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2019-04-17赵芸
赵芸
[摘 要]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项非常高效的认知活动。阅读能够发展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理解能力。针对小学中年段开展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锻炼阅读速度和提升识字量。从实际教学来看,小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不足。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小学生中年段的学习和性格特点,探寻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小学;中年段;语文阅读;策略
阅读是人从书面文字中获得信息的高效学习过程,阅读能力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阅读活动不是直观的朗读,而是能够理解内部含义,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解释原文,甚至是与原作者产生思想上的沟通。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主要从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况能力、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五个方面入手,锻炼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必须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而对于学生来讲,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才可能实现有效的阅读。对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提高学生阅读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控性。
一、鼓励学生质疑,在阅读后提问
学习的过程是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质疑是思考的表现,积极质疑是与教师互动的结果,这两点在阅读教学中都是相当重要的。学习开始,学生对提问这件事情比较排斥,认为这是教师的行为,如果只有自己不知道这个问题,会不会很丢人。但实际上质疑才是努力学习的表现,是应该得到鼓励的。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开始之前,给学生做一个数量上的要求,例如每人2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教师也容易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课堂效率。当然,要组织学生在阅读之后提问,而不是打断阅读来提问,而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在后面的阅读中自然得到答案。鼓励学生质疑,将更多的阅读内容交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解答学生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阅读思维,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实现专题化阅读,提高集中理解力
专题化阅读相比其它阅读方式,更具吸引力和“集中火力”的特点。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阅读专题并不理解,很难对某篇文章进行定义。但是在专题化的阅读环境中,能够逐渐培养其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能将文章归纳出相同的特点,从而形成专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喜欢的,涉及教材内容的阅读资料,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年段的语文阅读内容主要包括优秀诗文、经典名著、短篇小说等。教师通过有效地筛选,组织专题性的阅读学习。例如阅读优秀诗文,在完成课堂诗文学习之后,给学生推荐相同作者、年代或是相似主题的诗文,学生通过集中性地学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另外,教师根据特殊节日、气候、特殊事件等,组织专题阅读。例如在国庆节期间,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爱国書籍,并写读后感。在节日气氛的烘托下,学生的思维敏感度更高,能够结合所见、所闻,有更多的感触,阅读效果也就更好。当然阅读专题不一定非要如此“重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提供专题,最后大家投票确定本周的阅读专题,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高,阅读效果也就更好。教师也必须阅读相关的内容,才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和学生产生阅读共鸣。
三、读写结合教学,提高阅读有效性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新课标对中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够观察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如果说阅读是获取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收集获取的过程。中年段学生的识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些基础,通过阅读学习了许多新鲜的表达方式,优化写作锻炼。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哪怕是简单的阅读笔记或日记等,都能有助于其学习。在阅读和写作中间可以加入“分享环节”,让其他学生的思路也能够刺激自己的思维,从而产生更多的写作想法。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追求,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积累识字量,有计划地发展,促进小学中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聪.学习略读课文提升阅读能力——浅谈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6(12).
[2]蒲惠红.依托节日生活,寻找习作落脚点——浅谈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策略的优化[J].名师在线,2017(11).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