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开放共建共享视角的红色文化网课建用机制研究

2019-04-17郭梦婷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开放

摘 要:在线教育揭开了教育模式改革的大幕,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当前,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凸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主的新手段不断涌入,红色文化教育模式迎来了一场深刻变革,构建开放共建共享的红色主题网课平台对于帮助人们传承红色文化、树立正确义利观,增强文化认同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网课;开放;共建共享;军队教育

一、前言

信息时代技术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与人互动交流的方式,为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都带来巨大革新,更为红色文化教育从理念到实践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贵借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在线学习的诸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以“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为代表的在线学习模式发展迅速。慕课带来的教育革命对红色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导致其发生深刻的调整,远程教育应运而生。

二、构建开放共建共享红色文化网课平台的理论意义

“红色文化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反映实践变化与历史主题演变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的产物,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宝贵精神财富。”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积累了具有丰富时代特点的红色文化精神,诸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这些红色文化精神对于开展主题教育,帮助国人树立正确义利观有着重要意义。构建基于开放共建共享的红色文化网课平台,是传承与弘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教育手段的一个创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利用好網络技术,发挥出红色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对推进社会进步有着深远影响。

三、红色文化网课平台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建设者

建设者同样也是受益者,而在网课建设过程中,因为缺乏对红色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网课建设的问题集中于技术层面,而忽略了网课内容与建设之间的关联性,红色文化网课平台建设处在了“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状态。在网课建设中,建设者只注重了解决技术、资金等等问题,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对远程教育的认识不足,不肯下大力去搞开发,对红色文化网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二)技术人才队伍

网课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进行构架、设计、完善,而红色文化网课平台设计上,需要在平台设计上进行充分的设计、构架,仅在课程制作上就需要拍摄、后期制作等人员进行,在平台技术层面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人员支持。但在当前建设过程中,对红色文化有一定理解且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缓慢。

(三)资金投入

红色文化网课平台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支持,由于红色文化网课建设经验不足、制作成本较高和工作量大的影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推动平台建设,而因为资金限制,平台建设进度得不到有力保证,网课资源收集缓慢,无法做到优中选优,这也就导致了红色文化网课质量大打折扣。

(四)资源开发

革命旧址,红色影视、经典文献等等这些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网课建设的重要保证,如今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各种活动在地方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红色专题的影视剧、歌曲、综艺节目不断更新,地方部门在红色资源开发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四、构建开放共建共享红色文化网课平台的具体实施方法

共享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建立起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网课机制是红色文化网课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共享资源、共享成果,能极大的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官兵参与网课建设积极性和使用网课主动性,对于红色文化网课建设和红色主题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强化资源整合,共享网课新成果

红色文化网课是一个面向公众资源共享的平台,其课程建设是红色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远程教育的资源保证。抓好网课平台建设就要对课程进行科学系统的收集整理,这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在资源收集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是量与质之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保质保量搞好红色文化网课是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秉持共享理念,抓好共享机制建设

红色文化网课建设要秉持共享发展理念,创建起共享大数据平台,要抓好各地的资源共享,及时更新上传最新的学术成果,将共享理念深入到红色主题教育和网课建设中,通过网课平台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享并形成讨论,建立起适合地区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红色文化网课共享发展机制。同时,充分利用好资源共享优势,通过受教育者的反馈来检验网课课程,提升网课整体质量。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网课建设良好导向

在《论语?子罕》篇,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因才”是要根据人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活动,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开展好教学活动。红色文化网课建设同样要秉持这一点,而“因才”便是对人们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的一种“调节”,红色文化网课受众是公众,网课建设的好坏取决于他们在使用网课过程中的直观感受,这也就决定了网课建设要对人们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完善,要充分认清人的主体地位,搞清“建为谁用”的问题。

五、结论

红色文化精神历久弥新,更好的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改变传统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是做好红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今红色主题教育亟需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创新,多措并举,建设基于开放共建共享的红色文化网课是提升地区红色教育动力,增强人们的自我认同,提高各项能力的重要举措。

红色文化网课建设要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理论探索、机制探索、制度探索,保持建用联动,谨防建者不用、用者不建,建用脱节的问题产生,同时要加大思想领导,行动统一,抓细小抓落实,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统筹兼顾,双管齐下,抓建设抓实效;以人为本,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善于引导、消除学习目的异化;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将官兵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网课建设中去,将更加“接地气”的红色文化网课平台搭建好、管理好、运用好。

参考文献:

[1]肖绍聪.红色资源教育教学课程开发:理念与策略[A].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09.

[2]周蓉蓉,王家凝 黄舒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课的使用情况研究[A].山西农经.2018年第7期.

[3]尚俊杰,张优良.“互联网+”与高校课程教学变革.[A] 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5月第5期.

[4]张卫民.“互联网+ 课程”开启MOOT时代——以《电子商务创业实战宝典》O20立体课程的开发为例[A].2016.09.

[5]吴桂峰,包加桐 莫岳平.MOOC融入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影响研究[B]. 信息化教学.2018.08.

[6]王志国,何阳,崔亮.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支撑教学实践与思考[A].继续教育.201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郭梦婷,出生年月:1997.8.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四川泸州,学历:高中,研究方向:政治学.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开放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创新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