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德性生长的学校德育思考
2019-04-17徐高虹
徐高虹
[摘 要] 缺乏对德育本质的追问,是造成学校德育方向迷茫的根本原因,也直接导致了德育工作的低效。要把握学校德育的内在本质,改变“虚假化、功利化、肤浅化、神圣化”等德育怪象,逐步实现由外向内、由灌输向体验、由单育向共育方向转变,促进学生德性生长,切实提高德育成效。
[关键词] 德育;道德品质;德性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在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社会核心正向价值的传承与建构,道德准则与规范的灌输,灵魂的塑造与德性生长的主要途径依然是学校德育。
一、学校德育的内在本质
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有效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模式等,意图找到合适的德育之路。但遗憾的是,在社会急剧变化发展的今天,人才失德的现状折射学校德育的严重不足,这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的实施现状和效果进行重新审视。我们不缺德育系统的知识、理论、方法,但对于道德本质问题缺乏有效追问,对育人根本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正所谓我们已经在路上,却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笔者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朱小蔓教授把道德教育的内涵界定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以区隔于人们在学校教育中对道德教育所做的笼统的理解。德性一词源自《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德性即人之自然至诚之性。儒家思想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智、仁、勇”,“恭、宽、信、敏、惠”和“温、良、恭、俭、让”等都属于德性的范畴。既代表着阶级的意志,也是个人德性发展的基本范式,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新时代德性要求的典范。
2017年8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中对德育的目标也做了新的规定,总体目标为“……,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德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补充、细化和完善,品德教育从思想教育中逐渐分离,进而转化为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以品质教育促进核心素养提升,使正向核心价值的传授得以彰显。这为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
这意味着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清醒认识和关注德性培养的新要求。从根源上去追寻道德的本质,把握德育的根本。“一旦我们从理论上恢复了道德教育的本来面目,那么,它对于教育的整体而言就必然是具有统摄性的”。但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我们却往往忽略了道德教育的根本,忘却审视目的的重要性,以至于变得盲目,堕入到疲惫应付、空洞说教、形式主义的怪圈之中。
二、“四化”德育要不得
学校德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德育四化”行为,极大地挫伤了教师进行德育的信心,直接导致德育低效。德育无力感的思想在学校迅速蔓延,加之应试教育的高压,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将遭受严峻挑战。
(一)德育虚假化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养成至纯至真之本性,是“五育”之一,既蕴于学科教学之中,也潜藏于学生校园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能人为偏废、移位甚至剥离。这种德育认识定位非常重要。目前学校和教师迫于升学率,导致以学科为本,弱化道德教育对人的成长价值的现象普遍存在。较多学校视德育任务为压力,为累赘,往往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喊的是加强学生德育,事实做的是将德育课换成了学科知识的教学课。学校德育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不落在行动上。有的学校为应付上级部门的督察而拟订一些假计划,临时安排一些德育活动,大做表面文章以掩人耳目,甚至于要求学生积极配合做假行动。教师和学校这样的言传身教,却要求学生要获得诚信、正直等道德品行的发展,无异于痴人说梦。这种假德育、伪德育对学生产生的结果只能是失望、反感,进而麻木,甚至于视虚伪行为为理所当然而仿之。
(二)德育功利化
德育工作应该常抓不懈,具有长效机制。目前很多学校急功近利、短视行为严重。做好事要计分,做完后要拍照,以便作為评定优秀学生的依据。于是出现了老奶奶不过马路,却被一群小学生硬架了过去的笑话;出现了一些装模作样做好事的宣传图片;出现了大学生排队献血拿学分的怪事。更可怕的是,在别人履行了道德义务之后,我们为了掩盖自身的道德缺陷,还要鄙夷别人的行为动机,拒绝别人的道德高标,甚至给别人佩带上“疯子”的标签,然后,一棍子打死。
难道真的只有当学生自杀时,才会想起生命教育的重要?难道只有看到孩子的冷漠超出了想象,才会意识到需要感恩教育?难道真的只有等到校园恶性事件频发时,才明白规范教育不可或缺?教育是慢的艺术,学生的成长、德性的升华都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和较长的过程。如此急功近利道德淤泥中,怎能净化心灵、萌生善念、感悟真理、培育至真至纯的德性?
(三)德育肤浅化
学校德育犹如蜻蜓点水,浮在表面上,限于知识上,停在规范上,却未深入学生内心处。“我们总在号召学生去奉献自己的善良和爱心,而不是从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去拨动他们心灵深处那根柔软的善良之弦”。简单的制度要求、抽象道德知识的灌输、行为规范技能的训练是德育工作常见的方法。这种德育方法因程序简单,操作简便,而深受欢迎。殊不知其泯灭了道德人文,忽略了灵魂塑造,最终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变成了毫无生命力的道德说教和行为控制。
道德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淌式,而不是由外而内的灌输式。道德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其次是一种引发和激励。道德形成更多的是德性萌生,品质养成,更多的是爱的熏陶和迸发。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灵魂教育,必然要“走心”,激发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体验,触动才能取得效果,展现独特生命力。道德成长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强制的价值灌输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不道德的。道德说教不仅失去了思想基础和现实条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与教育者的愿望相背离”。
(四)德育神圣化
道德并非神坛上的圣物,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社会、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意识。在学校德育中,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常识的教育,是规则和意识教育,是应尽的责任教育。
目前德育存在两种危险的倾向,其一是盲目将德育提升到纯政治的高度来评价,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无异于空中楼阁。过高的要求和不合理的评价,只讲奉献不问索取,只能让人望而却步,在现实社会也是行不通的;其二是盲目升华常识道德,将公民应尽的基本责任、传统美德上升为伟大壮举,夸张地表扬和宣传。如尊老爱幼的思想、拾金不昧的品格、文明礼让的行为等都是一个学生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常识。适度的鼓励和表扬,本也无可厚非。可在学校和媒体中却大肆宣扬,硬是把一个尽自己本分责任的人推到了英雄楷模的地位。这种过渡渲染的做法,非但提升不了公民道德的水平,反而会降低公民的道德要求和水准,丧失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的热情。学校德育并非培养道德楷模,而是着力于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建设,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社会正向价值的传递,其核心是学生德性的萌芽与生长。学校德育不应忘记自己的基本目的,舍本逐末、盲目拔高。
三、促进学生德性生长的学校德育转向
“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感到恐惧,那么这恰恰就违背了德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学校应系统反思德育现状,依据国家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着力提升教师德育水平,建立良好德育机制,深入分析德育内容,培育和谐的德育环境和心理氛围,创造性地采用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心理的德育方法。为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切实回到学生德性和品质培养的道路上来,建议学校应考虑以下三个转向。
(一)从外部强制规范转向内部反省自觉教育
有效德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规范的指引,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立足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通过教学、启发、示范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德性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德育制度和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引导、劝勉、规诫的作用,在学生的德性培养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知道,任何的教育都不是一厢情愿的,它需要主观努力和客观要求相结合。学生对外在的道德制度规范的遵守程度并不代表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由他律转为自律,外在的要求才会在根本上促进内在自觉的生发。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德育制度的意义,将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教育才真正发生,德性才能养成。这是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孟子强调反省内求,荀子重视自存自醒,老子认为自知者明。简单地讲,诸子所言就是要自我反省,见善与不善则反思自身是否具有,有善则遵行,有不善则自惭而改之。人应该通过自我反省,才能回复自然本性,完善自我德行。学校德育试图依靠外在强制要求来化性起伪,靠管制来培养德性,难以起到德育实效,反而会招致学生逆反。如何从教师之威、制度之力,强制要求的德育转向引导学生自问自省、自觉践履的德育,使学生成为德性养成中的主体,应引起所有教育者的深思并践行,否则学校德育将无功而返,甚至渐行渐远。
(二)从道德知识灌输转向情感交流体验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知识与道德是两码事,掌握了道德知识并不等于拥有道德品质。道德基本特点之一便是情境性,不同的情景傍生着不同的道德要求,折射不同的道德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德育过程和教学一样,是讲授和灌输既定内容,以分数高低来划分学生的道德水平。这正是忽视了道德的生成性、情感性本质,从而将复杂的育德任务变成了知识传授,将德育工作变成了道德学科教学。“这种从行为和情景中抽象出来而孤立的道德学科,就像离开肉体的骸骼”,没有血肉,没有情感,没有灵魂。列宁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学校德育不仅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也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更需要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学会责任承担和积极践履。在学中做,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达到知情意的完美统一。
有学者指出,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教育需要从概念化的道德理性回归到生活世界和自然界的第二次解放。学校简单的德育灌输割裂了道德源泉,干涸了道德心灵。“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沦为知识的奴仆;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外”。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领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生,培育和净化学生幼小心灵。学校在德育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学生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创造德育情景,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双向沟通,让学生在现实场景的潜移默化和教师针对性指引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切身体验,从而真正完成对德育内容的理解、感悟、内化、升华,促生和滋养德性,形成自身良好的品行。
(三)从单一校园德育转向“三方”共育
学校没有单纯的德育,对学生的培养应“五育”并举。学生的德性的滋养与孕育也非单纯由学校来完成,而是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的德育问题不仅是个体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国家、社会和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把这种难题转嫁给学校,恐怕是勉为其难。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而是处于一个全面信息化的网络空间时代。孩子的成长因素也不再是来自个体和局部区域,而是来自群体和社会更为广泛的影响。
学校德育有责任和义务将人类最基本道德规范和美好的道德愿望传递给学生,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与德性。孩子德性教育家长同样责无旁贷。家庭是孩子德性成长的起点,在德性培育和熏陶上具有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现在“跪养”式的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唯一关注点,对孩子的各种无礼行为百般迁就、姑息纵容,对孩子自身应尽的责任义务包办代替,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虚伪势利、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终难成大器。家庭教育应树立全面教育思想,摒弃重智轻德的做法,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德,积极营造孩子德性成长的健康家庭环境。而社会对于学生德育同样不可袖手旁观,应该树立正面价值导向。
现实的道德规范与经济、网络社会产生的各种道德需求形成了现代社会规范的基本矛盾。目前对于学生沉迷网络等行为失范的报道不绝于耳,正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社会之与德育的功能,除了最大限度地提供条件满足学生德育实践的便利,国家也应该建构新的社会规范体系,约束唯利是图的不端行为,营造学生德性成长的健康社会环境。德育教育的系统性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互相支持,共同配合、整合力量。三方共育才能营造良好德育生态,真正传递社会核心价值,培育学生良好德性。
參考文献:
[1]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33—34.
[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Z].2017-08-22.
[3]王开东.教育:非常痛,非常爱[M].广西:漓江出版社,2010:53—62.
[4]靖国平.当代学校德育的使命: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C].//田正平.教育伦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7.
[5]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97.
[6]转引自易连云.新世纪学校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研究报告[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9):5.
[7]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19.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