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情入境地感悟、走近文本

2019-04-17宋扬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瀑布创设文本

宋扬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设置情境已经成为各学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我认为,身临其境地感受感知在语文学科尤为重要,所以,我的教学主张是:入情入境地感悟、走近文本。

一、理论支撑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我国最早提出情境教学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主张: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和现实的距离。

二、主张的内涵

感知

——创设画面,引入情境;

理解

——深入情境,理解文本;

深化

——再现情境,深化感情。

三、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实践

以《弟子规》中“入则孝”一课为例,来说明设置情境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距离学生比较久远的国学经典等内容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地运用音乐、语言、图像等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理解,进而感悟其中的道理,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

在教学国学经典《弟子规》“入则孝”一课时,有些内容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些距离,为了能拉近与现实的距离,我为此做了以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在上课一开始我用孩子们熟悉、喜欢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一段小视频来导入,引出“孝”字,通过说文解字中对孝的理解:“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感恩和扶助。”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在理解经典的过程中,为了拉近孩子们与文本的距离,我用音乐与语言讲解相结合的形式,给孩子们讲了配乐故事“黄香温席”,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冬则温,夏则凊”,并联系实际,让孩子们说一说,现在我们为了让父母冬暖夏凉还用暖被窝,扇枕席吗?孩子们说:“不用了,我们有空调,有电扇,冬天有暖气,还有热水袋”等等;那我们要学习他什么呢?结合实际生活环境来引导孩子理解,我们学习这些经典的核心是为了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继承发扬我们的文化,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好了,但这种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要代代相传!

(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理解并诵读文本后,如何让孩子们把“孝”践行到生活中呢?“父母时教我们说第一句话的人,是当我们跌倒第一个将我们扶起的人,是每天关心我们吃没吃饱,穿没穿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们的人!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太多!”我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再现了平时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们谈谈感受,体会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孩子们的情感有了一定的升华后,我又说道“是啊,父母把一切都给了我们,但他们也有无助的时候,也有累的时候,也有老的那一天,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此时,屏幕上出现了父母生病,劳累等场景的图片,引导孩子们用“当父母______时,我会______。”的句式谈谈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把孝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四)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最后,我播放了一段小短片,并配上“时间都去哪了”的音乐,让孩子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思考、感悟:有一天父母也会变老,需要我们去保护照顾他们!在尾声总结道:“孝,不是要我们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就是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孝就是给父母端上的那杯茶,孝就是给他们捶捶背,孝就是一个拥抱,一朵鲜花,一句问候,甚至只是一个甜甜的微笑!回家后,就像父母问声好,谈谈心,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下去,你就是个孝顺的孩子!”

通过再现文本的相关情境,与孩子们真情交流引发共鸣,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去发现,让孩子们进一步走近经典、感悟经典

以教学叶圣陶的《瀑布》一课为例:

《瀑布》一课,是叶圣陶老先生在游览了庐山的瀑布后写下的经典文字,从未见其身,先闻其声引入,引起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对“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一座珍珠的屏”和“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两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尤其是没有见过瀑布的孩子,理解上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为了让孩子们能有身临其境之感,我通过不同视角的瀑布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站在瀑布脚下看瀑布,那座“珍珠的屏”带给我们的美丽与震撼;有风时那如烟一样缥缈,如雾一样朦胧的瀑布,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仙境一般!通过图像,帮助孩子们去品味叶圣陶笔下的瀑布,陶醉其中!

在“小豆包橋梁书阅读课程”中,在同学们阅读了《小豆包在学校》这本书的基础上,我带孩子们参观了校园,让孩子们结合真实情境,设计并制作了“小豆的快乐校园生活”的故事地图。孩子们通过对校园的观察、了解以及自己的体会,画出了每个人心中的校园生活,创作出新的校园故事!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是孩子们创作的源泉!

四、教学成果

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在以情境促进文本研读的理论指引下,也取得了小小的成果:在第四届《传统文化进课堂》全国国学大赛中获特等奖;语文全国一等录像课;语文省、市一等优秀课;我觉得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成果,是孩子们的成长!

五、结束语

我们的语文,应该是生活的语文,我们要把情境融合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活跃、更开放,让孩子们感悟我们的语言文字,爱上我们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979.

[2]李吉林.李吉林与情景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瀑布创设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创设未来
一起看瀑布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瀑布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