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2019-04-17马金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月光曲语言表达课文

马金艳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接受作者知识、经验,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从而获得新知识,培养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呢?则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启迪和引领。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自由、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挖掘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和写作,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一、课前预习,独立质疑,营造自主阅读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学习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一篇文章,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自由地读,整体感悟文章的线索,领悟作者的情感。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语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如在预习《孔明借箭》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周瑜说 “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有的学生提出,根据你的问题还可以提出:从哪里可以看出孔明神机妙算?还有的学生问︰周瑜说“吾不如也”时,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这些问题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自主研读,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重建,得出很多有创意的回答,真正读出了文本的未尽之意。课前预习,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阅读兴趣,从导入开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的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孩子们完全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紧接着问“刚才的音乐好听吗?”“你们想知道是谁创作的乐曲吗?”然后神秘地说:“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优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一下子把学生拉到课文中的情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学习课文。

三、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四、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个学生立刻举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想得也合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学生在宽松和谐氛围中,主动探索精神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五、读与练同行,促进语言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依据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情趣,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如《将相和》中学到“负荆请罪”的故事时,廉颇静心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负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段话无疑给学生留下练习表达的空间。到蔺相如府上,廉颇说些什么,蔺相如说些什么,他们又做了什么,可以讓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最好的办法是仿写。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进行写作。它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的组织能力。

六、拓展延伸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课文与传统文化有关,此类文章应该不局限于讲解课文内容,而是倡导多种方式多元化来阅读,让学生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与传承。在学习《皇帝》《端午节的来历》《孔子学琴》 等此类课文时,要注意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注重孩子们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七、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变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成多个小组。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他们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体会自己的进步。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的“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一定能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猜你喜欢

月光曲语言表达课文
“读”好《月光曲》,教出语文味
《月光曲》中情与景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月光曲
端午节的来历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背课文
小小主持人
《月光曲》中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