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
2019-04-18龙曼琳
龙曼琳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争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金林南教授一书以批判反思的哲学姿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阐释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着其他属性功能的发挥,公共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回归生活世界应当如何在现实中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讨论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现实生成路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学者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中作出了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理论研究成果。然而,相比其他成熟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金林南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一书,立足于对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的各种“痛症”、“急症”、“难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灵魂”的重塑、本体与其本质的阐释及公共性研究范式的举例等方面展开理论探究,给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我们新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争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属性功能的发挥,因而厘清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争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前提条件。侯勇认为,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定义主要建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属的意识是教育活动,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而言,学界主流观点是将教育本质的“平移”至思想政治教育,如张耀灿教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纳为“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教育。从历史维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衍生品。金教授指出“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教育是人类传承知识、传承文化的一种活动,就是说只要人类产生了,那么就一定会有教育。”伴随着十九世纪民主政治观念和宽容理念的形成,这种精神性的政治活动逐渐变得非常活跃,区别于“暴力夺取”,通过纲领宣传、文化教育,爭取民众认同以获得政治合法性的活动,在现代意识形态政治博弈中成为政治实践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比一般的教育更具有“意识形态性或政治性”,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式而非本质。那么思想是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呢?显然不是,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我国孔子的“仁政”思想、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以及“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等都表现出关于政治的思想,然而思想并不是古代封建社会政治活动的场域,其实质是为封建皇权统治提供治国方案,为政治所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在国家、政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政治活动从主要依赖物质性的暴力手段向主要依赖观念意识的政治性认同的转换阶段的产物。”可见,意识形态性或政治性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并且这样的政治实践具有公共性的价值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其本质的必然要求
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运用“公共性”一词,也没有明确
地阐述有关公共性的理论,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底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藏着公共性意蕴。
(一)人的类本质构成公共性政治的逻辑前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类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一方面通过劳动使人类获得物质资料,能够自我保存,另一方面劳动的联合使得人与人之间结成相互需要的沟通、协商、合作的关系。因而,个人既是特殊的、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时也是作为被思考和感知的社会主体存在。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阐释,是对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个体性和社会性内在统一的昭示,破解了神秘化和抽象化的物质资本生产,还原了“劳动”的人作为社会政治主体的主人地位,构成公共性政治的逻辑前提。随着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搭上了全球化浪潮的便车,社会空间里强调个人本位的价值偏向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充满张力的价值选项角逐中,在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探索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够弥合“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鸿沟,其理论和实践活动将取得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认识。
(二)“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公共性政治的精神指引
马克思为人类刻画一种不同于以往社会历史上的交往状态“自由人的联合体”,以人类社会为理论逻辑起点,给予科学的断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区别于阿伦特等人在资本主义政治体系框架中追寻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将“人的解放”与“政治解放”作了明确的划分,指明在市民社会中,资本私有导致了人的异化,即使政治上获得所谓的解放,也绝不是真正的解放。要想摆脱桎梏的枷锁,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把“人”放在世界性、整体性、普遍性的语境中,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才是真正的人的解放。戴锐认为马克思的理论视界在于“回到公共的生活世界”,其哲学的人本立场体现为“公共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新质则在于“社会共同体价值本位的公共性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现实的人的素质的政治实践,既然“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的人是一种在历史中生成的以公共价值为理想追求的'公共人'的不断生成”,那么在马克思政治公共性的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实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深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实践,是以培养人获得公共价值为导向。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政治、经济体制进入改革深水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显性功能可能逐渐走向隐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将表现得更为明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定位轴线,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是实现其政治性的时代要义,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化的现实基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现实的生成路径
在儒家家国同构型政治文化传统长期影响下,我国国人往往被视为重视以血亲为联结纽带的家族观念而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日益凸显的张力需要公共性进行调和。无论是从政治文化传统上,还是经济领域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探索势不可挡。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培育“公共人”
杜威曾提出,“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都有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至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杜威所指的这种教育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培育关心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公共人”的教育。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德工程的主要承担者和实践者,服務于人的政治性存在和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为理论向导,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精神,具备公共参与能力的公共领域“行动者”,而非社会、经济领域的“技艺人”、“职业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回应公共性问题
金教授提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口袋学科的现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范围十分之广,既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又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等等。“任何事物一旦缺乏边界就意味着粗糙、模糊乃至混乱,由此带给人们的感受将会是疑惑、反感乃至排斥。”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正视现代社会领域中的公共性问题,在理论教导、思想宣传中积极回应,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问题,形成公共理性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公共性实践水平。
(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社会公共空间的再造
社会的公共空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一是实体的公共环境,如城市中的广场、公园、纪念场馆、公共艺术建筑,学校中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针对现实的公共环境,政府、社区、学校等场所的管理者应当将公共资源进行开放和共享,触发公共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二是虚拟的网络环境。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隐匿性、自由性、传播快等特征为主要表现的复杂化网络环境,使得人们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公共交流。然而,网络在其彰显公共性的同时,也在消解公共性,进一步导致公共理性的异化,引发人们产生政治狂热、价值虚无、泛娱乐化等非理性的状态。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历史的自觉和逻辑的必然,网络空间应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放弃的重要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4.
[2]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12-113.
[3]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13.
[4]李爱华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8);8.
[6][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译者:王承绪.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05.
[7]叶方兴.思想政治教育“边界意识”的书写——读金林南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0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