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工程公司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9-04-18李嫚

中国有色金属 2019年7期
关键词:多渠道工程师国际化

李嫚|文

本文通过对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阐释和全面分析,旨在研究探索如何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国际化工程公司更加有效地以高素质人才竞争优势推进公司发展提供借鉴。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人员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不同类别人才进行培养成为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国际化工程公司多渠道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系统阐述,结合实际需要探索出一条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并将某一国际工程公司实际执行措施及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力求高度解析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效果,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多渠道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在国际化工程公司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面临以下问题:

(一)高端人才难以实现重大突破

虽然国家在人才培养政策上给予各项支持,但真正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人物与高层次人才数量很难实现突破,需要企业加大高端人才储备,制定长期规划,通过重点项目和课题培养造就院士、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专家以及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等各层次人才队伍。

(二)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缺乏针对性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缺少持续有效的技术研发成果激励政策,技术开发活动更多地依赖于核心技术骨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缺乏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

(三)国际化人才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

总体缺乏具有国际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能运作国际项目的项目经理,懂管理、懂技术又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国际项目管理、营销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外派海外员工及海外员工属地化管理方法及经验欠缺,海外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不够。

以上三个问题是国际化工程公司一定程度上都会面对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员工进行多层次培养,需要探索一条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

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型

在系统研究前人的成果和总结部分企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化工程公司需要着力解决的人才问题,探索出一条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以博士后等高端人才为支撑,重点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发展,同时根据员工的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分层次对青年员工进行职业化培养、对中青年员工进行专业化提升、对骨干员工进行针对性训练、对高层次员工进行个性化关注。

图1 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

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实施实例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一直积极探索适合国际化转型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运用,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加大培训投入、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形成多层次、系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现有研发平台、协作平台、人才平台、项目标准平台以及信息化协同平台的相互衔接、高效协同,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实效,推动了公司发展。

(一)中国恩菲人才队伍现状

中国恩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而设立的第一家专业设计机构,现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子企业,拥有有色行业唯一的全行业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

作为行业技术引领者,中国恩菲拥有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建筑、结构、电气、热工等工艺及相关公辅配套共计40 多个专业的设计力量,形成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诸多国家级、行业级设计大师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团队,现有工程院院士1 名,国家百千万人才3 名,中央直接联系专家2 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 名,AusIMM 合资格人3 名,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15 名,政府特贴专家90 名,杰出工程师2 名,青年杰出工程师1 名,全国有色青年杰出工程师1 名,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3 名,各类注册工程师600 余人。

(二)中国恩菲多渠道人才培养措施

1.启动“聚英强基”行动,打造百名博士创新团

启动“英才智库”战略和“聚英强基”行动,积极引进一大批与公司创新方向一致、学风严谨、务实肯干的博士、博士后,打造百名博士创新团。现有50余名专职博士研发人员,将丰富的工程经验融入科研,通过多专业协同与实际工程密切结合,利用以探索实验为主的本部实验室,以扩试、中试为主的多专业研发基地,以合作研发为主旨的分公司研发中心,并与行业企业共建工程应用、产业发展的示范项目。

2.加速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

建立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选派优秀的青年骨干员工去国际工程公司交流、国外高校和研究院合作学习、国外考查、参加国际论坛和学术会议等方式及时掌握前沿技术,不断提升项目运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保证公司国际化业务转型发展需要;通过公司的海外项目等国际化平台,培育公司现有技术人员,以大型国际项目为契机,不断提高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水平,持续提升管理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培养具备工程运作、研发创新和管理运营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和专业培训公司连续多年合作举办各类外语培训班、海外工程商务人员实战班、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班等,通过模块化培训进行系统提升。

3.大力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公司建有20 多个创新性实验室和1 个研发基地,作为创新研究和工程师再培训基地,将创新平台打造为保障课题实施、培育专家人才、实现成果转化和探索产融结合的操作台。开展以工程实践为基础、跨专业多学科联合、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孵化的研发,促进人才培养与培训再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全面融合。

4.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员工分层次培养

对于充满工作激情,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科技员工,从职业化培养角度,进行各专业基础知识、英语及工程、科技等职业化素养提升等培训。对于已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中青年员工,倡导他们深入思考本职工作、创新工作方法,进行专业化提升。针对公司骨干员工和后备人才,结合员工特点,以专业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开展专项人才培训,加大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层次员工在工程经验和科技创新上已有一技之长,公司关注他们的个性需求,在行业层面给予他们更多机会,着力培养出行业领军人物。

(三)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以来,三年内新增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奖1 项,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设计大师5 名、全国创新争先奖优秀科技工作者1 人、杰出工程师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 人、青年杰出工程师1 名、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3 人、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2 名,中冶集团首席专家1 名,中冶集团专业技术领域首席专家5 名,行业内各类评审专家21 名。

得益于公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大幅提升,广大员工在此基础上同心协力,砥砺拼搏,全面完成公司的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引领中国恩菲一步步走向辉煌,担起矿山与有色工程国家队责任,为新中国五矿、中冶集团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需求,所有企业都会面临多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问题,因此需要企业结合公司实际,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多渠道工程师国际化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聚焦港口国际化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胡春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更好服务稳就业大局
青年工程师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多渠道词汇教学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