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折柳之账

2019-04-18揭方晓

金山 2019年3期
关键词:素衣荥阳江州

揭方晓

一场大雪,素了万里江山,素了九曲院落。夜已三更。京城北拐子胡同,吏部尚书韩暗江一身素衣,在栖宿的院子里拈须沉吟,任飞扬的雪花和花白的须眉,渐渐融为一体。

已过了花甲之年的韩暗江,前些天递上了请辞归乡的奏章。按例,在几番挽留之后,上意自会应允。叶落归根,江州的那个老家,才是自己最后的归宿啊。

为官三十多年,韩暗江洁身自好。上,不取公帑一分;下,不取百姓一粟,一时声誉卓著,清名远播,时人标榜其堪与于谦雁行,堪为海瑞之俪。可是,就在这与半辈官宦生涯即將告别之际,韩暗江心里却有些堵得慌,似乎有一本账还没算清似的,这些天怎么也睡不着。

十年前,韩暗江任建州知府。他除奸革弊、大兴农桑,建州之富庶,一时天下无双。离任时,万千百姓,箪食浆壶,以能来相送他一程为荣。可是,任人怎么相劝,韩暗江最终都没有取建州一片桑、一寸纱,而是一身素衣、两担旧书,干干净净、坦坦荡荡地离开了这个他为之付出一腔心血的地方。

二十年前,韩暗江任荥阳知县。他打击盗匪、整肃纲纪,荥阳之平安,一时为天下楷模。离任时,左右街坊、邻里都拖儿携女前来相送。有人送鸡蛋,有人送干粮,他都不肯要,唯独要了常在县衙门口卖豆腐的李福生递上来的一根柳枝。柳者,留也。折柳相送,其实正是相留啊。后来,韩暗江将这根柳枝,插在了江州老家的门前,不曾想,现在已长成腰围粗的大柳树了。乡邻问,知其内情者,都将这棵柳树称之为“韩公柳”,以示敬仰之意。

对了,这笔账正是这棵柳树啊!韩暗江唤过在一旁伺候的家人,吩咐他从自己微薄的积蓄里,拿上二两白银,连夜送给远在荥阳的李福生,以作补偿。二两白银,都可以买一方木材了,价值远在一棵柳树之上。可在韩暗江心里,折柳相送之情,又岂是金银这样的世间俗物可以相比较的呢。栖身柳下,当知这份福荫的来源。“账”算清了,韩暗江回房倒床便睡,立马鼻息如雷。

不久后,上意恩准韩暗江归家养老。就在他起程回家的那天,一众同僚、部属,不约而同地来到出京必经之路的清风亭,温一壶浊酒,以尽相送之意。雪越下越大,寒风呼号,彻骨地冷。可他们都愿意等,安静地等。在他们心里,韩暗江就是一座活着的“清风亭”。可是,等了大半天,最终也没有等到韩暗江。就在刚才,那位一身素衣飘然而过的不起眼的村老,正是韩暗江。安安静静地走,不扰人,不扰己,在韩暗江看来,就是最好的别离。

五年后,韩暗江的学生、督察院右佥督御史吉承,受人构陷,被贬苦寒之地澹州。贬谪之路,长且充满险阻,吉承心下郁结,连马蹄都似乎沉重了许多。幸好,去澹州得路过江州,可以拜会多年不见的恩师韩暗江。

吉承看到,硕大的“韩公柳”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躺在椅子上,任透过柳枝的斑斓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正安然睡着。那睡态,孩童般无嗔、无邪。吉承顿时明白,这就是“心里无尘,随遇即安”的人生境界啊!他没有吵醒恩师,翻身上马,复向澹州进发。

只是,马蹄轻扬,已全然没有丝毫的迟滞凝莺了。

猜你喜欢

素衣荥阳江州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35 出土器物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5 和M8 出土器物
荥阳唐墓中出土的骨骰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归人
《江州帖》
浅谈古代江州以“樊篱”为城垣的可能性
华氏经营江州与家族网络
荥阳关帝庙遗址发掘记 檀山里3000年前的寂静聚落
一世解忧,愿披素衣不染愁
好狗贝珊,恶狗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