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破并行

2019-04-17曹学娜

奋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利益中国共产党价值观

曹学娜

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需要打破的是利益藩篱。如果仍然存在利益桎梏,改革就会止于皮屑而不动筋骨,最终也难以取得实效。价值观的变革是在人的内心深处进行的一场思想革命。我们要通过价值观的立来彻底破除阻碍改革的利益藩篱。

领导干部内化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破除个人利益藩篱,汇集改革的主导力量。改革的主导力量来自中国共产党自身,主要是关键少数,即领导干部群体。领导干部的价值信仰决定了这场改革最终能走多远。当前,有的领导干部角色错位,立场动摇,宗旨意识薄弱,责任感使命感不强,背离了党员的正确行为规范。究其内在根源,就是在价值观上发生了偏差。立:内化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种集体价值意识,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价值层面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坚守什么,为领导干部怎样对待党、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职责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价值遵循。要通过价值观教育、初心主题教育、党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反面警示教育等举措在领导干部内心深处内化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破:勇于应对各种非共产党的价值主张。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这些主义、文化、两面派、两面人,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背离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各种非共产党人的价值主张导致领导干部在价值观上发生偏差,对推动改革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产生极大阻碍。要通过作风常态化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等举措对领导干部形成外在约束。总之,在立和破中,通过内在养成和外在制约两方面措施,使领导干部在价值层面形成信仰基础,在灵魂深处明确应该坚守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在党内形成一种正面价值导向,汇集改革的主导力量。

全党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观,破除小团体利益藩篱,筑牢改革的政治基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依据。中国共产党为何执政、以何执政、如何执政是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价值立场等执政价值观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价值目标、价值立场、价值标准。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由此决定,我们的党是服务型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党的执政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机关作风问题、为官不为问题、腐败问题、利益固化难以打破等问题,都背离了党的执政价值观,也成为深化改革的桎梏。立: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观。党的执政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价值实现上,要坚持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党是价值客体,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根本上体现在党对于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以及满足程度。在价值原则方面,要坚持集体主义,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在价值标准上,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决反对自私自利、损公肥私。要通过宗旨意识教育、公仆意识教育、机关作风常态化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等举措,在全党深化党的执政价值观。破:去除存在特权利益的体制性障碍。今天改革中的桎梏,体制性因素成为最大障碍。以审批代替监管,出现懒政怠政;以权力意识代替服务意识,出现官僚主义;以推诿扯皮代替敬业奉献,出现为官不为;以文件、会议代替调查研究,出现形式主义。诸此种种,外在呈现出来的就是改革中的体制性障碍。体制性障碍之所以难以打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存在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这是一种在更加隐蔽的层面,对党的执政价值观的背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特权腐败。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去除体制性障碍。要通过信息化建设、简政放权、机构改革等举措,破除腐败滋生,特权利益形成的中间环节。总之,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改革的政治保证。在立和破中,强化党的执政价值观,使全党增强公仆意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筑牢改革的政治基石。

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各方面舆论阻力,营造改革的社会氛围。社会氛围是深化改革的助推器。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改革必胜的坚定信心,筑牢共同反对改革阻力的一致决心,达成深化改革的基本共识,才能最终形成推动改革的社会合力,使深化改革见到实效。社会氛围是由社会的风俗习惯、精神风貌、文化心理等综合构成的精神状态的总体反映。从内在看,就是人们的价值观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人们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状况,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氛围如何,也决定着改革的功亏成败。立: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一个国家的稳定器,一个民族的主心骨。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社会功能,能够汇集起改革的精神动力;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的文化功能,能够打牢改革的思想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和目标所向。改革需要公正的、法治的、和谐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树立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价值导向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共同的、普遍的价值追求。要通过宣传教育、家庭涵养、文化熏陶等多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人内化于心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心理。破:去除各种不利于改革的杂音。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各种不利于改革的声音,有的认为改革已经完成了;有的认为改革不过如此,不敢真碰硬;更有某些既得利益者形成反改革论调,逆改革动向。继续深化改革,必须破除各种杂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纳入到宪法,法律之中,还要进一步使其真正立于社会当中。要通过制度保障、法律护航、社会综治等举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建构起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大环境和整体氛围,让不利于改革的各种杂音消声殆尽。总之,通过立与破,在全社會形成整体氛围,进而汇集而成社会合力,深化改革就会势如破竹,披荆斩棘,破除一切障碍。

猜你喜欢

利益中国共产党价值观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我的价值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I Love You, Dear China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