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2019-04-17周学霖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李可染山水画自然段

周学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

2.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内容。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你们能结合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例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惆怅(chóu chànɡ) 真挚(zhì)   渲染(xuàn) 身临其境(lín)

胸有成竹(xiōnɡ yǒu chénɡ zhú)朝朝暮暮(zhāo) 浮光掠影(lüè)   夔门(kuí)

(2)词语释义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惆怅:犹豫不决或指有些不知所措,大多用来形容很无奈的意思

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临,到。境,境地。

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朋友之间的感情。

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的形容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划分层次,写出大意。

第一部分(1~4):说明什么是山水画的意境。

第二部分(5~8):论述意境的产生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第三部分(9、10):论述山水画是意境和意匠紧密结合的产物。

2.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

(作者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3.作者是怎样阐释“意境”的概念的?

(作者通过列举山水画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的区别,阐释山水畫的意境。)

4.什么是意匠?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加工工程)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营造需要画家身临其境,对客观对象长期观察。)

四、课堂小结

意境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通俗地讲,就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在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意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件没有意境的作品仿佛行尸走肉,不足以观,更遑论赏鉴。回想我们学过的诗词,或者你知道的一些山水名画,用本课学过的知识,试着赏鉴一下其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画家)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课前复习

山水画的主体是自然界的山水景色。在作者眼中,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色”和自然地理有什么区别?

答案示例:山水画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

2.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是什么?

答案示例: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二、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分析句子,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探究意境和山水画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课文第3、4自然段,作者列举了李白和毛主席的诗,目的是什么?

明确:列举《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说明诗歌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2.结合上下文,分析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一问一答,引出下文对“意境”产生原因的论述。

3.第6自然段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作者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你怎样理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千里”“万里”都不是目力所及的,是词人的视野在想象之中的扩展,这种开阔宏大的扩展只有胸怀博大、气魄雄伟之人才能做到。

2.作者引用杜甫诗句“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引述杜甫的话说明了意境和意匠是相互补充的。

四、课堂小结

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意境的营造。而意境的营造离不开创作者身临其境,对客观对象的长期观察。要想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风格,离不开个人情感的倾注。由此可见,文艺作品不能简单重复别人,要有自己的深刻感受。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猜你喜欢

李可染山水画自然段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等不及的收徒
等不及的收徒
秋天
美丽的秋天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可贵者胆 所要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