了解、解决矛盾纠纷是需要不断实践的。重视网格化管理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推广网上的“枫桥经验”,通过网络了解群众,深化网络的智能化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
“枫桥经验”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不断地创新发展,具有经久不衰的历史意义和新的时代内涵,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是我们党的一面旗帜。新时代下发展“枫桥经验”要与时俱进,变革社会治理工作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继续丰富时代内涵,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赵义.枫桥经验:中国农村治理样板[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58-59.
[2]陈林.检察机关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定位和新时代下的创新思路——以“枫桥经验”为角度[J].法制博览,2018(10).
[3]陶佳.从“基层自治”看“枫桥经验”中的传统法文化因素[J].法律史评论,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