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没有远方
2019-04-18牛旭斌
牛旭斌
进入冬天里的村庄,三个老人靠在墙根晒太阳,抽旱烟,谝闲话,孩子们抓蚂蚁。旋风旋起来的尘土,包围着村口。乡亲们聚集在一起打牌,看热闹。
也许,一个人出走后,并不能再順利地返回故乡。仰望大山,曾经的草甸长满了密林,看不见弯曲的小路,黄土路被水泥浇筑,两边的大树被砍伐,太阳照着旷野,山坡上深茂的草木和新发的幼叶熠熠闪烁。白云住在村庄上空,飘过收留我们童年的窑洞,那截长着杏树的土坎也不见了,新房子矗满临路的田野,山顶的寺庙旁,架着三座银光耀眼的铁塔,似乎在提醒回家的人:野草在向风打听你的下落。
斜着身穿进密实的荒草里,像走进古老的战场、废弃的庄园,最后看见的是丢在坎边的几口铁锅,还有杠头、篙、牛笼头、风箱等没用的物件,望着它,感觉曾经熟稔的生活都已就此断气。孩子们用蒿草棍,在炒熟面一般的尘土上写下“大地”两个字,又用青青的麦苗拼成“天空”。
大山里的村庄,曾经靠山吃山,有两样可以变钱的资源,一样是叫“花土”的东西,十几年前生产队卖给了城里的水泥厂;另一样是山上的石头,簸箕坡已被炸掉了半块脸,没日没夜地开山炸石,把粉碎的石子,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高速公路工地,现在只剩下堆积于村庄之上的碎渣粉末,长不出草来。估计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座村庄和村庄里的人们,为交通建设为顾全大局所做出的贡献、让步和牺牲。
村庄的水塘已经干枯,没有了成群的鱼。除了每年的山洪,再没有清澈而晶莹的溪水长流。村后面的农田看起来久未耕作。麦田里没有人,几垄油菜长势不齐,一些开花了,一些还在抽薹,显然是平时务作不够。设在村口的商店倒闭很久了,搭在店门口供人歇息的雨棚,在30年前的夏天摆着西瓜,在冬天支着火炉。这个不起眼的角落,曾是周边十里八村上山下山的人们歇脚的地方。路过的人认不认识都攀亲带故,大舅也罢,二舅也罢,拜大也罢,说不上几句话,就都是亲戚。暖暖的烧茶罐,你一杯,我一杯,人和人亲近着哩。而现在人们赶集不走这弯路了,坐车从后面的公路上山。
读书识字的村里人和常看微信的年轻人,整日地坐在村头、树下玩手机。
黑炭把扁担丢在水泉,往迟黄晚枯的夏家湾梁上爬去。他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事,不是给水缸里担满水,不是去秋风里扫落叶,而是必须放下手头的活,庄重而又肃穆地目送每天的太阳,亲眼望着它缓缓从党沟跌落。
灶膛里的火在笑,柴禾笑就有远客来。我伫在灶房里看火、添柴、透灰,让火心空着,让火焰燃得更亮,让火苗在锅底跳跃。铁锅里的水沸成花,似乎在等父母从山地回来,等祖母包完满案的扁食,等游遍全村吃麦穗吃草芽吃饱回来的鸡群蹒跚入柴门,等太阳和炊烟当空,等粮食晒在场院,等小牛犊在老黄牛之前冲进圈里。坐在灶房等,坐在门墩上等,靠在院墙上等,跑到村口等,等到麦割了,玉米种上了,客也不一定来。
坐拥山梁的蓝色板房,是打工回来的方正修建的养殖场。他20年前在镇上组建戏班子,唱戏打鼓开饭庄,当工头,把乡亲们用大班车接到天水挤火车,领到新疆拾棉花,到山西挖煤,算是一个闯荡过“江湖”的“大侠”。他回到村庄里,实在从土地里找不出养活人的出路,便在山坡上打井,把井水拿到县城的疾控中心化验,得知水质安全后,叫来一群人就开始搭起了养殖万只蛋鸡的鸡舍,他每天住在山上,按时给鸡喂食,清理粪便,每天按时收鸡蛋,每隔三五天往城里送一次鸡蛋,一个月的收入减过鸡苗、饲料等花费,能落4000多元,旺季的时候也雇几个村里人干活,它成为村庄历史上的第一个企业,意义本身很大。
凝望山峦,早年的镰刀和不断开进田野的收割机,将收割一切。耳际的风,还在提醒我回头,催促我到即将断流的河边去打捞更加重要的记忆,那些密密的树,混乱地崛起的幢幢小楼。
伙伴永顺,在和我们童年的玩耍里,从来就没有跟上过队伍,他穿梭在庙会上,经过大队部的场院,走出村口,穿过车站,斜着身体。几十年来千千万万双异样的目光,像看一个外星人,像看远道而来腰缠皮包进村的货郎客。永顺暗自寻找过自己为什么变“丑”的原因,但他一遍遍挖出的是比泥巴还粘稠的痛苦。他曾寄希望于自己学医后,治好他偏着的脖颈。但当他知道,这种别扭的弯曲,与人的神经系统有关后,才深知治疗是不可能的事。
还记得永顺从医院回来后,就走不稳路了,他坐在宕沟,用石头在水面上打水花,歪着头注视着那些被风吹光树叶的树林。夕阳照着他的身影,照暖奶奶叫他回家的土路。他们祖孙二人,一老—瘸,一前一后,走在去水泉的黄土路上。
叔本华说:人最根本的欲求是生命,最大的敌人是死亡和对死亡的恐惧。好在命运并没有在魔鬼走过的路上关住所有的窗户。永顺并未被命运打垮,他现在是小镇有名的电视机收音机手机修理高手,生活幸福。漂亮的哑巴媳妇,灵巧又麻利。这是他打小被送给城里人家的弟弟给他托人说的亲事。他的家电修理铺生意很好,还顺便办起了互联网业务,复印,打印照片,还有下载歌曲,收发电子邮件,而这些业务,门口赫然写的是“免费”。
说实话,这些年很少遇到像他这么开怀的人,干净的心。多少次站在街角,远望他做生意,忽然会感觉自己的无能与渺小,从城市混来一身浮躁的人,已经不配与他为朋。乡亲们找他寄存粮食、山货,他乐呵呵地发烟点火。我知道,这是一个人灵魂的热情。
在那所被撤并的乡村小学门口路过,依稀听见朗朗的读书声,想起永顺在课堂上被提问的情景。厚实的生活呀,告诉人千万不要去跪着祈求心愿的实现。这熟悉的街角,空洞的戏楼,灰白的操场,烙锅盔的炭火,这些都是不死的,数十年在心里一直是旧模样,即使树干枯,人老去,但跑过的土路、土坎、土房,必将保存为永远鲜活的记忆。
从中学穿过街道,经过邮局,朝车站顺河风下去,越过浅桥之下被阳光照亮分外晶莹的双河,岸边散发出河水与菖蒲、霍香郁郁的馨香。
在一头毛驴面前,眺望四下寂然的村落。小镇人远远没有想到,叫贺仓平的农民,躬身在泥土地里,通过自学研发,发明了简易山地覆膜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的专利。他来到县政府找县长,申请办厂的资金。太阳投射在村庄的树冠上、屋瓦上,恰如投进大地的怀抱。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能剥夺一个人追逐梦想的征程。
光阴流逝的速度让人心慌,世间绝没有永远而完美的事,那墙角火塘里的火柴棍,绝点不亮另一片耳房里的油灯,但院外的风终会吹亮火盆里的火苗。
昆仑山寺的钟声在响,沉醉在烟雨迷濛的尽头。在睡梦中沿着熟悉的道路过桥,并在那儿给漂泊的漫游彻底画上句号,不管前方还遇到多少黑夜与魔鬼,谁都不要停步,谁都不要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