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
2019-04-17韩亚芬李琦
韩亚芬 李琦
摘 要: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技术发展中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依托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课程学习环境设计、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实践应用效果三方面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以期为智慧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案例。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教育信息化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智慧教育”[1]。“环境土壤学”作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充实知识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环境土壤学”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的“环境土壤学”的实验课程,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实验能力的提升效果都较差。因此,必须对该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改革升级,以便更好地适应智慧型人才培养的目标[3]。本文主要以“环境土壤学实验”为例,从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过程设计以及实践效果检验三方面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以期为环境类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案例。
一、智慧课堂学习环境设计
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利用已有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针对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符合相关知识点的创新的智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智慧学习、主动学习,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并且利用信息化的学习反馈平台,實时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师生互动效果、学生交流讨论动态、智慧化教学效果等的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的学习环境包括常规的课堂教学环境和网络的课堂教学环境,常规教学环境是指由黑板(或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设备组成的常规教室;本文的网络课堂教学环境主要指利用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和微信互交平台获取智慧教学数据,构建智慧教学环境。本文构建的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如图1所示。
二、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
“环境土壤学实验”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在基于网络课堂教学环境和常规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上,由课前设计、课中设计、课后设计三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由教师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环节”、问题的“反馈环节”组成,具体的教学过程图如图2。
三、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本文以环境土壤学试验中“土壤的消解”为例来统计分析了智慧课堂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差异,本文以宿州学院14资环班和15资环班的教学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中,14资环班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15资环班采取了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分别针对不同模式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反映的数据可以看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常规课堂教学相比: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学生投入时间、参与的兴趣度都比较高;从学生测试成绩分析,两种模式课前测试成绩相差不太大,而课后测试成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85)明显高于常规课堂教学模式(64);最后从整体的学习效果评价看,智慧课堂教学效果也显著高于常规课堂教学。
四、结论
大数据背景下,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课程改革必然的趋势,通过本文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分析可见,一方面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可以更好的优化原有的常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本文构建的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反馈”三个教学环节能让整个课堂教学更智能、更高效,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是智慧课堂改革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李阳,耿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8(4):70-72.
[2] 周翔,李文宾.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实验教学——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5-6.
[3] 孙曙辉,刘邦奇,李鑫.面向智慧课堂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