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探究式”培养模式研究
2019-04-17朴钟宇
朴钟宇
摘要:针对机械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出一种“探究式”培养模式。改变先理论学习后课题研究的一贯培养模式,提出入学后先进入实验室,在实践中累积问题,是为“探”;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的放矢地选择并学习理论知识,并反哺于实践,是为“究”。通过“探”与“究”的灵活交叉,提升研究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促进理论知识在课题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提高研究生自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力为后续深造奠定基础,又可促进研究生群体的“工程化”。以两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例开展试点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通过该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该群体的多元化发展注入驱动力。
关键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式;创新能力;工程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230-04
引言
研究生是科研队伍中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可塑性最强的群体。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研究生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能动性是推动研究生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理论课学习是研究生开启科研工作的先导。当前,“研究生课程本科化”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研究生课程缺乏学术探究性的重要表现。课程设置层级性不强,部分研究生课程体现为对本科生课程横向的平面式扩展,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高要求[1,2]。部分研究生导师对理论课学习不够重视,过分强调研究生“做中学”,导致研究生理论基础不牢固,科研初期尚能应付,随着课题深入,无法突破关键科学问题,限制了研究生的深层次发展[3,4]。
为使高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具有更强的自主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改革是关键举措。面对新形势下社会需求,在充分激发研究生科研和实践潜能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具有高适应性培养模式。尤其应该注重研究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为不断涌现的“科研灵感”寻求理论武器,推动更多的“臆想”成为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
一、“探究式”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一)“探究式”培养模式的设计
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出了一种“探究式”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的前提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教学这一理论学习武器,摆脱以往研究生教育重视“科研实践”,轻视“课堂教学”的旧思路。提出以研究生学位论文内容为出发点的课程选择模式。先介入课题研究,带着问题具有针对性的选择理论课,并深入学习,然后带着理论武器应对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提升课程选择的针对性,实现科研实践与理论学习的互助、共赢。“探究式”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是“先研后学、边研边学”,即入学后先熟悉课题、实验室,再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然后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最后形成学位论文并答辩毕业。培养模式的设计图如图1所示。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分为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规划不同的内容,既层层递进,又互为依托。这种有机的关联使得培养模式不会陷入一成不变的僵化,而是随着培养效果不断转换、微调,柔性的适应社会、学校、导师的培养要求。
第一阶段,熟悉科研方向,深入了解硕士论文的核心工作。这个过程中导师应负起更多的责任。首先,导师应规划好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主体工作,需要预判研究生在未来的课题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的理论短板,结合研究生本科阶段的教学层次和知识水平,查缺补漏,重点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入学之初,导师就应与研究生就课题组情况、在研项目主要目标和计划等方面展开多轮深入的讨论,辅助研究生以较快的速度了解将要展开的科研方向。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让研究生直接进入实验室,在导师和高年级研究生的帮助下,学习操作各类实验设备,充分体会实验室氛围,对科研方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判断。结合自己的本科学习基础,让研究生总结自己的理论短板,结合导师对课题研究所需理论知识的预判,完成选课工作。
第二阶段,课程学习与实验室实践相结合,带着明确的问题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不断运用知识武器破解实践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这个阶段对于机械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特别重视数学、力学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使用模型描述实验过程、现象等后续工作奠定基础。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重点则完全根据课题性质决定,以便于充分理解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并为揭示实验中新现象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另外,综合素质提升类的课程也必不可少,提升研究生的逻辑组织、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能力;鼓励研究生多参加课题相关的讲座、研讨。当然,严谨而规范的学术道德教育也在这一阶段开展,学术道德的教育在整个培养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树人”先“树德”。
第三阶段,运用理论知识顺利开展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查缺补漏,再返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研究生主体课程修完后,再进入实验室开始全面的科研工作,运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对课题的理论和自身理论储备设计自己的学位论文框架。在导师指定的课题方向内,自由地开展拓展性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必然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如无法解释的现象、晦涩难懂的文献、“高不可攀”的机理解释。这时要求研究生随时做好问题收集、总结精炼的工作,定期总结并与导师进行讨论。带着最有针对性或最为棘手的問题,重新返回课堂,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鼓励研究生跨学院学习、跨专业选课,尽早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要有多学科交叉探索的勇气。
第四阶段,实验结果分析、处理,学位论文、小论文的撰写。经过前三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此时研究生应对所研方向十分了解,研究工作比较深入,同时掌握着比较全面的课题相关理论知识。这为在此阶段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模型建立、机理描述、及后续的论文撰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时研究生应具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以及对于科研方向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应在圆满完成自己学业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应有清晰的定位。
(二)“探究式”培养模式的实施
以机械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式”培养模式的试点实施。为了解该培养模式的普适性,分别选择了外校考入浙江工业大学的研究生(A生)和本校推免的研究生(B生)进行了试点培养。由于课题方向不同,所以在课题体系方面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按照“先研后学、边研边学”的模式进行培养。
第一阶段,A生的难度相对大一点,由于初到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经历了适应期后,较好地理解了课题方向,同时较为准确地总结了自己的理论短板;而B生由于本科就读本校,适应期短了很多,较为顺利地明确了理论学习的目标。第二阶段,由于带着问题进入理论学习,两名研究生都体现出比较强烈的理论学习欲望,学习的重点比较明确,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关联,显著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效率。第三阶段,两名研究生都根据自己在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理论瓶颈选择了重返课堂,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并运用相关理论较好的解决了实际问题。第四阶段,两名研究生根据之前的积累都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A生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检索1篇,授权发明专利2件;B生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余件。两名研究生均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浙江工业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
从成果产出可以看出,A生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兴趣,以学术论文为主要产出;而B生则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以专利为主要产出。但无论哪种类型,在本文所设计的培养体系下,均较好地发挥了研究生个体的能动性,能做到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出具体的实验方向或者实验方法上的创新,积极进行主动设计,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培养效果。
二、“探究式”培养模式的自我评价
从“探究式”培养模式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化”两个方面的影响发出,对此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一)新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创新的过程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步:学习—消化—累积—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本文所提出的新模式,亦是遵循此规律。学习阶段,让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导师和高年级研究生的实验方法;消化阶段,让研究生自动思考在实验室所见所闻所感的科研方法并分析和总结问题;累积阶段,让研究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课程,并深入学习,积累应对实验室所遇问题的方法;创新阶段,通过知识的积累和灵活的运动,解决所遇问题;跨越发展阶段,通过不断扩展的知识面和不断积聚的自信心,解决更为深入的问题,不断攀登高峰。
通过两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可知,这种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从被动接受导师意见,逐渐转化为开始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再到可以提出自己对于科研方向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以及对于研究方式、方法的改进式建议,“领悟力”明显加强,“探究性”明显改善。从研究生的成果上看,除了取得较为理想的科研成绩,理论课成绩也比较理想,这说明带着问题上课,带着理论进实验室,不但提升了科研能力,还增强了教学效果。听课具有针对性,更有兴趣,那自然也提升效率。目前来看,这种模式确实有利于提振研究生两个方面(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士气,激励研究生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新模式对研究生群体“工程化”的影响研究
“工程化”是与专业化相对立提出来的。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实用化的现实要求,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实用化的要求[5]。机械工程学科是典型的“工程化”学科,因此,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们要树立工程化的意识,应意识到“工程化”的机械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契合当前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也应该具有“工程化”能力。
通过两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可知,这种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的“工程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入学伊始,研究生就要进入实验室,以老带新地由导师、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接触实验室各类设备,以及试样的准备、制备、后期处理等一系列的实验实践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由本科生向具有操作能力的研究生的转变。同时,鼓励新生们在实验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自己的理论短板,带着问题走入理论学习的课堂。此时,研究生对于知识的“饥渴”应该是空前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碰撞实质上就是“工程化”的内核,不能凭空的学习,也不能一味的“蛮干”(只实践不理论学习)。只有二者很好的结合,才能起到相协同、共促进的作用。因此,这种培养模式显然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化”。两名研究生均获得授权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申请并公开了多项发明专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具有较好的“工程化”能力,这与他们所在的培养体系是息息相关。
三、结束语
提出了“先研后学、边研边学”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创新能力和“工程化”为目标,以分阶段培养为抓手。主张带着问题上课堂,科研与理论学习相交织的学习方法。提出了四个教育阶段,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进行适应性调整,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倡“领悟式”和“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注重数学、力学等理论知识的内涵式发展,让理论知识真正成为解决科研问题的武器,而不是单纯的满足于“修学分拿学位”。
新培养模式的设计采取完全开放的姿态,不拘泥四个阶段的具体内容,一切宗旨就是根据研究生的情况、根据学科特点、根据所从事的具体科研方向,设计不同培养阶段的具体内容。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适应。就设计的特点来看,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适合实验研究类的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尽管本文以学术型研究生为样本,但理工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可以依据本项目提出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当然,培养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训练的重点应该是利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工程化”程度更高、能力更强。尽管如此,笔者仍认为理论知识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样十分重要,良好的数学、力学等理论基础,也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素。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种培养模式的探索要解决和协调好工厂实习与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交织等问题。
在后续的研究中,要持续分析培养环节中的不利因素或低效率的部分,同时,总结培养过程中的共性的部分,制定相对更有稳定性的培养计划,尽量减少导师的工作量。目前的培养模式中,要求导师对于学生的个人情况、素质、能力等方面十分了解,同时要预见性地设计学生的发展轨迹。如果通过共性部分的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规律,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导师们的劳动量,可以更集中地关注于研究生的科研短板。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培养模式仍有广阔的进步空间,如何实现高效率的因材施教才是这种模式的最终目标。
參考文献:
[1]章丽萍,赵张耀,徐敏娜,叶忝银.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38-41.
[2]任小中,王笑一,杨建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构[J].教育现代化,2017,(4):5-6.
[3]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Z].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4]才华,王兵,詹丽.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改进策略[J].教学研究,2017,40(1):23-28.
[5]朱胜,谭俊,王晓明.创新型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6,(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