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

2019-04-17郝轶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丹霞地貌生态

郝轶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件事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样的背景下,随州市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了随州市漂水郊野湿地公园景观规划。

关键词:丹霞地貌;湿地公园;生态

十八大以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当下,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一、项目概况

随州市共有四条主要水系,分别是?水河、涢水河、漂水河、府河,其中漂水河位于随州市的东侧,由北向南发源于桐柏山南麓,本次规划全长约8公里,红线总面积574.2公顷,其中设计面积536.5公顷,市政道路面积37.7公顷。

设计范围内的现状用地,分别划分为林地、旱地、湿地、草地、河道、坟地、水塘、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不同的地块需要针对现状及将来的功能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布局,从而让地块的使用效益得到提升。

现状水系以漂水河为季节性河流,终年大部分时间水量较小,上游、中游及两河口区域存在一定湿地:上、中游分布着挖沙形成的水塘,沿岸的驳岸形式及植被种类单一。现状竖向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态势,最高标高点在丹霞地貌内为100.0m;漂水河上游水面标高为59.0m,下游河口水面标高为53.0m。

经过梳理现场存在的问题为:(1)如何解决污染:河口化肥厂、河口磷肥厂及汉丹铁路北侧养猪场;(2)如何保留利用原生态资源;(3)湿地保留问题;(4)丹霞地貌保护及游览安全问题;(5)雨洪滞留问题;(6)驳岸与安全:带状公园八公里长驳岸是重要的景观构成元素;安全包括防洪安全及游人安全。

二、分析与整理

保护现状湿地及丹霞地貌的原生态基底,展现漂水河郊野魅力,打造随州市的活力边界成为了根本的出发点。进而形成了以丹霞地貌与漂水河为依托,遵循道法自然的理念,集生态保护、自然休闲、健身娱乐、文化展示、科普科研为一体,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特色,体现一种粗放、简洁、节约的园林建设风格,打造让人感受“回归”的郊野性湿地公园这一原则。

公园依次规划了丹霞地貌观光园(120.7公顷)、漂水植物园(139.9公顷)、河口湿地公园(31.4公顷)、滨河绿带(118.7公顷)、滨河休闲绿地(34公顷)、漂水湿地带(91.8公顷)。

(一)交通方面

在规划设计中,以外部道路为整个游憩系统的骨架,连接城市内的主干道,在园内一级道路,主要是便于游客及小型车辆的通行,起到园内车流、人流与园外道路的联系,以沥青、花岗岩路面为主;二级道路是园内的小园路及滨水栈道,以自然的石材及防腐木为主,连通公园内的各个人流集散铺装广场及各个景观空间。建立完善的绿道游憩网络,衔接城市慢行系统。

(二)空间划分

在公园内分三级设置空间,满足游客聚散、开展各类休闲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及休憩场地、给与游客停留观景、休息的空间。

(三)绿化种植

(1)生态性:满足种植空间及环境的需要,保留现状良好的大树资源,新增当地园林景观种植品种,丰富林相,减少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合理利用植物良好资源,并加强对其的保护。

(2)地域性:对当地乔、灌木等植物群落合理的分析,强调植物的地域性及适应性,大量采用当地的乡土植物运用在设计中。

(3)多样性: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将乔、灌木、地被等植物以落叶、常绿、观叶、观花、观果满足景观功能需求合理的进行划分,有效发挥植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群体功能,形成和谐、多样、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通过对设计范围内前期对植被、土壤、水文、气候等资料的收集及分析,将划分为6个区域:丹霞地貌植物区、漂水植物园种植区、滨河绿带植物区、滨河休闲植物区、河口湿地植物区。

三、应对策略

(一)如何解决污染

进行搬迁、土壤改造,减少对现状水质、空气的污染,使现状场地达到绿地使用的标准。

(二)如何保留利用原生态资源

保护原有湿地及丹霞地貌,减少建设开发对现状环境的影响,并合理利用资源,开展科普教育、观光游览等活动。

(三)湿地保留问题

移除原规划翻板闸,设置一座生态滚水堰;滚水堰减少了对原生湿地的破坏,也保护了河道的生态性及景观的可持续性。

(四)丹霞地貌保护及游览安全问题

研究现状地形地貌,采用架空栈道的做法,沿边界开发,减少对核心景观区域的干预与破坏,并设立安全标示系统,提示游人安全。

(五)雨洪滞留问题

利用现状挖沙形成的水塘,建立雨水蓄留区及水生态净化系统,解决区域雨洪问题及水环境问题,体现海绵城市的典型特征。

(六)驳岸与安全

(1)现状驳岸适当改造,并采用与城市驳岸相区别的生态做法,大量补植水生植被及耐水湿乔木,构筑湿地生态系统。

(2)全线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突出公园郊野性,按防洪及公园规范规划确保安全。

四、结语

在规划设计中,不仅对自然景观进行了合理整体的规划,也同样考虑了将来公园自身发展的条件,自身所产生的造血效益功能,布置了自然体验式的景观空间及服务设施,也有会产生经济价值、游客能亲身参与的服务设施及休闲活动。

本次红线范围内的现状地貌划分为丹霞地貌、水系、耕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其中道路用地及工业用地需要合理的规划及调整布局形式,使得空间的动线更为清晰,功能性更为合理;合理运用丹霞地貌及漂水河水系的现状地形,创造出多层次、多功能的景观空间。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丹霞地貌生态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