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采煤方法与采煤技术选择分析

2019-04-17申潞杰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申潞杰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向着科技强国和创新强国的目标不断向前,随着日益增多的新型能源深入我国各家各户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传统能源的代表——煤炭虽然在日常的人民生活中减少了其用量,但在工业领域,煤炭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一种能源,甚至在某些行业,煤炭的日消耗量甚至仍然呈现出日益上涨的态势,例如电力行业。无论如何,煤炭在开采方面的保质保量,能够进一步确保后续的供应得以顺利进行。本文基于煤矿采煤就方法层面以及技术层面的选择展开分析,从而在方法和技术上推动其更好的发展,进而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矿采煤方法;矿采煤技术;选择分析

引言:

现阶段,人们在各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仍然具有相当高的能源需求量,作为传统的能源——煤炭由于其具有的多种优势,一直被应用在各类生产中。煤炭储量极其丰富,并且在世界各地具有一定量的分布。最开始,人们使用煤炭资源完全是依靠人力进行开采活动,如今这一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提高让煤炭的开采也开始走向机械化、自动化的先进水平。鉴于这一开采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开采的数量上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对采矿工人安全方面的隐忧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降低。总而言之,恰当、合理的开采煤矿,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方法层面,都可以进一步保障煤炭这一能源的供给以及其品质和数量,并且能够给相关行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一、方法和技术的选取

(一)影响因素

1、煤矿性质。

就煤矿本身而言,其性质、地理区位、煤层厚度等等方面均是能够对矿业施工人员的方法以及技术选择上造成极大影响的,甚至可能是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从而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

2、经济因素

就能源的开采方面,往往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为了避免煤矿的生产出现赤字的尴尬局面,在开采的技术和手段上必须要慎之又慎,从而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以及煤炭质量。就选择这一维度上看,其涉及的层面包括开采的材料选购、运输的交通费用等等,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在经济上就会获得相对可观的效益。

3、技术因素

技术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开采工人,二是设备先进程度,包括其是否最适宜某一煤矿的开采等,根据煤矿本身具有的各类属性选取合适的技术手段,打造高水平的采矿团队,进而使用适合并且先进的方法效率最大化的实施开采行动。

(二)遵守原则

1、高采矿率

煤矿就开采这一行动上应该做到尽量保证开采的高水平和一次性,着力降低二次下矿开采的概率。这一原则从根本上确保了开采行为的安全系数,并且能够有效减少资源采集的浪费情况,进而增加开采的数目。总而言之,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将高采矿率和低浪费率时刻谨记于心。

2、低损失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涉及许多步骤和过程,既包括矿洞的开凿,也包括后续机械施工,这些都会造成地表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引起塌方,导致地质的构造产生变更,周围的环境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与煤炭矿产地的分布区位,综合开采的技术手段方法,从而尽力减小因开采而造成的对当地的环境破坏水平。

二、方法选择分析

(一)设备层面

从设备层面,可根据使用的工具的差异将采矿方法分为三类,主要包括爆破类、普通类和综合类。第一种爆破的技术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经投入使用,这一方法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通过工人钻孔、放置炸药、地下炸开、工人装运等过程,就可以成功的采集煤炭;第二种技术则是普通类,事实上此类技术运用了器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人的人工作业量,也就能够增加采矿过程的安全性;第三种技术是指全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的方法,这种技术的限制性最小、先进水平最高,也是现阶段在开采煤矿上运用范围最广、最安全的手段。这一方法切实提高了煤矿在开产这一过程中的效益,无论是人工层面还是经济层面。

(二)走向层面

根据走向的差异,采煤方法还可区分为走向法和倾斜法。其中,倾斜法与走向法存在一些差别,主要为作业面的走向、数量上。倾斜法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由于其顺着煤矿的层级走势进行倾斜,充分适应每一煤矿的特殊性,因而能够尽最大程度地缩短开采时间,又由于期倾斜具有一定的角度,故在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水不会堆积在一处,而会顺势流向其他地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煤矿的开采水平和质量。

三、技术选择分析

(一)矿地巷道部署

鉴于煤矿的自然属性,其地理区位以及层级走势等等都具有天然去雕饰的特质。因而在进行开采作业时,部署一定的巷道路线就显现出其特定作用。合理、恰当的路线排布,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或者浪费,无论是在人工还是经济维度上。一个合理的路线排布方案,可以充分展示出开采作业的工艺和能力,并且也能够将煤矿地的地址构造、地理区位充分纳入开采的考虑范围,进而放大煤炭开采的经济回报率。除上述优点外,适宜的部署还需要对后期的回采可能性加以考量,进一步确保开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上的万无一失。

(二)区域圈地

圈地水平是在现代社会中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上,辅之数学和物理学中与力学相关的部分。运用最领先的勘测水平,充分衡量煤矿各个层级的地址调节具有的差异性,从而降低开采的经济成本,并着力保障工作相关人员在作业时的安全性。

(三)矿井采集

在开采煤矿的这一过程中,随着作业的时间变长,矿井的深度也随之增加,因而开采的困难程度也会随着深度的加深而不断提高。除此之外,随着作业越来越深入,地表产生的压强越来越大,距离地表越来越远的同时,温度也会逐渐上升,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变得稀薄,周围的岩石圈层会出现各种挤压、变形的情况。总之,如果预先就已经发现煤矿资源开采的地区具有较深层的矿产资源,那么就应该预先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涵盖了地表下温度的上升趋势变化、矿产周围的岩石温度高度变化、矿井的支持保护、审慎的开采计划和技术手段、需要的先进仪器和设备。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拥有积极丰厚的资源储量,但这一资源由于其自然的特性,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因而就这一资源的开采技术和手段上的选择分析展开讨论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技术选取,能够进一步优化开采工艺和手段,从而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李亮. 煤矿采煤方法与采煤技术选择分析[J]. 能源与节能, 2016(11):144-145.

[2] 王永生. 浅谈煤矿采煤方法与采煤技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J]. 能源与节能, 2017(1):182-183.

[3] 陈显瑞. 关于采煤技术和方法选择的研究与分析[J]. 中国科技投资, 2012(33):42-42.

[4]刘国生. 生产矿井采煤方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 網友世界, 2014(1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