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2019-04-17王中翼王小坡
王中翼 王小坡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予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祜二年(1057)中进士,曾任凤翔府签判、密州知州、湖州知州、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论其文,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其诗,它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为豪放一派,他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论书法,他为“宋四家”之一。
原文
三槐堂铭① 苏轼
天可必乎?②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哀哉?③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④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⑤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⑥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⑦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⑧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⑨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⑩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⑾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⑿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⒀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⒁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⒂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⒃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⒄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伺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⒅
参考译文
①三槐堂:北宋王祜家中的厅堂,因曾植三株槐树于庭院而得名。后成为王氏的一个堂号。
②天:天道。必:必然,必然性,规律。
③衷:折中,裁断。
④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曾向秦国借兵复楚,是古代忠贤典范。人:人事。定:稳定,确定不移。
⑤以:因。肆:放纵。
⑥盗跖(zhí):传说中春秋末期楚国奴隶起义领袖,传说他年寿很高才去世。盗,古代统治阶级对起义者的蔑称。孔、颜:即孔子、颜回。孔子一生不得志,颜回穷苦又早逝,所以说“厄”。厄:困厄,困苦。
⑦考:考察,验证。审:明白。
⑧厚施:指替朝廷出力多,对百姓的恩惠大。守文:遵守成法。
⑨晋国王公:即王祜。山东莘县人,后迁开封。后汉、后周时曾任司户参军、县令等职,宋初官至监察御史、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死后封晋国公。汉、周之际:指五代的后汉、后周。
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太宗:宋太宗赵光义,太祖之弟。
⑩三公:臣子的最高职衔。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唐宋仍沿用此称。
⑾魏国文正公:指王旦,王祜的儿子,真宗成平四年(1001)任参知政事,景德三年(1006)拜相。封魏国公,谥文正。真宗:宋真宗赵恒,太宗之子。景德、祥符:宋真宗年号。
⑿寓物于人:把物品寄托给人家。寓,寄、托付。
⒀责:求,期望。报:回报,报答。左契:即左券。古代称契约为券,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常用作索偿的凭证。
⒁懿敏公:即王素,宋仁宗时官至工部尚书,谥懿敏。出入:出入朝廷内外,指在朝廷和地方做官。侍从:指在朝廷做皇帝的侍从官。将帅:指出任地方军政长官。
⒂李栖筠(yún):唐代赞皇(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宗时曾官至给事中。
⒃吉甫:李栖筠之子,唐宪宗时官至宰相。德裕:李吉甫之子,武宗时为宰相。
⒄巩:即王巩,王素之子。有文才,个性豪放不羁,曾任宗正丞。游:交往,交游。世:三十年为一世。这里做动词,世代延续、继承(家风)的意思。
⒅休:美。侪(chái):同辈或同类的人。射利:追逐利益。皇恤厥德:哪有时间去考虑他的德行?皇,通“遑”,闲暇。恤,担心,考虑。厥,其,他的。符:祥瑞的象征。
新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且不管这著名的人生三问是不是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但至少是每个人都会,也应该思考探求的问题。而弄清楚“我从哪里来”,更能帮助我们明白“我是谁”和“我要到哪里去”。古人常說,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树高千尺不忘根,我们中国人历来有追根溯源、慎终追远的传统,讲究光前裕后,继往开来,数典忘祖乃大逆不道,因此史学异常发达,一国、一地、一姓均有其史,是为国史(正史)、地志(方志)和家谱(族谱),它们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文献。而作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的姓氏,也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爱惜。时至今日,“您贵姓”依然是陌生人开始交往的第一个话题。因此,身为中国人,应该有一点寻根问祖的意识,同时也有必要了解一点相关的历史文化常识,比如姓氏、家族等,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应有之义。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有关姓氏源流、郡望、堂号等问题。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文学家韩愈,明明是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他的一生可说都与河北的昌黎(今昌黎县)没什么关系,可为什么自称“郡望昌黎”,而人们都称他为“韩昌黎”“昌黎先生”呢?再如苏东坡,我们都知道他是四川眉山人,可是读他的文章会发现,要署名的时候,他有时署“眉山苏轼”,可是有时又署“赵郡苏轼”或“赵郡苏氏”。“赵郡”可在河北呀,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得知道什么叫“郡望”了。
原来“郡望”一词,“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某姓或某姓的某个支系在某郡兴盛显贵,他们就是那个郡的郡望。古人用郡望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来历,即使后代迁移流徙,散居各地,他们仍认同尊崇自己的郡望,因此“郡望”具有某姓的标记、代称的作用,也可以表示某姓或某姓的某个支系的祖居地、发祥地的意思。它是古代门第社会的产物,也是国人敬祖归宗思想的体现。韩愈的宗族原本是出于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而韩氏是昌黎望族,因此韩愈自称“郡望昌黎”。而苏东坡呢,他的十世祖是唐代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苏味道是赵郡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人。到了苏东坡这一代,虽然远居眉山,虽然已经远隔十代人了,但对祖籍赵郡仍然感情深厚,不忘自己是“赵郡苏氏”的后人。而他的弟弟苏辙,则干脆把自己的作品集取名为《栾城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世家大族,文治武功,文采风流,长盛不衰,如一棵棵参天大树,耸立在中华大地上,枝繁叶茂,人才辈出,遗风流韵,及于后世。高门大族的形成,源于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制度。到了东晋南朝时期,形成了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四大门阀世家,他们在东晋、南朝的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的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谢”指的就是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琅琊王氏是“王谢袁萧”之首。琅琊即现在的山东临沂,琅琊王氏起源于秦将王翦的曾孙王元一支。这一家族自汉代登上历史舞台,至两晋时逐渐兴盛,历东晋南朝,经十数代人,不仅子弟众多,而且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其流风余韵还延续到隋唐时期。从王祥(“卧冰求鲤”的主人公)、王览到“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从宰相王导、大将军王敦到王羲之、王献之等十几个大书法家,孝悌典范,风流名士,中兴名臣,书法大家,琅琊王氏在各个领域,光芒四射,真是群星璀璨。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坛领袖、史学家沈约曾说:“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著名学者萧华荣在《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琊王氏传奇》一书中更是称之为“中国第一豪族”,真是“好大一棵树”!
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谢氏是当时另外“一棵大树”,这个家族以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谢安为代表,其家族为其他世家大族所难以企及的是在文学特别是诗歌方面的成就,如称为“大小谢”的谢灵运和谢眺,前者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后者开唐诗律绝之先河。另外还有写《月赋》的谢庄、“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女谢道韫等。说到“树”,车骑将军谢玄还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话说有一天,谢太傅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想把自家的孩子培养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从此“芝兰玉树”成为一个成语典故,用以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
唐代的高门大族最著名的莫过于“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他们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盛唐宰相薛元超曾叹息道:“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其中太原王氏始祖是周朝司徒宗敬。天下王姓,大多出于周灵王太子晋(子乔),本姓姬。太子晋的儿子宗敬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后代椒衍瓜绵,遍布天下,故有“天下王氏出太原,得姓始祖太子晋”的说法。到十八世孙王翦及其子王贲、其孙王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王离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王离次子王威仍居晋阳(太原郡治所),为区别于琅琊王氏一支,人们习惯称王威一支为太原王氏。这一支后来又分为晋阳支和祁县支两大支派。
到了宋代.太原王氏的一支因为三棵“槐荫满庭”的大槐树而名满天下,这就是三槐王氏。这从苏轼的《三槐堂铭》可以约略得知。“三槐堂”是王氏的一个堂号。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堂号”有的得名于郡望,但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例如孟姓的“三迁堂”,来源于孟母三迁的故事;周姓的“爱莲堂”,出自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王姓的“三槐堂”,出自北宋王祜(或王祐)“植三槐,自知子必贵”的故事。
王祐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是北宋開国名臣,曾任尚书、兵部侍郎等要职,后被封为晋国公。《三槐堂铭》记载说:“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说的是王祐本是公认的宰相人选,但由于他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解救一位被诬告谋反的大将,并直谏太祖,而遭到宋太祖的猜忌。王祜忠诚正直,壮志难酬,于是他亲手在自家庭院里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果然当上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后来孙子王素也官至工部尚书,于是天下人都称之为“三槐王氏”。“三槐堂”由此得名。
那么王祜当初为什么要种植三棵槐树呢?原来《周礼注疏》记载,周代“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也就是说,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世“三槐九棘”成为三公九卿的代称。可以说,从周朝至宋朝“三槐”都代指三公。宋代太尉、司徒(丞相)、司空(御史大夫)三要職合称“三公”,是众臣之首。不过,随着王祜手植三槐故事的流传和家族的繁衍昌盛,“三槐”不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闻名天下。宋朝以后,“三槐”几乎成了王姓的代称。同时,因为有大文豪苏轼写下名篇《三槐堂铭》,三槐王氏更是声名远播;到了清代,这篇文章又被选入《古文观止》,“三槐堂”几乎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三槐王氏”赫然成为郁郁葱葱的世家大族之林中一株挺秀峻拔的大树。
至于苏东坡撰写《三槐堂铭》的缘由,从文中可以得知,一是对于王祜家族“文武忠孝”的敬重,二是出于与王祜曾孙王巩的深厚友谊。王巩,字定国,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活跃于北宋中后期的政坛上,为时人所敬重。他为人正直,性情洒脱,与苏东坡志趣相投,诗文唱和,书信往来,交往密切。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王巩家中重修故居“三槐堂”,为了传扬祖先的嘉行懿德,传承仁厚家风,勉励后人,王巩请苏轼为“三槐堂”撰文。苏轼当然义不容辞,援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槐堂铭》。因此文中说:“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
《三槐堂铭》全文由叙(序)和铭两部分组成。叙是记叙性文体,讲写这篇铭的由来;铭,是本文正体。是四言韵语。文章虽然是以“天命论”的思想前提立论的,但目的是歌颂王祜及其子孙的功德,特别是明确指出一个家族要兴旺发达、子孙贤良,享有功名富贵,必须有赖于代代“修德于身”,传承“忠恕仁厚”的优良家风,这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古人常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文章一开头故设疑问,提出问题,引人思考,然后正面回答问题,斩钉截铁地抛出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接着进入正题,记叙了王巩的曾祖父王祜手植三槐的传奇、王巩的祖父王旦担任太平良相十八年及王巩的父亲王素“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的事迹,说明仁爱厚施、积善成德使王氏一族得到了子孙多贤、福祚绵延不绝的福报。“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作者用当朝名臣王祜及其子孙的事迹来论证天之有道,从而高度赞颂了王祜及其子孙的贤德。由于王祜、王旦、王素祖孙三代都非常显贵,有人就把他们和唐朝的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祖孙三代相比。苏轼认为李栖筠的雄才大略、刚直正气同王祜不相上下,李氏三代和王氏三代的功名富贵也差不多,但从忠恕仁厚上讲,李栖筠父子却不如王祜父子。文章拿李氏三代与王氏三代对比,极赞王氏忠厚传家,恩泽子孙,突出和强化了自己的观点。
铭文部分用四言韵语高度概括了王旦等的事迹和功业,歌颂了他们的功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中间又拿“吾侪小人”作比照,指出小人只顾贪图利益,根本无暇顾及进德修能,更谈不上治理国家了。“不有君子,其何能国?”苏轼抨击了那些无德无能却高居禄位的人,表现了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公忠体国的君子的期待。“郁郁三槐,惟德之符。”苏轼回应文题,再次赞颂王氏,实际上是把王祜等人上升为公忠体国的君子典范,把他们树立为世人仿效学习的楷模,说明王氏父子的功业品德不仅泽及子孙,且泽及世人,从而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境界;而三槐则成了美德的象征,成为这个家族优良家风、优秀传统的徽记。
三槐王氏瓜瓞绵绵,支分派衍,遍布全国各地。一门忠义,百世流芳,时至今日,仍有众多王姓尊奉三槐堂堂号,大量家谱记载着与先祖王祜的源流关系,津津乐道于祖先的事迹,历经千百年之后,先贤们忠厚仁恕的浩然正气依然令人神往,先祖的彝训家风依然激励熏陶着代代后人。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联想到我们的历史文化中绕不过的一棵大树,那是明清以来无数中国人寻根认祖的归属,是承载着无数人对祖先和故乡集体记忆的一棵大树,那就是大槐树!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鹳)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很多人,特别是北方人,说自家的祖先是从大槐树来的。笔者也曾问过自己的老岳父,他们的先祖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大槐树啊!”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槐树,也叫古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明初就“树身数围,荫遮数亩”,位于现今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原来,大槐树下曾是明初大移民时一处重要的移民基地,古老的大槐树见证了百万移民背井离乡,迁往全国各地的悲壮历史。
明朝初年,由于经历了长年的战乱和灾荒,人口大量减少,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田地荒芜、人烟断绝的凄凉景象。而这时候的山西,显得相对安定,繁荣,人口较多。加上外省大量难民流入山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了巩固新的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朱元璋决定“移民屯田,开垦荒地”。于是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大移民。而大槐树移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槐树又很可能是最集中、最大的一个移民点。大槐树地处交通要道,车马大道就从树荫下通过,明朝政府在旁边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手续,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和发配之地。据学者统计,在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涉及1230个姓氏,涉及人数达百万之众,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鄂、湘、陕、甘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们被集中聚集在大槐树下,强制分批迁往各地;这些移民来自附近各地,有不少还是刚辗转逃荒过来不久的外乡人,他们肩挑背扛,拖家带口,行色匆匆,汇入喧闹嘈杂的滚滚人流中,去往陌生的异乡。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人潸然泪下,频频回首,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们惜别家乡的标志,融会成他们对故土、祖先最后的集体记忆,进而被记载在众多的族谱中,流传在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历史中。
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星罗棋布,不计其数,而今可以说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而洪洞大槐树早已在华夏儿女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如今,每年都有数十万各地民众前去寻根祭祖,饮水思源,而大槐树祭祖习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槐树》从一个侧面再现了那一纷繁浩大、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大事件。
参天大树,根深叶茂,千枝万脉;棵棵大树,卓然成林,蔚为大观。它们耸立在历史的天空,也依然矗立在现实的土壤;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树,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人文之树,华夏子孙源源不竭的精神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