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合久需分”
2019-04-17陈梅兰
陈梅兰
摘 要:中职学校受到生源特点的限制,很难突出某种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因此中职学校的教研课改是一项长期艰难的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当代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方式。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本人一直坚持观察研究学生的特点及教材教法的可操作性实施。为此,经过六年的观察以及实践,得出了中职学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该是:“分久必合,合久需分”。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为了更好地把学科知识传授于学生,突破种种教学的困境,本人一直坚持观察、研究本地区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分组教学教法的可操作性实施。为此,经过六年的观察以及实践,我认为“分久必合,合久需分”是对于中职学校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最合理的写照。
一、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是教师施教时遇到的重要瓶颈
中职学校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已经当了太久的边缘生或学困生,“我不会,我学不会”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与自我定位,学习信心已经丧失。我所带的2014级学前教育班级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然而,34位学生中对于数学学科感兴趣的只有3位,能够常规思考数学问题的只有6位,多数学生都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已经放弃了数学的学习,对于分数的加减运算都无法理解和应用。2017级班上一共有37位学生,而对于数学学习具有正常学习力的只有5位,其他的同学也是与14級的学生一样的状态,甚至有5位同学具有数理逻辑障碍。寻访校内同仁,得出的数据是一样的,甚至有的班级只有1个学生愿意学数学。
这样的生源特点,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大瓶颈,而怎样突破这个瓶颈是我们教研的首要课题。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最新数据,了解课题改革的可施行与否,我们更在学校16级、17级的各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经随机抽样检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如下:一般喜欢学习内容偏向图形与趣味性,而对于数式的喜欢程度很弱;多数学生上数学课感觉一般,对数学学习感觉也一般;多数学生因为数学教师而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感觉适中;喜欢老师操作性演示数学知识;喜欢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喜欢联系生活的数学;作业上呈现出喜欢基础和趣味性的题型,而对于难度题和应用题则是不喜欢。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魅力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这一点使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信心,并且继续实施既定的计划与实践。
二、“分久必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分小组合作教学,用团结的力量,众人的参与,使学生能够转变学习态度,参与学习。
数学这门基础课在中职学校的课程比例占比较小,而且周课时数也少,每周两节的教学课时,为了有效教学必须形成可以机动的灵活教学模式,而教师没有那么多的课余时间安排,只能由小组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度。
其次,根据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调查研究数据,我们发现多数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评价也不高,他们没有意志力去坚持完成一件事,更没有任务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为保证高效课堂的实施,需要在班级内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个班根据学生人数分成几个小组(4~6人为1个小组,如果学习力略好的学生少的话应该再分大组),由学生们自己选择组成小组,再经老师的统筹把班级的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力进行平均分配。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带领其他的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使他们欠缺的数学基础知识有人帮忙指导,有人引导合作学习。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开始有进步感,渐渐产生自信心,对学科学习有信心,从而愿意学习数学。由此可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
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也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中职学校的多数学生学习基础差,他们绝大多数经历了:在学习中从理解不了数学定义→思维跟不上公式的应用→学习成绩不佳→从而放弃学习数学。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需要换位思考,打破这种僵局。作为教师,我们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均高于学生,无法设身处地地置换角度。而学生的描述也达不到解决困境的目标。只有中职的学生们自己才能懂得自己的困惑与僵局所在,让部分愿意学习的学生们去观察、自省,从而发现自己的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办法,由这类学生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的同学,从而达到提升小组成员的整体学习能力。
分组合作学习,每一节课由小组长带领,各小组的成员共同参与小组活动,由最简单的动手做数学,到每节课堂设计的重点难点的解决,都有各层次的学生来完成,数学课堂不再是“一言堂”或是数学老师的“独角戏”。
例如,我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平行”时,安排四个小组活动来分解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小组活动一:动手做数学,小组长组织成员一起在“几何画板”上,体会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的位置关系。具体要求是打开“几何画板”完成下列操作:1.选择直线工具,在画板上画一条直线;2.选择选择工具,选定x轴,构造“轴上的点”;3.选定一条直线和该任意点,构造“平行线”。4.在编辑下的操作类按钮选择动画直线其一;5.观察两条直线平行的特点并总结。小组活动二: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直线的平行关系,推导出两条平行直线的方程的斜率关系。小组活动三:例题解读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要观察各直线方程的斜率是否相等,其次要看的是y轴上的截距是否相同)。由小组长向班级复述解题过程及思路。小组活动四:每位同学口述该解题过程。小组长组织聆听组员的解题,并帮助纠正。通过上述四个小组活动,以帮、传、带的方式,使全体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并能够独立地完成作业和练习。该节的课堂小测有90%的学生准确高效的完成。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
为保证小组活动有序开展,班级首先制定小组合作的方法,形成小组合作的竞争机制,并对小组活动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每学期对每节课的小组活动完成情况的总成绩进行汇总为小组成员的评定,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制定班级小组活动细则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知道自己是小组的至关重要的一员,自己的回答有充分的价值体现。
2017年11月为了在班级里面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我对所教班级的小组比赛粗略地制定了一些细则。
知识PK细则:(回答问题态度积极认真,答错或不完整加1分,答对加3分,不答或答不知道扣3分)
1.由各组的代表参加问题回答,每节课每人最多2次。
2.主动回答问题每节每人答题最多不超过2题。
3.参加班集体与校集体活动表现突出者,每小组加每次10分。
奖罚办法:期末统计分数,以扣分与奖励的综合分来定名次。如是最后一名的小组将组织师生对该组的学生进行逐位家访;综合分为第一名的小组将获得由班委会根据本学期班费情况购买奖品奖励。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班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学生的小组主人翁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小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四、“合久需分”是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學模式的最终目标
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会学习、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1]。
有针对性的分组,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同样的处于困境的同学,使课堂教学不再无声。在经过了一学期乃至更长的时间合作学习模式后,学生的小组荣誉感增强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友情更加深厚,但同时小组有了一定的排外意识与比较意识,这不利于班级的团结。多数学生经过锻炼有了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的依赖性增强,不愿意自己思考,依赖于小组长的帮忙;更有部分学生开始混水摸鱼,他们把别人的解答当成自己的解答。这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的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数学学习是人的大脑思维的活动的体操。缺少了实际的锻炼也难以形成相对完整的思考和逻辑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使多数学生的基础底子补上来了,应该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再次数学学科成绩的考核是以笔试为主,以数学试卷上题目的解题准确率为标准。因此独立的解题思想方法的形成与解题能力的提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这在小组合作后期这种独立的学习特点往往难以体现。因此“合久需分”这是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中职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走向。
结语
综合上述,结合实践中得到的观察,作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师,我认为中职学校小组合作教学应是“分久需合,合久需分”模式。教师还应注意把握好分组的时机,制定好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及评价制度,掌握好评价尺度,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这样的课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获得较大的成功。这种模式是可行的,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李应春,黄贵.“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4-5,22.
[2] 陈丽华.“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2):13-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