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

2019-04-17徐野青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徐野青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我国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标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因素,其次简要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的作用,最后重点探究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策略。

关键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引言:近年来,我国桥梁工程的施工呈现出建设规模大、施工强度高、技术应用复杂的特点。因此,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控制技术在保证桥梁稳定、提高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成为桥梁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发挥作用的因素有很多,技术人员在进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作业时应给予重视。

1影响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因素

首先,是人为因素对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影响。在大跨度桥梁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相关人员为有效控制桥梁施工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现场之间的误差,会督促设计人员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对拟建桥梁的施工结构进行系统的测绘和勘察工作,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形成相关的数据参数,进而为后期的建设工作提供数据保障。然而,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测绘技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进而经常出现测量误差,加之相关人员的仪器使用不当,都会对桥梁施工的实际测量数据产生影响。

其次,结构参数设置对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影响。针对于桥梁施工作业而言,工程结构参数通常包括,桥梁的规格、尺寸、材质以及预应力参数。在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参数具体指混凝土的称压力,即在混硬土结构承受荷载之前,技术人员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混凝土受压区产生向外作用的应压力,用于抵消或减少荷载物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混凝土在正常使用年限内结构稳定。倘若混凝土的结构参数出现问题,将会对桥梁设施的整体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其参数设置的不合理也会引发桥梁控制技术上的问题[1]。

最后,客观因素对实际施工控制的影响。在大规模的桥梁施工现场,桥梁施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气候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因素对其施工的影响。桥梁结构的不稳定以及桥体出现裂缝和变形与地质结构和气候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当气温因素变化较大时,桥体结构外层附加应力将会显著变大,进而导致桥梁内部受到的压力较强,增加桥梁变形发生的可能性。而地质结构因素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土壤的湿度、地下土质的松软程度都是影响桥梁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应根据桥梁的建筑工期,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对桥梁施工的影响。

2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的作用

2.1增强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能

跨度较大的桥梁在后期的使用环节容易出现变形和晃动方面的问题,特点是一些繁华地段,交通运输要求高的桥梁,其载荷负担将明显提升。实践表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能,进而提升桥梁施工的质量安全。此外,预应力混凝土在具体的施工环节通过和工程项目周期和结构性因素相关联,进而有效增强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强度。

2.2保证桥梁施工环节的安全

大跨度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涉及到桥梁施工人们的安全,而且对后期使用人员的安全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桥梁设计和建筑人员应积极探索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的作用。施工人员应对影响桥梁安全建筑方面的因素提高重视力度,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强化对桥梁安全性能的检测,并且注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技巧,进而有效保证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2]。

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3.1实际的控制内容

在实际的桥梁施工作业中,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的控制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应力控制、稳定控制和变形控制。在应力控制方面,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压力表、千斤顶和锚具等辅助工具的应用对桥梁施工的精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此外,技术人员还需对桥梁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按照桥梁的设计标准,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延展度进行合理的测量,进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建筑标准。

对大跨度桥梁混凝土预应力的稳定控制要求,主要是由于大跨度的桥梁在建设中具有桥梁体积自重大、项目施工周期长、建设过程环境条件复杂决定的。具体而言,就是桥梁在施工建设中会发生桥体的晃动现象,影响施工的实际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应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其稳定性能。进而提高桥梁整体的安全性。

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变形控制,可有效避免大跨度桥梁在实际施工现场出现的桥梁裂缝和变形问题出现。通过对影响混凝土变形各种因素的深入探究可有效避免施工作业风险,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也是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缩小与预期设计方案差距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工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在实际的施工技术控制环节,技术人员应保证桥梁的跨度和高度数据误差少于5mm,降低预应力混凝土因承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3.2施工阶段的应用

目前,我国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采用较多的施工技术控制方法有正装分析方法、倒装分析法和无应力状态分析法。而大跨度桥梁的控制方法多采用线性控制技术。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对大跨度桥梁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时,应注重线性控制技术的合理运用。施工人员需对桥梁的整体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在实际的施工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桥梁施工设计准备阶段方案的有效性。应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的线性控制技术可有效测量桥梁项目的预拱度。技术人员在测量工作中,应选择合适的桥梁形状。

此外,技术人员若要增加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整体载荷压力,就要改善以往桥梁横截面的槽型或T字型的结构。对横截面的选择上应采用变截面,进而有效提升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应用变截面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例了工程材料的使用效率,进而有效降低了工程建筑的造价成本。此外,施工人员在桥梁形状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桥梁建筑的实际施工要求和具体的环境建设因素,选择适应能力强、结构性能稳定的桥梁设计形状,以此有效提升大跨度预应力桥梁的整体稳定水平。

3.3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大跨度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包含人员管理、材料控制和施工工序选择三方面。

首先,在人员管理方面,为确保预应力混凝土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的控制力度,技术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内容,只有施工技术人员采用合适的建造技术,严格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才能保证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为此,施工单位应致力于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

其次,在桥梁建设材料的控制方面,由于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相关部门应对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环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大高质量混凝土材料的选购和引进,保证大跨度桥梁的有效承载能力,提高桥梁的使用安全。

最后,在施工工序的选择方面,相关部门应督促施工单位人员,严格按照高标準的建造工序进行桥梁的施工作业,例如在钢筋骨架的张拉操作时,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具体参数进行操作,以此强化施工控制技术[3]。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国家对其建设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控制技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工程技术人员应加大对该项施工技术的重视力度,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现场,不断探索创新,进而有效提升我国桥梁建设的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大林.高速公路桥梁大跨度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3):114+116.

[2]谭兴斌,陈伟.谈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J].居舍,2018(32):44-45.

[3]王洪涛.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研究[J].民营科技,2018(04):115.

猜你喜欢

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平整机压下控制技术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探析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