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旬雇主三代赡养百岁保姆

2019-04-18徐炯权

金秋 2019年1期
关键词:秀英保姆女儿

文·图/徐炯权

湖南长沙82岁的孙锦秀,年轻时丈夫去世,每天要上班无法照看孩子。保姆王秀英进门后,尽心尽力帮她照看三个女儿,操持家务。当孤身一人的王秀英年迈体弱时,雇主孙锦秀因为一句“你帮我养小,我为你养老”的郑重承诺,把王秀英当作母亲赡养38年。如今,王秀英在孙家健康幸福地度过102岁,孙锦秀也年逾八旬。但孙家三代“许人一言,千金不移”的家风传承依然继续。

保姆助她撑起四口之家

每逢天气晴好,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文艺新村社区,人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温馨场景:一位头发花白的八旬老妪搀扶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妪慢慢散步,笑逐颜开。情同“母女”身影,常引发左邻右舍和路人赞叹。八旬老妪名叫孙锦秀,百岁老妪名叫王秀英。其实,她们之间并无血缘关系,王秀英不是孙锦秀亲生母亲,只是她家曾经的一个保姆。

1963年,20多岁的孙锦秀和丈夫一起从北京来到长沙工作定居。她先是当小学教师,后来调到湖南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办公室。期间,夫妇相继生育三个女儿。夫妻相敬如宾,一家五口过着平淡温馨的日子。然而没多久,孙锦秀的丈夫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家中顶梁柱倒了,在长沙举目无亲的孙锦秀顿时成为全家主心骨。面对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心急如焚:自己要上班,还要料理家务、照顾孩子,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也应付不过来。

正当孙锦秀手足无措之际,好心邻居介绍一位名叫王秀英的大姐来她家做保姆。王秀英比孙锦秀大20岁,老家在湖南湘乡农村,自幼父母双亡,一直单身未婚。王秀英单单瘦瘦,一脸憨厚。老实本分的她,虽然不会说太多安慰人的话,却能用一双善良勤劳的手以及对孩子满满的爱,帮孙锦秀撑起这四口之家。

相处一段时间,孙锦秀见王秀英做事手脚麻利,十分细心,心头重担卸下大半。孙锦秀每天忙工作,根本无暇顾家,三个孩子都交给王秀英照看,她感到不好意思。王秀英却说:“你放心忙你的工作,孩子我会帮你照看好的。”孙锦秀紧紧拉着王秀英的手满怀感激。

王秀英果然没辜负孙锦秀信任,将家中一切操持得井井有条,对孙锦秀三个女儿更是视如己出,生怕她们受委屈。一家五口的生活,就靠孙锦秀一人微薄工资支撑,日子可想而知过得十分清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王秀英自告奋勇做起“兼职”——将别人家孩子接来照顾,由此获得点看护费她全部拿来贴补家用。家里偶有点好吃的,她自己不吃也要留给三个孩子。见孙锦秀白天忙一天很疲劳,她主动包揽所有家务活。

王秀英对孙锦秀家庭处境的体恤及对三个孩子的关爱,孙锦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想:将来一定要报答恩人。慢慢长大的孩子,也非常喜欢和依赖王秀英,在外面遇到难处或什么心事,都向她倾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王秀英竭力帮助下,孙锦秀带着三个女儿勤爬苦做,总算熬过那段艰难岁月。

对恩人“母亲”不离不弃

1980年,44岁的孙锦秀经人介绍与湖南航空工业局干部魏金根再婚。考虑到孙锦秀家实际情况,魏金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孙锦秀家,加上年已64岁的保姆王秀英,新组建家庭八张嘴吃饭,靠孙锦秀和老伴魏金根工资支撑,显然入不敷出。

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左邻右舍纷纷帮孙锦秀出主意:“锦秀啊,你如今已组建新家,孩子也大了,不需要再请保姆,不如一次性打发点钱,让王秀英另谋生路。”

孙锦秀觉得,王秀英虽是保姆,多年来对她们母女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没有外心,她也从来没把王秀英当外人。几经思量,决定让王秀英继续留在家里。为此,她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对丈夫魏金根和女儿们说:“王阿姨过去几十年在我们家当保姆,帮我带孩子、做饭、操持家务,为这个家庭付出很多,现在年纪大了,又孤身一人,我们不能丢下她不管。以后她就在我们家养老,我们要把她当母亲、奶奶看待。”

魏金根是位上过战场、负过伤立过功的新四军老兵,吃过很多苦的他深明大义,知道王秀英过去有恩于孙锦秀母女,不但支持孙锦秀,还要求两个亲生女儿和孙锦秀三个女儿都要理解和支持孙锦秀的决定。五个懂事的女儿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都从心里认可和支持孙锦秀的做法。

得到全家一致肯定,孙锦秀向王秀英承诺:“当年你帮我抚养女儿,今后我们为你养老送终,从此,你就是我亲娘,安心在家里住下。”

面对孙锦秀这一郑重承诺,王秀英感激涕零:“你对我真太好了,我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

就这样,年逾六旬的王秀英在孙锦秀家长住下来,保姆成了雇主家座上宾,一家八口都把她当嫡亲长辈对待。孙锦秀再没对外人说过王秀英是她家的保姆。

看着孙锦秀一家如此重情重义地把自己当亲人,王秀英过意不去,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没以前好了,不能拖累他们家,多次提出到敬老院养老,孙锦秀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虽不富裕,但只要我们有口饭吃,也要分你一半。哪怕我们不吃不喝,也不能让您饿肚子。”

暖心话,让王秀英感动不已,从此安心把自己当成大家庭一员。随后几年,孙锦秀五个女儿相继工作,结婚成家,女儿、孙辈仍亲热地叫王秀英妈妈、奶奶,王秀英也把他们当亲女儿、亲外孙对待。习惯缝缝补补的王秀英,看到家里谁衣服有破损,就习惯性地拿出针线帮忙缝缝、补补。大家上班上学了,她在家拿扫把扫扫,抹布抹抹,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洗好的衣服晾干了,她会一件件收好折好。

“今天您老感觉还好吗?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开口。”“这段时间想吃什么,我去买。”在孙锦秀与王秀英共同生活的小家,这样暖心的话语时常能听到。望着眼前围着自己忙碌的“女儿”,王秀英禁不住眼圈一红:“没有她,就没有我幸福的晚年。”

“没有你王娭毑为我家的付出,哪有我们一家的今天?你的恩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孙锦秀轻声回应。

雇主一家三代孝敬百岁老寿星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日子一天天过着,孙锦秀和老伴魏金根相继退休,此时他们要继续照顾王秀英,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尽管如此,老两口仍然坚持与王秀英同吃同住,陪伴身边,生怕老人磕着碰着。王秀英有什么需要,他们都会及时跟女儿们交代,还不忘时时提醒女儿,对王秀英要像对他们两人一样好。

一次孙锦秀去外地探亲,刚去没几天老伴魏金根打电话说王秀英生病了要住院。挂掉电话,孙锦秀马不停蹄往家赶。看王秀英确实病得不轻,孙锦秀亲自守在医院病床前照顾,直到老人康复。此后,孙锦秀更加关心王秀英身体状况,时刻注意给她添减衣服,定期带她去医院做检查,生怕有个闪失。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王秀英变得有些敏感固执,常常会因一些小事不高兴闹脾气,女儿和孙子有时也会有些不耐烦。这时,孙锦秀就批评他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们不应该和老人计较,老人哄得开开心心的,家里气氛自然也就融洽和睦。”她这句话,如同家训,几十年成为全家人行为准则。

渐渐,王秀英知道了孙锦秀的苦心,不再闹脾气,还常常夸孙锦秀是她的贴心小棉袄。孙锦秀对王秀英也更加体贴。发现她身体有点不舒服,都会动员女儿、外孙轮流照看,饮食起居上给她最好待遇:老人口淡,会变着花样做她喜欢吃的饭菜;老人喜欢打麻将,不忘给她些零花钱,带她去隔壁家和其他老奶奶打麻将。

“孙锦秀一家对王秀英悉心照料,没挑剔之处。”说起孙锦秀的诚实守信,文艺新村社区街坊邻居个个竖起大拇指,言语中无不透露一股敬佩之情。2013年11月,孙锦秀经湖南省文明委推选,登上中央文明委“中国好人”榜,成为诚实守信好人。

2015年,孙锦秀老伴魏金根因病去世,女儿们都要求她搬到自己家养老,还请了临时保姆照顾王秀英。但孙锦秀在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就回家了,她不放心,也舍不得与王秀英分开。

2016年的一天,王秀英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孙锦秀赶紧将她送进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全家老小轮流照顾,孙锦秀更是亲自守候在老人病床前,给她端茶倒水、喂药喂饭。老人病愈回家,孙家晚辈干脆每月花3600元请来一个保姆长期照顾王秀英饮食起居。

孙锦秀老伴魏金根带过来的两个女儿,大的在郑州工作,但她每年都要回来看望母亲跟王秀英奶奶,或买些吃的穿的寄来。长沙的小女儿跟孙锦秀三个亲女儿一样,想着法子孝敬王秀英。孙锦秀在医院工作的二女儿家与母亲家隔得近,一有空就过来为王秀英把脉量血压,每周送来不一样的水果给老人吃,每天清早还亲自动手给王秀英奶奶调制好营养早餐。怕老人年纪大了走路摔跤,她专门买来一张麻将桌放在母亲家里,供王秀英奶奶和邻居娱乐……孙锦秀的外孙们也经常给王秀英老奶奶捎来她最爱吃的蛋卷、糖果等新鲜食物。逢年过节过生日,一家三代都不忘给王秀英包上个大红包。

2016年王秀英百岁生日那天,孙锦秀和保姆早早起床,给王秀英穿好新衣裳。10点多钟,孙女、曾外孙陆续赶来为老寿星庆寿,街坊邻居及社区、街道负责人也赶来看望。中午,孙锦秀家为王秀英举行简朴生日宴,一起吹蜡烛、切蛋糕、唱生日快乐歌,气氛异常热烈,王秀英开心得合不拢嘴。

有专职保姆和女儿们协助照顾王秀英,孙锦秀可以腾出时间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和文体活动。作为民革成员,她还积极为长沙市各项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参与社区社会事务管理。为此,文艺新村社区负责人特地在社区办公楼为她准备工作室。现在,孙锦秀几乎每天都要到工作室“上班”,或帮助调解居民各类矛盾纠纷。2017年11月,孙锦秀被推选为第四届长沙市道德模范候选人,此时的王秀英已过101岁高寿。2018年4月1日,第四届长沙市道德模范名单公布,孙锦秀当选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许人一言,千金不移,讲的是承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是感恩。”孙锦秀说,自己之所以坚持这些年不放弃,就是为了践行诺言,当初是承诺,后来是责任,如今已成爱的习惯。

猜你喜欢

秀英保姆女儿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不等吹哨主动干 当好保姆服务周
大三的女儿
在保姆家午睡
同期听力(六)
海的女儿
误解
把饺子当钻石卖
狗保姆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