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的适宜性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2019-04-17吴润涵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舒适度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图书馆的地位不断上升。图书馆汇聚了各类知识,作为知识传递口,它走向更加全面化,多功能化,为了满足当下使用者对科技、适宜度、交流、展示、科研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呈现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当前高校图书馆环境空间设计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外的图书馆空间设计,两者相对比,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汲取国外优秀设计方案,此外,通过使用者角度,客观分析空间设计带给使用者的适宜性的影响,结合使用者的主观感受,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空间设计布局; 复合式;舒适度

1.国内高校图书馆现状

大部分高校,对于图书馆的设立位置存在不合理,内部空间布局杂乱,对空间环境的重视度不够。图书馆的建立不能仅仅追求外观的气势宏伟美观,而忽略使用的功能性。

从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开始广泛引进国外图书馆的设计方式,发展至今,我们向国外先进的图书馆设计取经,结合实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但许多图书馆虽然采用了国外的模式,却仍未跳脱出传统“藏书楼”,满足不了师生的需求。

(1)借阅手续复杂

图书馆藏书和使用人数递增,对于管理方式和空间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借阅手续复杂,未能进行开架阅读、入库阅读。

(2)阅读空间杂乱

对于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许多人提出“统一柱网,统一荷载,统一层高”,让图书馆内部空间更具灵活性,打破传统图书馆对空间“借、阅、藏”的严格划分,适应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

2.国外高校图书馆现状

(1)国外现代图书馆从19世纪末便开始推行,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引用计算机技术,让图书馆发展发生大改革。与此同时,国外教育方式更具开放式,重视师生的科研,因此,图书馆的应用更广泛。

(2)大空间布局,内部空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开架阅读,减少办理手续。

3.高校图书馆适宜性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的影响

适宜性的影响因素很多,从客观方面来说,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周围所处的环境,内部空间安排,不同的高校会针对自身研究方向和使用者的需求,书籍配置有侧重,这些方面会形成不同的阅读空间的方式。

我国的气候特点呈现多样化,例如,南北的气候差异,气温差异,又如有些地区多山,有些地区平坦,在这些局限内,对我们的图书馆的设计提出了更多细节要求,图书馆会随着地域、气候不同而产生独有的风格。除此之外,根据地区文化差异,图书馆的建设要与当地的人文相融合。图书馆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对于中国不同特色的文化特色,更应该包容传承。

(2)使用者与环境的互动

高校图书馆的设立,提供阅读空间环境,服务于阅读者,因此它的适宜性,使用者最有发言权。

有研究发现,人在环境的影响下,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反映。现代社会的建筑不局限于简单的平面几何,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可以说,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人改变建成环境。

阅读空间首先从直观上呈现给使用者一个良好、便捷、协调、舒适的感爱,读者会感觉满意。建筑实体是由无生机的钢筋水泥建造而成,那么内部空间的设计便给实体赋予了生命力,书架、桌椅的摆放方式、朝向,明确的指示标牌,活泼清新的绿植点缀,丰富的藏书,便捷的生活需要,及丰富而協和的色彩搭配,使用者都会根据环境做出行为反映。反之,使用者的满意度,也会改变内部空间的设置,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增添必备服务,或者移动家具的位置等。

(3)使用者的需求

对于高校的图书馆而言,不仅存放知识载体的地方,更是师生进行学习、研究的场所,因此,根据使用者的实际用途,对空间也提出需求。

①舒适感需求

舒适感可以从身体和精神上进行分析。

身体上的舒适感,主要由外部客观环境影响。安静的阅读环境,这是使用者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通风采光,保持空气的通透,良好的光照或照明;适宜的温度,太冷或太热都会让人产生焦躁的感觉;空间的协调,好的内部设计就像一幅艺术画;完善的配套设施,考虑到人的全方位需求。

②私密和公共需求

高校的图书馆的空间具有公共性,能引进学术的研究、展览,互相交流学习,并且,能够让使用者互相感染,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它也要满足使用者私密性需求,让其在这个空间里是放松的,有安全感的。

4.高校图书馆适宜性的研究

(1)阅读空间布局

根据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大致分为:中庭式、大厅式、带天井的、内庭式、复合式。

中庭式空间布局整体性强,节约更多空间,且中庭可以设计出层次感,引入更多功能使用,避免了图书馆竖向发展。以中庭为核心,周围进行配套及开放式阅读空间,视线宽广,且安静和谐,这样的设计,更具凝聚力。阅读空间的深度和高度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开放的空间可以提高便捷性,但也带来了噪音干扰或是采光不足的劣势,且如果深度过大,会产生压抑感,同时也会增大层高,在空间布局来说造成了一定的空间浪费。

大厅式阅读空间设计是大厅作为图书馆的主入口,起到很好的引导、展示作用,阅读室与大厅形成统一的空间。

带天井的空间设计主要目的是改善采光通风问题,从外观来看,可以呈现规则整洁的效果。

内庭式阅读空间是进行分散的平面格局,这样的格局可以有序地进行划分区域,对于单独的内庭可以轻松营造合适的氛围环境,且对后期扩建保留空间,但这样的空间布局会造成使用的复杂性,基础设施投入成本高,且如果内庭空间未把握好,也会影响到实际使用的效果。

复合式空间布局,主要是增加了图书馆的功能性,让图书馆的使用更加完整和统一。

(2)阅读空间配套设施

阅读空间最为重要的是家具配备,家具选择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使用者对适宜度的感受。在家具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与室内装修相适宜的家具,做到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结构搭配合理,因为图书馆的家具是为广大阅读者提供的,具有开放性,因此,它的材料要保证耐磨、易清洁、不变形、防火的特性。另外,家具的摆放要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进行灵活性变动,将阅读空间家具呈现舒适的层次感。

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捷和阅读方式。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多元化,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引用不同的知识媒介。

其他辅助设备,如饮水设备、卫生间、台灯等,为使用者提供方便,会增加使用者归属感。

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已经向数字化进发,它作为师生的“第二课堂”,更加需要担负起重要责任。无论从它的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布局上,还是内部设施配备上,都对图书馆提出了高要求,只有不断地改进,才能更加适应当下使用者的需求。

就目前,许多高校的图书馆结合了多媒体、藏书、学习、阅读、学术交流等多项功能,形成了复合型图书馆,它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服务,保证了图书馆的整体性。同时,从人的心理需求和客观设计方面分析,改善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和内部空间的设计,比如采光、划分区域、感观,色彩搭配、家具选用、便利配套等,能有效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在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希望汲取先进的设计方案,弥补过往的不足,结合先进的科技,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让高校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诸葛毅.高校图书馆现代建筑实用功能的观察与思考[J].建筑.2006,(24)

[2]裴进.图书馆功能变化与图书馆建筑[J].津图学刊,1999

作者简介:

吴润涵(1986-) 女 , 淮阳,汉,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学士学位 ,中级职称,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猜你喜欢

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基于ArcGIS的四川地区城市气候舒适度评价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地铁列车热环境实测分析与舒适度评价
基于情境感知的公共建筑室内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舒适度的单体建筑电力负荷卸载协调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