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不遗

2019-04-17陈淑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潮汕非遗音乐

陈淑芬

潮阳笛套音乐深受潮汕人民的喜爱,它源于宫廷古乐,又融合了潮汕民乐的优美古朴,历经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既保存了古老乐种的典雅和优美,享有中原古乐“活化石”美誉,又兼具浓郁的潮汕本土民乐特色,这一近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于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

一、潮阳笛套音乐文化在本地区小学传承的现状

潮阳笛套音乐是潮州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源于宫廷音乐,南宋时期传入潮阳,承袭中原汉音乐精华与本土音乐相互吸收融合,形成特有的潮阳音乐风格,是潮汕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被誉为“盛开在岭南永不凋谢的华夏正声”,具有独特的灵韵与艺术特征。其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中原古乐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潮阳笛套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迫切需要传承与弘扬。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走访、实验调查,结果表明:潮阳笛套音乐在潮阳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潮州音乐爱好者及社会人士成立了乐社,定期排练传统曲目;个别学校也成立乐团,鼓励学生去民间采访艺人,跟着民间艺人或社会机构学习潮阳笛套音乐,参加社会演出,但这种情况不具普遍性;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本地区,环境对于学生了解潮阳笛套音乐有一定影响,但平时能接触到的潮阳笛套音乐文化并不多,各种原因使得潮阳笛套音乐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低,水平层次不高,传承面较窄。“生活节奏快”“学习任务重”……等现实问题又成为了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技艺传承的障碍,加之民间老艺人多已过世,使得传承和发展难上加难。而课堂教学及校园艺术活动对于普及潮阳笛套音乐有一定作用,且发展空间大。

综上所述,探索潮阳笛套音乐文化进入课程,让孩子们多方领略地方音乐的风采,吸取潮汕文化的滋养,培养高雅情趣和文化素养,成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使者,意义深远。在校园教育活动中,探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潮汕优秀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环境下更显得尤为迫切。

二、潮阳笛套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重大国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中。加之省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提出,这对于重建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世界观和价值观,倡导将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培养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人才。笔者就如何在校园教育中传承保护潮阳笛套音乐浅析如下。

(一)保护非遗文化,开发编写特色校本教材

潮汕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化韵味,潮阳笛套音乐作为非遗文化,更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特点,在音乐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是中国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老乐种。在校园教育活动中,通过调查走访、查阅归档、实验改编、行动研究等方法,合理、广泛、系统地选取潮阳笛套音乐素材,开发编写出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特色校本教材,为孩子们提供原汁原味的音乐作品,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最实际的支持,为本地师生和更多的教学群体进一步了解认识、传授潮阳笛套音乐文化提供可能性,是保护非遗潮阳笛套音乐文化的有力保障。

(二)灵活课堂教学,循序渐进感受潮乐魅力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遵循《音乐课程标准》及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结合本土实际,对课程内容及实验步骤进行合理的设置。聘请潮乐专家、潮阳笛套音乐非遗传承人培训师资,传授专业潮乐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同时开发和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潮阳笛套音乐文化传承课程。具体如下:

1.短笛纵吹,初识乡音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尝试6孔竹笛(竖奏)教学,降低学生一开始演奏潮阳笛套28节龙头凤尾大笛对气息、贴膜掌握等方面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民族吹管乐器的自信心。在此阶段,教师应较为完整、系统地传递潮汕音乐文化的概貌,孩子们通过对乡土音乐的了解和初步认识,感受本土音乐的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综合音乐素养。

2.竹笛横奏,激发热情

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对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教学,在普及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根据6孔竹笛的吹奏水平逐渐转向横笛演奏学习,由易及难、循序渐进的接触潮阳笛套音乐。

3.纵横融汇,传承弘扬

在经过上述两阶段的铺垫之后,通过课堂主阵地,开拓课外活动途径,组建潮阳笛套艺术团,聘请潮乐演奏家、潮阳笛套音乐非遗传承人为乐团顾问,让孩子们系统地接受专业训练,进而深入探究潮乐艺术的精髓。

(三)教育体系融汇,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柯达伊强调学校音乐教育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音乐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倡学生是参与音乐实践的表演者和创作者;结合潮阳笛套音乐的文化传承、艺术审美、创造性、社会交际等四大功能,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使校园教学与校外活动有机结合,将潮阳笛套音乐文化融回社会,是有效传承弘扬潮阳笛套音乐的重要途径。

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精神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母语音乐文化传统教育更是认识文明和推进文明的重要手段。潮阳笛套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学生通过学习,知晓传承规律及其责任,拓宽审美情趣,利于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师生发挥创造潜能,开展创造性的学习、表演活动,加强对潮阳笛套音乐的感受和體验,将升华学生的民族精神自豪感,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及实践能力等亦将得到锻炼和发展。这与课程改革“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核心理念相符合,对丰富校园教育教学内涵,推进潮阳笛套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潮汕非遗音乐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
潮汕火锅怎么牛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音乐
潮汕话的发展现状及保护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