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学生教材一颗“中国心”
2019-04-17于佳鑫王宁谷付星隋国荣
于佳鑫 王宁 谷付星 隋国荣
摘要:高校國际化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提升中国国际化教育在世界的竞争力,要突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思维习惯,留学生教材无疑是重要载体。本文以《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课程为例,讨论了留学生教材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在教材编写和使用两方面,建立和发扬我国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之长,兼顾留学生具象思维习惯,进而建设有中国内核的留学生教材体系。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教材;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006-03
一、引言
自1909年庚款留学以来,近现代中国开启了青年出国留学的大门,培养了一大批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巨大的教育家。如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陶行知“生活教育”、梅贻琦的“通才教育”等理念,都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影响力的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求学,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来华留学生仅19万人次[1],而2016年这一数字跃升至44万[2]。同时,留学生国别背景也丰富多样起来,在2007年我国来华留学生中主要来自亚洲,约占全部人数的72%,而到了2016年,这一比例降低至60%。非亚洲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上海理工大学近年来也逐渐扩大留学生的招生专业,招收来自德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建立了包括中英学院、中德学院和以各专业学院为平台的国际班,同时与包括美国、德国本土的多个大学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和课程[3]。这些国际化教育的蓬勃开展,也从深层次、多维度上考验着高校的国际化水平;留学生招生规模,也成为了各高校国际化评估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留学生对于教育的学术性提升、工程性提升以及创新性能力提升等诉求都与本土学生相似,但是对教育附加的文化诉求更高。尤其是来自欧美一些教育水平相对较为发达的国家留学生,很多都是怀揣对于东方文化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学习。因而对文化交流的需求,有时甚至会高于对教育本身的需求,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文化使者的特殊身份。
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水平整体偏低,留学生数量较少,教育资源严重匮乏,针对留学生的高等教育教材也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基于笔者在留学生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本文将从编写和使用两方面,探讨留学生教材对于国际化教育开展的挑战与启示。
二、留学生教材的现状和问题
留学生对于教学参考资料的依赖性更高,对教材的语言水平、逻辑编排以及内容的地域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育施行者对于留学生群体进行定位明确的、全方位的思考。现有的留学生教材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对理工类留学生教材的关注度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如对外汉语等,其专业课程对文化性要求更高,教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另外,此类课程的专业性和文化诉求更容易相互糅合,所以针对教材的讨论研究也更为广泛和丰富[4-6]。笔者以万方数据库为基础,对1990年以来发表的针对留学生教材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如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包括语言文化、历史政经的人文社科类领域,针对留学生教材的研究讨论频率较高;而理工类学科,除了教育和科学理论领域有少数研究论文以外,工、农、生物、医药等专业相关的留学生教材的研究则屈指可数。人们普遍认为理工科专业课程客观性强,理工类教材的专业性和工具性应占绝对的主导性,不免觉得有一两本与专业相关的教材就足够了。这种想法在国际化教育水平较低、来华留学生数目较少的时期,不失为一种简化管理的折中手段。以上海理工大学概率论课程为例,前些年来华留学生数目较少且专业分散,在开设全英授课的概率论课程时,站在人数较多的经管专业留学生角度,一般采用经济统计类教材《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by D.R.Anderson,D.J.Sweener and T.A.Williams)进行授课。这一方面令其他专业留学生很难适应,同时,让中国老师站在西方工商统计理论的角度讲解中国概率思想,也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发挥空间。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各高校针对留学生的专业领域限制性减小、专业教学不断完善,而教材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仍然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这无疑会成为国际化教育的一块短板。
(二)现有理工类留学生教材针对性差
开设留学生交流项目的高校,大多采用英语授课。而当前用于留学生教育的教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使用国外同类课程的原版英文教材,另一类是依据国内成熟的中文教材编译而成的英文版教材。两种教材都并非针对留学生群体编著,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首先,原版教材具有“英语母语+西方文化”的构成特点。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上,不存在理解的障碍;其次,由于国际知名大学如MIT、斯坦福大学公开课网络资源丰富,与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也使教师有章可循,降低了教学难度。但采用这类教材时,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在内容上和逻辑上很难与教师取得共鸣,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面向德国学生开设的《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课程中,虽然会推荐使用Morris H.DeGroot和Mark J.Schervish编写的课程同名书籍或者Charles M.Grinstead和J.Laurie Snell编写的《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作为授课教材,但是实际课程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以中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课程大纲和一些经典中文教材为范本,组织课程内容教学。因此,教材和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常常出现断档或错位,导致学生在课后自学时容易出现困难,进而转向德语教材。教师、学生和课堂没有一个共同合适的参考资料,甚至符号定义不一致、数学表述有偏差等细节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留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
与之相比,在中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英文编译,其优势在于和教师的匹配度更高。但是此类教材由于编译的工作量大,受众不广,且对编译者专业、翻译甚至文学水平要求都很高,很多大多以自编讲义的形式出现,教材质量和数量都不尽如人意。
三、对于以上问题的思考
总的来说,现阶段为数不多的留学生教材,主要存在专业性和工具性有余,语言与文化性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材编写者和教材使用者两个方面着手。
(一)教材编写者,需要解决语言的“去中国化”与思维方式的“去西方化”
现阶段在国际化教育体系中,西方国家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留学生教育模式,而反观我国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受接纳程度,常常受限于汉语与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差异性。汉语与英语分属汉藏与印欧语系,语汇和语法上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在使用舶来著作时,常常会发生“归化”与“异化”的矛盾。十九世纪初鲁迅和梁实秋两位文学大家的文化论战,也是由对翻译的不同认识而起[7]。正如马克思所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8],语言的習惯决定着使用者的思维习惯。虽然两种不同语系对于使用人的脑力开发的影响,如今尚无定论,但在全球化已经如此充分的今天,知识内容和教学形式已经没有国界,那么中国教育对于来华留学生的吸引力,到底应来自何处?笔者认为,有东方特色的价值体系和思维能力,有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授之以鱼,优秀的教育著作,远远不是内容的罗列;著作者本身对教育内容的内化、逻辑的重建,甚至对于教育本身的理解,才是一部教材的灵魂所在。
当今,在克服语言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不自满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传授英文经典教材,而更应该以中国教育思维模式为框架,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国际化教材,并以此为基础传播有中国内核的教育和思维体系。
(二)教材使用者,需要做好留学生课堂的“融合菜”
对于开展国际化教育的高校,语言屏障已经不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矛盾。教师可以流畅使用非母语完成教学计划,却常常困扰于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9-11]。对待这种情况,其态度方式大体有两种:或归咎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认定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坚持供应擅长的“本帮菜”;或学生本位,参考国外大学公开课以迎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委曲求全做“西餐”。
相比来说,笔者认为“融合菜”是一种更适合于留学生教育的方式。中国的教育发展历史很长,古代教育最常见的课堂形式是先背诵再理解,推崇的是一种“从上到下”、从抽象到具象的教育方式,因而当代中国的初等、中等教育,也培养了我国学生较高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西方教育则以实验科学和哲学为基础,是由现象到规律的“从下到上”的思维方式。这从中外教材的对比中也可见一隅:中文教材概括性强、讲求逻辑的清晰完整,因此教材普遍较薄但不免居高临下,如《普通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和上文提到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而英文教材常以实例引出概念,而后再配以大量解释和举例,洋洋洒洒但常常略失整体,如《Physics》(by D.Resnick,R.Halliday,and K.S.Krane)与《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我们在留学生教育中,一方面要充分保持中国教育的特色,即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强化训练,同时也要兼顾非中国学生的具象思维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在两种教育之间切换时的“水土不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主要障碍。
对此,笔者从课堂实践中有两点心得。其一,取得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认可,是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中国具有悠长的历史,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也与西方最古老的文明并驾齐驱。教师在教学伊始,引导学生在更长的时间轴上总览中国式教育,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理解和认同,有助于留学生在心理上适应中国式课堂。其二,适当增加课堂内容的具象举例,对培养留学生抽象思维必不可少。以概率论课程为例,在首次讲解“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时,留学生感到理解上的困难超出于中国学生。因此,当再次涉及“条件概率”的概念时,笔者以中国某濒危动物的存活率为例引申了道德和文化讨论。期中考试结束由学生相互讲解题目时,负责“条件概率”题目的留学生,则直接以“濒危动物模型”代称“条件概率”事件——这类情况在留学生课堂十分常见。可见,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中国式留学生教育,需要辅以充分的具象实例,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实现“软着陆”。
四、小结
留学生教材,是国际化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起到指导教学内容的作用,也是逻辑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考虑到中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和中国高校教育现状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以国际通用语言为形式,以思维和文化为特色,建立中式外文教材的新理念。继而在经济和技术输出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教育和文化的输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19万2008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将大幅度增加[EB/OL].[2008-03-13].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null_32735.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2013-03-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
[3]郑继红,侯文玫.“Nanotechnology”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探讨[C].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2010.
[4]何晨辰.留学生文化教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5.
[5]刘芳芳.来华长期进修留学生综合课教材需求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42-146.
[6]刘兆熙.工科院校招收外国留学生预科教材建设研究[J].卷宗,2013,(12):145-146.
[7]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潘笑.打开法语课堂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发挥法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3):105-106.
[10]黄星.地方性医学院校留学生教材使用现状及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9):905-908.
[11]贺君,李传习,李红利.来华留学生《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