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差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9-04-18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层级分层题目

李 岚

文/广州市第十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世界上找不出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出个性、认知、情感与气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课堂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当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班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时,他事实上面对着一群能力不同的儿童,即使用最严格有效的选拔考试,相同程度的学生中,还是会有高有低,有的偏文,有的偏理,有的爱好艺术,有的爱好体育。学生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知识面不同,兴趣经验各异。怎样尽最大可能让互有差异的孩子在整齐、统一的班级授课形式中均能受到关注并取得他们最大的发展呢?这一直困扰着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差异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我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校情、师情、生情实际,近几年来也一直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二、差异教学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1.何谓差异教学

美国学者汤姆林森在其《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指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美国学者戴安·赫克斯也在所著的《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一书中指出:“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中的如是表述:“差异教学的实质,即在班级教学中,有效利用和照顾学生差异,在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过程、评价等全方位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总的来说,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2.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霍华德(Howard Gardner)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 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2)非指导性理论。卡尔·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一。罗杰斯根据“自我学说”理论,形成了一种用于促成个体“自我实现”的教学策略——非指导性。他认为,教育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从每个学生的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来“施”不同的“教”。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完全否定心灵白板说,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为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应该重视每个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意见,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助来完成,包括师生的合作、生生的合作。

三、课堂差异教学的策略及其实践

1.学生分层分组

差异教学实施的前提之一就是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动机、已有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等差异性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将近似的学生划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分组,组成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层次、性格与学习动力能互补的4人左右的小组。学生学习小组用座位编排的形式加以固定。这种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将更有利于教师在差异课堂教学中采取各式差异教学的策略,也能促进教师引导下的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2.学习目标的分层预设

学生有差异,学习的目标当然也要有差异。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是整齐划一的,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重新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设。这是差异教学实施的另一个前提。下面以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为例对学习目标的分层预设作一个说明。

2017年教育部编定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分层后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应不同层级知识水平的学生,让他们能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成功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3.课堂教学策略的重构与实施

(1)课堂上的分层提问与课后分层检测

根据第2点的分层目标,教师们可以在PPT上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层级的题目,以示对题目的分层,比如我们可以借鉴地理中表述高度的颜色的蓝色——海洋、绿色——平原、红色——高地(原)的方法,第一层题目用蓝色标注,第二层是绿色,第三层是红色。当PPT上出现相应颜色的题目时,由老师提问或者学生主动回答的方式来实现分层的问题教学,以检测不同类别的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第2点中的实例,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就是蓝色,而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分析就是绿色,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分析,就是红色了。

由于课堂上学习目标的不同,课后的检测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为第一层级学生布置最基础的史实记忆类题目;而第三层多布置思考、分析类的题目,渗透史学学习方法;难度居其中的,当然就要布置给第二层的同学了。在评价中,无论是哪一层级,只要很好地完成了自己所处的层级对应的题目,等级应该是一样的,比如都是A等或者优秀,即我们的评价要分层检测,但结果要相同,以鼓励不同层级的学生。

(2)小组合作策略

由于我们班级人数较多,所以小组合作始终是差异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之一。

下面,以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的一个教学环节为例,说明差异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的实施过程。

2011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

四、结语

我校的课堂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力求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真正付诸于实践,希望通过学生的分层、目标的分层、课堂教学策略的重构等差异教学策略的实施,将差异的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每个学生都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都能在自己的发展区获得进步。

当然,差异教学并不是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给学生贴标签,而是将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的不同进行分类分层,并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赋予不同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这并无有悖于教育的公平性。恰恰相反,是为了将需求类似的学生划入相同的层次,让这些学生能够接受自己最适合的教育教学。因为每一种层次的学生都值得尊重与帮助,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及氛围里得到最好的符合其个性与能力的发展,正是现代教育公平性的最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层级分层题目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