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长久的学琴动力
2019-04-17周海宏
分寸性原则的意思,既包括奖惩的手段强度与孩子行为的重要性要匹配,也包括要节约使用奖惩强度,能用小强度的奖惩,就不要用大强度的奖惩。这就好像是我们有病吃药一样,小病吃小药,大病吃大药,小药就起作用的,不要下猛药。惩罚的例子大家想一想,有些家长惯用打骂的惩罚手段,甚至动不动就全使用出来。且不说这种手段是野蛮的,有很大伤害性,从教育的角度讲,它还早早地使家长的惩罚手段,进入了黔驴技穷的无耐阶段,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你看凡是那些动不动就给孩子买东西奖励,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对孩子很无奈的家长。我曾经教过一个钢琴学生,小孩6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家长根本就管不了孩子,任何一点要求都是用喊、吼的方式。孩子也总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家长动不动就骂、打,孩子动不动就哭、就闹,要东西,要条件,不给就大闹。我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看到,两个人这样交流,妈:“过来!老师来了,上课”!孩子头都不抬,不理妈吗。妈妈接着大吼:“回来,上课啦”!孩子不理,头仍是不抬。母亲去拉扯孩子,孩子突然回头大吼:“我不去!不去!”“看我不收拾你!”“不去不去就不去!”还有一次,孩子不知犯了什么错误,母亲打了孩子二个耳光,孩子仰着头恶恨恨对母亲地说:“你把我打死吧!”结果母亲呆立,说不出话!其实,家长应该非常明白,且不说体罚是不可以的,你还有比体罚更激烈的惩罚手段吗?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孩子在学校没有完成作业,家长决定取消了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取消了生日聚会,并同时指出,你下次再不完成作业,要么你别回家,要么我不回家。我问家长,你能真的不让他回家吗?家长说:“那哪能啊”! 不让回家是这位家长的极限手段,而且是一个连她自己都不敢执行的极限手段。大家看一看,一个7岁的孩子,仅仅不按时完成作业,就使出了那么多重拳组合的惩罚,还抛出了撒手锏。这位家长这样做是不是太没有分寸了。
奖励的例子:有许多家长,奖励孩子的时候毫不注意分寸,经常用物质奖励孩子,以至于孩子很快就变成对什么物质奖励都无所谓,大家现在都见过这样的现象:有些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长就给孩子买汽车,有些甚至是比较高档的车,这样的奖励是不是太过分了?请大家考虑一下物质奖惩的问题。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小礼物、超出孩子基本需要的奢侈品,这些东西都是奖励的资源。在孩子没有表现出值得奖励的行为时,是不应该给孩子的,但是有些家长会毫无缘由地凭自己高兴,随时买来送给孩子。你以为这是爱他,其实你是在浪费自己的教育资源。家长不要以为只有物质奖励才是奖励。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从奖励是需要满足的原理出发,你的一个笑脸,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摸摸孩子的头,亲孩子一下,就都是对孩子的奖励。这些精神的奖励,不仅仅具有奖励当下行为的作用,还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人格,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方面,这都有很大的好处。家长应该善于使用这样的奖励以免物质奖励过多,产生家长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有一次我问一个朋友的女儿,叔叔送你一个什么礼物你会最高兴,孩子想了半天说:没有!我又问为什么呢?孩子说:真的什么子不想要! 原来从小到大,孩子想要的,不想要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爸爸都给孩子买了。以至于现在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从孩子冷漠的眼神中,我看不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给她带来快乐。这种麻木的孩子将来有一天成人的时候,她会缺少对生命的激情,缺少对未来的渴望,就缺少追求事业和幸福的动力。分过的奖励,不仅仅是奖励有效无效的问题,还会造成破坏孩子幸福感的恶果。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关于快乐感的心理学原理问题:快乐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时的感受,所以没有需要就没有快乐。家长的错误在于,你过度的奖励,降低了孩子的需要强度,也就减少了孩子的快乐。所以我对每个家长提出这样的忠告:没有需要就没有快乐!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为了孩子一生的快乐,应该让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保持适度的匮乏状态!
约翰尼斯弟弟的例子: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教过一个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高管的孩子,有一天我去上课的时候,发现他正在家门口擦车,我很惊讶,这孩子妈妈笑着告诉我:他正在从我这里赚钱呢!为什么要赚钱呢?因为这孩子要买一套30元的电脑游戏光盘,而他每天只有2元钱的零花钱。其他孩子已经玩得热火朝天了,他很想买一套,但是他手里的钱不够,于是他就想向他妈要30元钱,他妈妈非常清楚的告诉他,一天2元钱,这是规定,你不挣钱,不能买日常所需之外的东西。你要是真的需要钱就要靠劳动来赚,擦地、洗碗、擦车,你选一个吧。孩子选择了擦车,上午擦了一遍车,领工资的时候,妈妈就给了15块钱孩子很失望,不是说好了是需要30元,妈妈说了:在洗车店擦车就是15元,所以不能多给。怎么办?孩子说:“那能不能下午再擦一次?”那可以,于是,我去上课的时候,孩子正在擦第二遍车,这个德国家庭的教育中,绝不滥用奖励。孩子维持着适度的匮乏状态,当想培养某种意识的时候,家长可调动的奖励资源与手段非常多。我觉得我们的家长应该学习这个德国家庭主妇,家长在给孩子物质品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区分,什么是生活成长的必需品,什么是奢侈品。凡生活必须品之外东西,都应该作为奖励的资源,在孩子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时候,才给孩子。而绝对不可以没有分寸、没有原由的想要就给。反观现在很多中国的孩子,从小就玩具成筐、服装成堆、高级手机,电脑有新的就换下餐馆如家常便饭。更严重的是有些爷爷奶奶亲戚朋友毫无分寸,为了显示对孩子的重视,讨得孩子欢心,甚至会把压岁钱给到4位数,5位数。以至于真正到了在教育中需要奖励孩子的时候,家长发现自己是黔驴技穷,买点能让孩子兴奋的东西比登天都难,有分寸才有余地!这是家长一定要掌握的奖惩原则!匮乏教育需要价值观的支撑!也有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时候,没面子,伤自尊。现在有些学校有不好的风气,同学间互相攀富。我们的家长们,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告诉孩子,小孩自己不勞动,生活不应该太奢侈,花父母的钱,花得越多,越丢人,东西越高档、生活越奢侈,就越丢人。这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
分寸性原则依据的原理:为什么要注意奖惩的分寸性?这里面是有心理学原因的。奖惩是通过快感与痛苦感的体验发挥作用的。而人有一个心理活动的规律:对刺激反应的强度与适应性成反比。重复性的刺激产生适应高强度的刺激,加速对低强度刺激的适应。人类适应环境的生存需要决定了对那些没有实质性生存威胁的刺激,随着刺激的重复,人们就会产生适应。而适应又产生感觉的麻木。“曾经苍海难为水”,讲的就是,经历了高强度的刺激后,对低强度的刺激反应变弱,由此原理,家长们就可以理解,奖惩的频率与强度,都应该把握分寸。有的家长说了,我们家的孩子太皮,你对他好说、好商量都没有用,必须采用极端手段,他才听话。我想告诉有这些想法的家长,所谓太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适应”了而产生的适应的原因不是平时惩罚太频繁,就是有太多高强度惩罚导致了,对低强度惩罚的反应度降低。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需要骂,不需要打,连大声说话都不需要只要一个不高兴的眼神,孩子就很乖,很听话。就该干什么干什么了,那么省心。为什么你们家的孩子家长整天扯脖喊都没有用,还得动不动就得以武力相威胁呢?其中很重要区别就在于,人家平时教育的过程中,奖惩的分寸把得好!而你平时的教育,奖励太多,使孩子觉得你的奖励变得很廉价,惩罚太多,使孩子对你的惩罚变得很麻木。一个题外话:“钱”的问题。在这里,我还想特别要讨论一下“钱”的问题。
有些家长把给孩子钱,作为对孩子的奖励。这是非常失策的!首先,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大多不理解钱的价值意义。你给他钱,与你拍拍他的脑袋奖励的性质是一样的。不仅仅如此,奖励孩子钱的副面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如果孩子没有钱的话,他自己就没有办法获得他需要的东西,于是家长就成为满足孩子需要的资源提供者。比如,家长可以说,“快练琴,今天琴练完了,给你点钱,买个冰激凌吃”这时,钱就是一个很大的奖励,因为这个钱明确的指向了一个孩子需要的目标——冰激凌。于是孩子练琴的动机得到了强化。但是,当他自己有钱的时候,家长就错失了自己成为孩子所需要冰激凌的提供者的权力,特别当孩子自己可以自由的支配钱以后,孩子把钱用于满足自己的什么欲望,可就是家长难以控制的了,从更深的层次来讲,教育就是发展的调控。奖励就是调控发展的手段当教育者失去了调控手段的时候,教育也就失去了抓手。所以我坚决反对,把钱作为奖励物给孩子。即便给孩子钱,前提也仅仅是给他买具体他想要的东西的钱,而绝对不能是没有具体的购买目标就给钱。所以从教育学角度看,给孩子大数额压岁钱的传统并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在的家长、老人,你给的太多了。这就严重都扰乱了教育的章法与策略。
奖惩的分寸性原则在教育中是很难拿捏的艺术。需要每个家长、教师依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具体把握。但是我觉得下一个原则是一点都不难,但又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投鼠忌器原则就是第五个原则。
投鼠忌器的原则我想,在我整个讲动机的这两章中,都会有家长一直在问的问题,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出了问题,用批评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问题,态度厉害点,手段粗暴点,不是能够让他记得牢一些,避免将来再犯错误吗?家长惩罚孩子的想法是,惩罚可以抑制错误行为的动机,厉害的态度、粗暴的手段可以给孩子造成更强的刺激,而刺激越强,无疑给孩子造成的印象就越深。惩罚能够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记得牢一些的想法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方法有没有副作用,是否还存在着副作用更小的方法;惩罚方法的最终结果,是容易把孩子推上热爱学习的康庄大道,还是推上痛恨学习的死胡同?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先讲一个成语:大家都听过这个成语,这里有一个瓷器,旁边有一只老鼠,你手里有一块砖头,老鼠是你想打死的东西,但是你不敢把砖头扔过去,不敢为什么呢?因为你害怕打老鼠的时候,把瓷器也打碎了。这个成语叫什么?对,投鼠忌器。这个成语讲的道理是,如果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与想要的东西是伴随在一起的,那么我们在处理不想要的东西时,要顾忌不要把想要的东西也破坏了。在教育的奖惩策略中,投鼠忌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就是不要因为只想着要戒除什么,防止什么问题与毛病,而把孩子对整个学习的动机给破坏了!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我同事的孩子,今年刚刚3岁,孩子看母亲教钢琴,觉得特别好玩,也很好听,有一次这个3岁的孩子自己爬到钢琴凳上,模仿妈妈的学生,有模有样的弹琴,特别高兴,母亲一看小孩自觉想学琴了,看在眼中,喜在心上,就想就势指导一下孩子,妈妈就说:你看,手腕应该是这样的,要放松。小孩子一下子不高兴了,不弹了。小孩3岁,反正也没有正式学琴不弹就不弹了。过了几天小孩手又痒了,又来弹,妈妈一看,很高兴,就又指导孩子:我告诉你呀,手腕要放松,你看,就这样,要放松。小孩又不高兴了,家长就想,我也没有说他呀,我的态度多好呀,我多温柔呀?一点粗暴都没有呀,孩子怎么就受伤害了呢?其实我们的家长不敏感,孩子有亲和需要,她需要你认可他,赞许他,他希望他做出的这个行为导致你更加爱他,但是,你指出他的问题,就说明他是有缺陷的你让他感觉到,是他的这个行为,凭空地增加了你对他的不满,这个行为就破坏了她的亲和需要,于是,他就不爱做这件事了,从人性的规律角度去分析,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是很自然的。又有一天,小孩手又痒啦,自己又爬到琴凳上,模仿学生弹琴,这回妈妈说,哇,手腕真放松,动作好漂亮,真带劲!你看小孩,故意把手腕做放松状!我问大家,当一个孩子故意想做出放松动作的时候,手腕不放松的毛病是不是就被遏制了?对,概括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用惩罚错误的方法来改正错误行为,错误行为被抑制了,但是,也使孩子产生了痛苦感,孩子虽然记住了错误,但也同时导致了整体学习活动的动机下降;投了鼠,也打碎了器!而当我们鼓励一个正确行为的时候,错误的行为被正确的行为给遏制了,保护了器,同时驱了鼠!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在教育过程中,是绝不可以用惩罚的手段,来纠正的错误的。当然,在孩子的日常行为的养成过程中,出现特别危险、后果特别严重的行为,比如,玩火、玩电、谩骂、侮辱他人,之类错误,给孩子一个较强的惩罚,是可以的。学琴的例子孩子在学琴的时候,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与整个学琴活动伴随在一起的。当你责备孩子,“这个升F为什么总错,再错看我不打你”你打击了错音,也打击孩子学琴的动机,而你说,“你看整首曲子,所有的升F全对了,这个升F怎么那么特殊呢?它怎么就能开小差呢?是不是跟你走后门了?”孩子一笑,下次这F就不错了。表扬了其它的升F,就遏制那个错音。孩子的音乐表现不生动,你责备孩子,你的音乐一点都不生动,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再来一遍,音乐生动一点!你的这种口气本身就具有惩罚效应结果,孩子对整个演奏都充满了畏惧感;而你说,你的演奏很完整,很流畅,而且这段特别好!特别生动有精气神,咱们把这股劲贯彻到全曲好吗?表扬了一小段音乐的口气,就遏制全曲音乐没有表现力的问题等等……我们本来有很多机会和办法,像沙里淘金一样,把孩子的优点挑出来,通过鼓励孩子好的方面,来让好的方面自动遏制坏的方面。而不要像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挑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的学琴动机水平,往往就正是在指出、纠正一个、一个小错误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低在一次一次的投鼠砸器中变得越来越不爱学琴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孩子学琴的状态。
概括奖惩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如果我们的家长与教师们抓不住奖惩的本质,就会导致教育活动中,出现大量我们意识到、意想不到的奖惩,强化了孩子的坏行为动机,抑制了孩子的好的行为动机,最后导致了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教育结果。不仅仅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动机,也扼杀了孩子本来能够取得的成功与幸福。这样的现象我们见过的太多太多。许多家长都在问,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现在我想请大家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不爱学习有没有滥用奖惩的原因。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冯忠良先生说过一句可以作为格言的话:我建议大家都背下來!“世界上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让孩子不爱学习的教育!”
(未完待续)
周海宏 博士、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