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
2019-04-17何庆龄
何庆龄
摘要:安全是人類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中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治安相对安全稳定的世外桃源,发生的安全问题远远不如社会上的生产经营单位那样的多、那样严重,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往往被轻易忽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已被纳入高校教育的重点培训课程,除了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外,更重要的是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
关键词:安全教育;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心理承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052-02
近几十年,中国社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到中学的安全教育基本处于空白阶段,通过应试教育体制选拔出来的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问题大多是知之甚少或者是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储备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大学生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满足大学生的内在心理安全需求,才能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作为学校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先要抓好班级的安全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让安全教育渗入课堂,常抓不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当前的国际形势虽然是以和平友好为主要基石,但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境外的敌对势力和间谍情报机构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各种思想渗透。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国防、战争等方面,对于现代化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认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境外的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如学术研讨、交流等公开或者秘密的方式不断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以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国家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2.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校教育的重心都在学生如何学习课程、如何获取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塑造教育。随着办学条件的政策放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大学校园,这也使高校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无所适从、无法解决,最终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如2013年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校园暴力和自杀案件等等,类似的案例近年来不断被诸多媒体相继曝光,对于这些案例的个体而言,正是由于安全教育的缺失,才阻碍了他们成长成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校园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了解。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处于漠不关心的态度,大学生并没有将安全教育看做是一件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总是被迫地去接受学校下达的学习任务,达不到一个参与并积极完成了解的程度。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的原因主要有3点:
①大学校园内的安全教育虽然是教育的重点,但过多的是强调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在宣传上缺乏新意。
②大学生自我的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认为与自身无关。
③高校里面的安全教育多以课程、知识讲座为主,缺乏过多的形式创新。
2.安全教育内容的滞后性。虽然高校校园里的安全教育形式多样,有课程形式、讲座形式、竞赛形式,但是其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时效性,形式化严重,并没有把安全教育与时事政治、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常规的安稳工作来对待。
三、影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因素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安全意识较弱。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保护,在应对突发事件上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经济情况、情感因素、就业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事件发生。在众多的大学校园的安全事件中,每年因感情破裂造成学生伤害乃至死亡的案件多达数十件。由此可见,大学生本身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成为一个安全事件中的主导因素。
2.环境因素影响。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上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当前的大学校园早已不是当初纯洁的象牙塔。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不仅是学生的增多,还有更多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实行两地分校合治的办学模式,这就使得大学的校园的内外环境与社会接触更加的频繁。
3.新媒体因素。近几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普及,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发展而成长的一代,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播的信息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越来越多,并且在许多不良风气方面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
四、提高高校安全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1.开启网上教学。现在的大学生喜欢在QQ、微信、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高校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如开设学校微信公众号,采用图文结合,H5等易让学生接受的形式将安全内容展现给他们。
2.安全教育内容的革新。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主要教育路线,让很多学生感觉厌烦。我们可以采取分年级、分层次,与时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内容的组建。每年的9月为我国新生入学月,开展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安全、防诈骗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2017年的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求职或自身的其他原因自杀的人数比例不断攀高,可在他们毕业之前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求职陷阱、合同诈骗方面的知识。
3.坚持“四深入”。高校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应“深入课堂、深入寝室、深入学生活动、深入家长”,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与安全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做好贫困生、学习困难生的家长沟通工作,尽一切可能帮助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思想困惑,让他们能在高校里面安心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61-62.
[2]宋娅文.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教论坛,2016,(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