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综合实践为依托,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2019-04-18金巧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感受表现综合实践活动

金巧英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最接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多多交流,就能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习作动力。本文从降低难度说活动,交流起始为导线;设定对象“开”活动,交流表达为主线;创设情境谈活动,交流介绍为引线;观察入微引活动,交流心得为感线;适当选题现活动,交流夸赞为尾线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旨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交流 习作 表现 感受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假话连篇的现象,虚情假意,空洞无物,千篇一律。学生作文之所以这么空泛,很大原因还是习作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忽视了学生身边社会、自然及其他课程中写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活才是习作的“根据地”,才是习作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生活的沃土中寻找习作的“新能源”。综合实践活动正是最接近于学生生活的。

综合实践活动最为关注的就是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历、体验、感悟和探究,它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体验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真切感受和亲历体验。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心灵是释放的,他们有无数的发现、感受、心得、经验……这些也需要尽情释放出来,这不正是学生们习作的无穷源泉吗?学生们需要交流,需要倾诉,需要习作这种手段来一吐为快。而习作的目的不就是交流吗?这不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为心声”吗?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多多交流,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习作动力。

一、降低难度“说”活动。交流起始为“导线”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的要求太高,学生就很容易被吓倒,即使有时心中有点想说的话也不敢说。他们怕自己说错话,怕受批评……教师降低一点难度,如提出只要说得通顺、完整的要求,笔者想举手交流的学生肯定比比皆是,学生兴趣高涨,表现欲望强烈,以交流为导线,这样开展下一步写的教学不也更容易了吗?

如在开展“未来的我”这个综合实践活动而进行相应作文教学时,笔者没有上课一开始就抛给学生一大堆的问题:假如我未来是……我要做什么?我会把什么怎样?把什么变得怎样?笔者是这样教学的:先问学生“你最想成为什么人”,全班简单交流自己理想中最想成为什么人;再问“你为什么想成为这样的人”;接着问“说一说如果你已经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问学生“好好想一想,要想做好这件事,应该怎样做”。显而易见,最后一个问题才是本次习作的关键,学生在前两次的交流基础上,对于这个有难度的要求就不会临阵脱逃,反而激发了他们交流的欲望,急于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想法、抱负,学生想得高兴,说得兴味盎然。教师并不表明一定是写作,只是开展一个活动,学生从心理上就乐意接受,也乐意畅谈;学生就有话可写,而不会胡编乱造,或者枯燥无味。

二、设定对象“开”活动。交流表达为“主线”

学校的群体生活为学生创造了交往交流的机会。不过他们日常相处在一起,还是靠口语传情达意。只有在与相隔两地的朋友交流时才需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书信成了他们交流最基本的形式。教师鼓励学生交个远方的朋友,让学生在相互通信中学习交流,学习作文,这是提高习作交际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笔者因势利导,开展了“交朋友”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书信表达架设了桥梁,奠定了基础。

活动开展后,全班学生积极投入进来,很快开始主动寻找外地的朋友,有外地学校相对应班级的,也有外地亲戚朋友的孩子。他们年龄相仿,有许多的共同语言。笔者提醒他们可以从自己身边写起,每封信围绕一个内容向朋友介绍,起个题目,在信末提个问题,要求对方回信解答问题。学生兴致勃勃,向朋友介绍自己,有的介绍身边的一些事情,有的叙说自身的成长……因为是学生自己想写,并且是向朋友介绍,谁都想写得好些,大家都乐意写,认真写,写完还抢着让同学们和笔者来修改,完全改变了原先那种习作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虽然这样一来笔者就更忙了,但是看着学生们乐此不疲,活动开展得越来越精彩,信也写得越来越有灵性,笔者忙得值得,忙得高兴。

因为书信是写给异地的朋友看的,解决了写作的对象以及和对象的情感交流的问题。它能让学生在书信中自然地、大胆地倾吐自己最想说的话,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最大的好处就是消除了学生对于作文的害怕心理。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交流对于习作的好处而喜欢上交流,笔者继而引导到记叙文的教学上来,提高学生写作的自觉性。

三、创设情境“谈”活动,交流介绍为“引线”

一堂习作课,如果光靠教师一遍遍讲解,那么不管讲得多么委婉动听,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打了个“擦边球”,甚至可以说是“无动于衷”。但是创设一个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投入到他们喜闻乐见的情境活动中来,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在这种交际活动中,学生们把它看作是一个玩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们看到就讨厌的写作。学生们有了兴趣,在活动中就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渴望,这时候进行习作就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如笔者在开展“沙包系列活动”时,有一个活动是“缝沙包”,活动开展之后,学生个个是“缝沙包能手”,笔者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向别人介绍缝制沙包。学生兴味盎然,大谈特谈沙包的主要部分、适合的布料与填充物以及注意要点,然后交流缝沙包的步骤、方法和作用等,再引导学生写一篇短文,向还不会缝沙包的小朋友们介绍缝沙包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有了实践活动和充分交流的双重基础,再加上教小朋友们缝沙包的表现欲望,学生的习作“手到擒来”。

四、观察入微“引”活动,交流心得为“感线”

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习作教学更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投身于生活之中,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生活,才能有感而发。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促进自主写作,又增强了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动手和体验的能力。

如笔者曾在班中开展“种黄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观察黄豆的生长發育情况。学生们通过书本查阅、咨询家人、询问教师等途径,学习种黄豆的知识。学生们在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交流过程中,懂得了许多种植的知识:什么季节种哪种豆?多少天该浇一次水?湿度怎样?怎样松土?什么时候施肥?黄豆的生长特性是喜阴还是喜阳?学生们根据掌握的信息来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种植黄豆。由于学生亲身投入生活中,他们的情感与黄豆的生长情况紧密相连,因此也随之产生变化。通过实践活动的交流,学生们的情感丰富了,他们有话想写,有感想发,作文正是让他们尽情交流、一吐为快的好方法。

五、适当选题“现”活动,交流夸赞为“尾线”

作文仅有话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够引出学生话语的写作题目。也就是说选定一个能引起学生自由畅谈的题目,对于学生写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开展“彩印之乡知多少”的活动后,笔者要求学生围绕家乡——“彩印之乡”,谈谈对彩印之乡的了解,对家乡的感想,自豪地夸夸家乡。学生通过活动,用写作的方式展现本次活动的收获,从外观、颜色、效益和设计制作等方面来进行交流,启发学生说出彩印业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别人明白、了解家乡的彩印业到底是怎样的。这些活动来自生活,用于生活,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他们都能兴趣盎然地参加,认真地观察,积极地表达。学生胸中有墨,介绍起来自然就绘声绘色。

要想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写作,就必须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交流。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积极交流畅谈的一个乐园,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快乐地活动,尽情尽兴地交流,使学生回到属于他们的生活,促使学生在习作的路上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感受表现综合实践活动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