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孕育出的新旋律

2019-04-17杨瑞庆

音乐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词曲乐段乐句

创新旋律是歌曲作者十分看重的追求,只要遇见鲜为人见的旋律,歌曲就会引发学唱兴趣。但要体现创新谈何容易,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才能功到自然成,新在笔下出。创新的基础是继承传统,只有在掌握了经典做法的前提下,然后做出另辟蹊径的设计,才能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旋律形态。这好像学习书法一样,只有练就了中规中矩的正楷后,才能随后追求自成一格的行草。笔者爱好歌曲创作,经常在一些优秀歌曲中寻找创新技法,然后随手写成学习札记,并结集出版了十多种专著。通过分析作品,大多由于旋律出新,而使歌曲获得成功。

回眸中国现代歌曲的创作历史,只有百年左右的时间,初始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常是根据简洁、方整的现成曲调填词而成。随后经过了解放前的战争年代,直至解放后的建设年代,歌曲创作为了适应当时音乐素质普遍不高的国情,所以歌曲旋律基本都是追随传统写法,表现在大多运用了熟悉的素材,采用了方整的结构,使那时的歌曲唱之流畅,听之亲切。

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接受水平在不断提高,作曲技法在不断发展,歌坛上对于歌曲旋律形态就有了与时俱进的期盼。新中国建立后,火热的新生活和蓬勃的新景象激发出创作人员的新情感,因此孕育出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旋律。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由于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歌曲创作领域同样取得了破旧立新,敢为人先的新收获,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难忘旋律,因此促成歌曲流行,成为歌坛经典。这些年来,凡有创新形态的歌曲旋律就铭刻在笔者的脑海中,或是由处理歌词引发创新,或是由设计节奏引发创新,或是由编织音调引发创新,时常学以致用,并且尝到了甜头。为把在优秀歌曲中寻觅到的创新手法与广大作曲者共享,就从以下六个方面去遴选范例,然后作出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词曲不同步

歌曲创作一般是先选词后谱曲的顺序。传统的谱曲方法常是采用一句词谱一句曲的写法,这样的词曲同步处理未尝不可,但容易因四平八稳而进入俗套。有些富有灵气的作曲者采用了词曲不同步的设计方法,就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新意。

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施光南曲)的A段,原有难以平衡的五句歌词:“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而且词句长短不均,如果词曲同步谱曲,就会呈现出奇数性不规则乐段,不利歌曲普及。由于作者巧妙地将第二、第三句歌词紧缩为一个乐句,立即成为平易近人的四句头规范乐段了。

如《祖国一片新面貌》(刘薇 石祥词、生茂曲)是一首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期的一首男女声二重唱歌曲。歌曲一开始,作曲者将“哎,山也笑,水也笑,你看祖国大地满园春,形势无限好哇”的三句型乐句,构写成一句连绵不断的前松后紧的长乐句,并紧接间奏,还采用了“句句双”手法,由于起了一个不落俗套的好头,立即使歌曲引人入胜,成为这首歌曲广泛传唱的重要原因。

如《月亮走,我也走》(瞿琮词、胡积英曲)的A段,原有比较方整的四句歌词:“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阿哥去当边防军,十里相送难分手。”一般处理方法是可以写成起承转合的四句型规范乐段,但作曲者一反常态,将每两句歌词合并成一个长句,并采取重复歌词的方法,写成了前紧后松气息悠缓的长乐句,因此构成了8+8的等长平行乐段。由于处理得独具匠心而风靡歌坛。

二、句幅不方整

传统的句幅常是2、4、8小节长度,这种可以等分的乐句容易产生内部平衡感。但如果都是千篇一律这样处理的话,就会单调乏味,所以,有的作曲者就会千方百计地采用各种手段打破方整格局,以求产生不落俗套的新鲜感。

如《绒花》(凯传词、王酩曲)是一首电影《小花》中的插曲,虽然结构短小,但是,由于句幅处理得别具一格而脱颖而出。歌曲的A段为司空见惯的复乐段结构,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作曲者将第一句和第三句的句末都采用了小拖腔的手法打破了方整,将原四小节长的乐句扩充为五小节,由于出乎意料,而令人惊喜。就是这么小小的一点破格处理,就给全曲带来了勃勃生气。

如《嫂子颂》(李文歧词、张千一曲)的A段原有两句歌词:“嫂子借你一双小手,捧一把黑土先把鬼子埋掉。”如果按常规谱曲的话,可以写成对称式的两句型乐段或对比式的两句型乐段,但作曲者就是不按常规“出牌”,而是采用了重复“嫂子”两字作为“叫头”的处理,然后将两句歌词组合成一句五小節长的单乐句乐段,设计得十分新颖,因此让歌手爱不释口。

如《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的A段原有四句歌词:“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如按常规处理,可以写成规范的四句型乐段,但作曲者为了创新,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布局,他采用了前两句词分别重复部分歌词,后两句词合并成一个长乐句的方法,巧妙地写成了8+7+10的不规则三句型乐段,由于处理得别出心裁,而使歌曲百唱不厌。

三、节奏不单调

创新节奏涉及方方面面,小到字位移动,大到节拍变换,都会给旋律带来不单调的新鲜感。传统的节奏设计大多沿用习惯,或一种句格贯穿,或一种节拍始终,但有的作曲者善于改变字位、改变节拍,就能使节奏产生意想不到的活力。

如《梦里水乡》(洛兵词、周迪曲)是一首具有江南风情的流行歌曲,如按常规处理,江南风的歌曲节奏一般是平直的、舒缓的,但作曲者刻意求新,将节奏设计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A段为字曲密集结合的前休节奏,形成了四句型2+2+2+2的起承转合结构,B段运用了弱起节奏型,形成了4+4的复原段结构,虽然乐段结构比较传统,但是由于乐句节奏变化多端,因此新意扑面而来。

如《怀念战友》(雷振邦词曲)是一首感情起伏、运腔细腻的男声独唱歌曲,每当聆听这首歌曲的旋律,就会被意料之外的节奏律动所吸引,原来乐句起唱有时前休、有时弱起、有时强起;乐句长度有时四小节、有时五小节、有时六小节;乐句强弱律动有时是二拍子、有时是三拍子,使歌词的强位始终捉摸不透,使表情的力点始终游移不定。由于节奏律动丰富多彩,因此产生了出乎寻常的新鲜感。

如《那就是我》(晓光词、谷建芬曲)是一首咏叹风格的艺术歌曲,由于每段只有简略的四句长短不等的歌词,正好为作曲者提供了可以自由抒发情感的空间。虽然采用了传统的词曲同步的谱曲方法,由于在处理词曲结合时,时而采用拖腔扩充句幅,时而采用字位密集排列。时而采用强起句格,时而采用弱起句格;时而采用偶拍子,时而采用奇拍子,因此使整段旋律常有异峰突起的激动亮点。

四、旋法不老套

歌曲创作离不开运用与歌词吻合的素材,如果运用司空见惯的民歌音调,或运用人云亦云的创作音调,就会使旋律进入老套,给人似曾相识感觉,就会削弱吸引力。所以很多作者就会挖掘新鲜音调,编织新鲜旋法,努力使旋律引人入胜。

如《黄河渔娘》(甲丁词、徐沛东曲)是一首具有燕赵风格的女声独唱歌曲,如按常规思维谱曲,寻找一首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民歌作为创作素材未尝不可,但是很难写出新意。因此作曲者没有沿用陈腔滥调,而是寻找燕赵音调中的特性旋法进行巧妙编织——铺展了跌宕起伏的音区布局,设计了疏密相间的节奏对比,还镶嵌了委婉舒心的衬腔吟唱,使这首独唱歌曲产生了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

如《祖国,我为你干杯》(刘麟词、关峡曲)是一首三拍子风格的美声歌曲,如按常规谱曲,可以写成“蓬嚓嚓”节奏的圆舞曲风格,但是作曲者有意避开这种比比皆是的老套写法,而是采用了不规则句式,在弱起句格的统领下,注意旋法的不落俗套,A、B乐段采用了新颖的变奏手法,获得了同中有变的对比感,特别是采用了小花腔作为乐句之间的过渡连接,给全曲带来了炫耀华彩的新意。

如《断桥遗梦》(韩静霆词、赵季平曲)是一首民族风格的咏叹性独唱歌曲,由于采用了带有变徵乐音的羽调式,立即产生了歌曲需求的古朴风韵。歌曲旋律除了重用调式主音、属音、下属音外,还出其不意地强化了很难驾驭的不稳定的“5”音和“1”音,再结合运用六、七、八度的上下行大跳旋法,使歌曲音势跌宕,旋法迷人,恰如其分地表达出 “爱心不变”的断桥遗梦,令人倾倒。

五、运腔不拘谨

在流淌旋律的运腔过程中,往往会注意所用乐音框在调式音阶的范围内,音域控制在一般人声可以胜任的范围内。但是,有些作曲者能巧妙地运用临时变化音,甚至运用超高的极限音,就能获得令人惊喜的演唱效果和听觉效果。

如《绿叶对根的情意》(王健词、谷建芬曲)是一首艺术性较高的流行歌曲。作曲者没有拘谨地只在和声小调的规定音阶中编织旋律,在谱写A段中“春风中告诉了你”这一句歌词时,临时将2音升高半度,与和声小调的特征音升5连接成一个意料之外的新型旋法,由于给人别具一格的迷恋感,因此引发了学唱冲动。歌曲一经诞生,立即受到歌迷追捧,经常选作比赛曲目,至今盛唱不衰。

如《西部放歌》(屈塬词、印青曲)是一首具有西北民歌风的男声独唱歌曲,一般歌手的承受能力控制在十二度范围内,但作曲者为了表达炽热的“放歌”情绪,开发民族歌手真假声转换的演唱能力,在谱写序曲中最后一句“跟着太阳走”一句时,将“太”字停留在具有两个八度的最高极限音上,唱之令人过瘾,听之让人激动。由于这首歌曲开发出民族男歌手的宽广音域 ,而受到歌坛的欢迎。

如《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是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女声流行歌曲。整首作品基本都采用传统写法,但是,为了营造高亢的山野风味,为歌手提供直抒胸臆的演唱空间,作曲者在设计结束句时,大胆地将旋律从全曲最低音一路爬到全曲最高音,贯穿了整整两个八度,不管演唱和欣赏,都有一鸣惊人的满足感。这首歌曲由于音域宽广,而成为女歌手展现好嗓子的试金石,所以被广泛传唱。

六、调性不稳定

要求歌曲调式稳定,调性统一,那是歌曲创作的习惯追求,可以有利于歌曲的记忆和传唱。但是一旦调性不稳定,可以产生鲜明且强烈的对比感。功力深厚的作曲者常采用调式转换或调性变换的手法,以求产生扑朔迷离的新鲜感。

如《红色娘子军连连歌》(梁信词、黄准曲)是一首具有阴柔之美的队列歌曲,旋律设计得短小精致,写成了2+4+4+4的不规则乐段,前两句貌似建立在羽调式上,实则是结尾处采用了“以7为3”的移宫手法,给人商调式的感觉;后两句貌似建立在商调式上,实质是结尾处采用了“以2为5”的移宫手法,给人徵调式的感觉。这首歌曲由于多次移宫,致使调性不稳定,因此引人入胜。

如《暗香》(陈涛词、三宝曲)是一首调式、调性呈现出色彩斑斓的优秀流行歌曲。看谱面,是按1=C记谱的,经过两句在原调上呈示后,作曲者在处理“如果爱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两句歌词时,旋律中出现了两个变化音,其实是转到了1=F的调性上,虽然谱面貌似复杂,其实只要转换唱名,旋法跟起承句一脉相承。由于采用旋法新奇的转调,而使音区升高,情绪也得到升华。

如《春天的芭蕾》(王磊词、胡廷江曲)是一首花腔美声歌曲,虽然是多段体结构,由于作曲者通过多次在1=E和 1=bD之间互转,最后从E调转其下属调的A调上,将全曲推向高潮。并且采用花腔过渡,不用间奏直接转调的方法,给人长而有序、层层推进、豁然开朗的新鲜感。歌曲在那年春晚亮相后立即风靡歌坛。歌曲虽然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依照范唱模仿,仍然得到傳唱。

例举了以上在六方面具有创新形态的18首歌曲,这些作品经常在我脑海中回旋,现推荐给大家,可以作为今后借鉴的范例。很多创新手法常是综合表现,因此各种新意可以多侧面得到凸显,如采用了词曲不同步手法就会使句幅不方整,采用了调性不稳定手法就会使旋法不老套。创作时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就会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创新形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出原谱,仔细品味,从而可以取得更多的收获。

但是,创作歌曲时不一定非要打破常规不可。在建国后传唱的一些优秀歌曲中,还是以词曲同步、乐句方整、结构严谨、节奏自然、旋法流畅、调性稳定,运腔规范为主流,只要在运用传统手法时较好地处理统一与对比的关系,并注意节奏疏密相间,音调跌宕起伏、旋法流畅通顺,句逗清晰有序,也能写出好歌曲来,如《父亲》《母亲》《天路》《天边》就是这种貌似平淡实是优秀的歌曲作品。

当然,如能有的放矢地在创作时融进一些创新手法的话,更容易使歌曲获得成功。但是,创新不是好高骛远地搞怪,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才能适可而止地破格。所以说,作曲者务必应把传统手法先学通、再用熟,然后才能进行破格创新。从以上范例大多出自雷振邦、施光南、谷建芬、王酩、徐沛东、印青、赵季平等歌曲创作大师之手的现象可知,那些创新点子是作曲者在长期的不懈追求中,才寻觅到偶尔得之的智慧灵光。

新中国已经孕育出数不胜数的创新旋律,这里只能选介笔者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一些作品。今天,已进入到盼望文化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歌曲仍是人民大众喜听乐唱的艺术形式,为此,有关方面推出了六批“中国梦”主题歌曲,还连续两年推出了数十首“听见中国听见你”的优秀歌曲,除了词意紧贴时代脉搏外,其中不乏有推陈出新的旋律。盼望新时代中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为之痴迷的新旋律,从而激发出讴歌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杨瑞庆    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词曲乐段乐句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走向辉煌
坚守在家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