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构建“皱、漏、瘦、透”的高效语文课堂

2019-04-17路辅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老师课堂

路辅云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如此之重要,承载之重任的语文课堂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近十多年来,无数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这方面的教改与研究,为摒除“填鸭试”的传统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依据笔者二十多年的一线语文课堂观察:部分教师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单一少变,忽视学生的主观意识,缺乏独立解读文本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语文课堂出现一种散乱无序、没有生机、空洞无效的低效率现象。

如何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参与的高效语文课堂,是当今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课改所急,教育所须。笔者从教将近三十年,目睹教育改革的风风雨雨,从审美的角度,借助美石要素的启发,认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亦可从“皱、漏、瘦、透”四个方面构建或评价。顾名思义,“皱”即课堂有趣有起伏;“漏”即空些时间给学生;“瘦”即教学有选择有重难点;“透”即渗透教学目标。具体探究如下。

一、“皱”,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起到一“皱”激起千重浪的良好学习氛围,导语用“皱”是关键。

(一)制造悬念,以疑入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大多是由质疑开始的,因而疑问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想弄明白的愿望,迫使自己静下心来,注意力集中。例如教师在教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时可以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农民赶上灾年,粮食欠收,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是坏事!

师:要是风调雨顺粮食增收,农民多收了三五斗呢?

生:是好事!

师:果真是好事吗?你知道“丰收成灾“这个成语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这样不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起到了“皱“的作用。

(二)激发情感,以情入境

“情到深处自然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如何从文章的风格、价值、主题思想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充分认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取得情感上的共鸣,要从“皱”字做”文章”。例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 》时,教师可以情感入手。

师:同学们,你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或挫折吗?

生:遇到过

师: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感受如何?谁来说说

生:畅说后给一位学生作典型性发言

师:(略作点评后)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比如,在学习上你认为很努力了,却发现自己与别人有很大差距,你想和别人搞好关系,人家却不理你,面对类似等等情形,你是灰心丧气、束手无策,还是毫不畏惧、知难而上?

这样的以情导入,以情动人,特能让学生记忆深刻,为一节高效课堂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媒体歌曲,以趣入境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恰当应用媒体、歌曲、故事、用典、趣事等方式进行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散步》的时候,通过视频《妈妈请洗脚》的观赏,一下子把学生连续上几节课,又困又乏的情绪提高起来,极快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漏”,激起学生的参与度

所谓“漏”,就是要留空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教学中,很多老师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怕讲解不到位,怕学生掌握不了所教知识,因而出现了“满堂灌”或老师讲的多学生参与少的不良现象。作为老师必须明白: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语言能力,进而发展个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地空出些时间让学生质疑释疑,学生的参与将是积极、主动的。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

1.字词、句义的教学,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文后注解或工具书弄懂,不懂的在课堂上提出来,请同学帮助来解决。

2.文义及中心的理解,则可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形式进行。

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主动的探究,不仅避免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瘦”,教有所选,学有主次

“瘦”即瘦身,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上要懂得取舍,要有选择。著名的教育专家陈日亮教授说:“是否集中或围绕一二个主要教学点,设置若干个有联系的思考题,将探究引向深入,是一节好课的标准”。特别是叙述性文本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教学上要求学生不仅把握作品的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艺术形象,还要感受作品所展示的社會现实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品的主旨,对人物语言进行揣摩分析等等。短短的一二节课,老师没有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课堂设计能力,是很难抓住教学重点的。

四、“透”,完成目标,学以致用

“透”即通透,是美石的要素之一,却是语文教学的质的根本要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内容、形式看目标、能力。一节洋洋洒洒、掌声不断、大大小小卡帖满教室、学生动静搞得很大、发言也是有板有眼的课,不一定就是好课;一节气氛沉闷、没有多少掌声,发言也不多的课,不一定就是差课。还是陈日亮教授说得好:课堂“学得”是以促进课外“习得”为目标,即“得法养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渗透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力求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教学、学习效益,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的行为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诚挚的希望“皱、漏、瘦、透”能给一些老师以帮助或启示,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吧。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老师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欢乐的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