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爬墙党”的新发现

2019-04-17李文盛陈丰

兵器知识 2019年4期
关键词:米格树冠轨道

李文盛 陈丰

俄罗斯空射反卫星导弹的发展

冷战时代的直升式“接触” 冷战巅峰时期,美国为率先占领太空优势,于1983年春天由總统里根启动了“星球大战”计划。而为支持这一计划,美国在此前的1982年6月,就开始试验新一代的反卫星武器——空射微型拦截器(ALMV)。这是一种由飞机发射的空天导弹,在高空从F-15上发射,直接上升飞向低地球轨道上的目标卫星,利用高速碰撞直接摧毁卫星。与美国竞争的苏联很快也制定了空射反卫导弹计划,于1983年1月启动。苏联专门改装了3架米格-31战斗机,称为米格-31D,配备了阿尔马兹设计局的79M6型“接触”导弹。该导弹采用三级固体助推器,1987年1月开始试飞。此间美国进行了多次空射反卫导弹试验(ALMV),其中1985年的试验摧毁了555千米高度的卫星。1985年12月,国会禁止了反卫系统的试验,空军在1987年取消了空射反卫计划。而苏联的试飞项目延续到了1995年,改为米格-31DM与95M6导弹的组合,该系统具备打击高度600千米/倾角50°-104°的低轨道目标的能力。项目终止后,3架米格-31载机被遗留在了位于哈萨克斯坦萨境内的雷沙甘靶场。

为配合该项目,苏联还对上世纪70年代已初具规模的“视窗”太空监视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树冠”(克罗纳)系统。该系统于1984年开工,由两座大型光学望远镜、一部激光雷达和两部电磁波雷达组成,可以确定太空中在轨目标的距离及移动方向。系统因其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分米波甚高频阵列雷达所使用的天线形似树冠而得名。另外一部雷达为厘米波超高频雷达。20世纪80年代中期,“树冠”项目停止,苏联解体后整个项目也随之瓦解。

后冷战时代的“空射运载火箭”冷战结束后,由于战略定位和资金问题,苏联的反卫项目几乎全部停止。但在经济极度紧张情况下,俄罗斯高层希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接触”反卫系统能成为赢利的手段。1997年,米高扬设计局开始将其经验用于改进米格-31D,发展米格-31S型空射运载火箭载机(S代表俄罗斯空间)。新的运载火箭被命名为RN-S(空射火箭),可由飞机从15300米高度以2.8马赫速度发射,能将200千克载荷送入轨道。RN-S火箭由俄罗斯“信号旗”设计局研制。该项目计划第一次发射在1999—2000年,但并未发射。2001年,米高扬设计局再次制定米格-31S的民用计划,计划发射100千克或以下质量的小型卫星,但项目再次流产。实际上,同阶段美国军方和私人企业正在致力于类似的微型卫星发射概念,同样是使用F-15C作为发射平台。与此类似,今天多家公司正在使用飞机作为运载火箭的一级,将不同的载荷投放到不同的轨道上。利用空射反卫导弹设想,俄罗斯重启了苏联时代制定的概念,可通过空射火箭快速获取在轨道部署小型载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更可能的是击落敌方在轨卫星,因此外界认为其是空射反卫/运载火箭的两用项目。

在博物馆展出的米格-31D反卫载机及“接触”反卫导弹

“树冠”系统使用的大型雷达

“树冠”系统使用的大型光电望远镜

在发展双用途运载火箭的同时,俄还积极恢复用于卫星监视与瞄准的“树冠”系统。2000年普京首次出任俄罗斯总统后,有关重启“树冠”反卫星项目的消息就不绝于耳。2005年,俄罗斯媒体曾报道称先前的反卫星项目正在恢复建设之中。到了2007年晚些时候,时任俄罗斯航天兵司令的波波夫金(现任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表示,该项目将于2008年重新服役。2009年8月,时任俄空军总司令泽林透露正在恢复“树冠”项目。

普京时代的太空“撒手锏”2008年2月,美国使用“标准”3导弹成功击毁US-193失控卫星。2011年2月,俄罗斯的GEO-IK2测地卫星在发射后地面测控系统未发现卫星,且与之失联。而美国军方很快追踪到这颗卫星,并公布了相关数据。这对俄再次造成强烈刺激,为此俄坚定了恢复空间监视与反卫能力的决心。2009年8月,俄空军总司令泽林透露,俄正在恢复苏联时期的米格-31D反卫项目。2011年7月,俄总参谋部新闻官员称“树冠”项目的深度改进已于2010年年底结束并通过了国家试验,新系统将采用H波段雷达,可对轨道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识别,新型雷达代号为457M。2013年12月,由于美国拒绝放弃欧洲反导系统,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向总统和政府提议,在制订2016—2025年间国家武器计划时恢复发展摧毁低轨道卫星及拦截导弹的武器系统。2017年2月,位于俄罗斯特维尔州霍季洛沃航空基地的一位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中队长波利亚科夫称,他们正在试验一种部署在米格-31BM截击机上的摧毁近地空间目标的新型导弹。虽然关于这种新型导弹的传闻很多,但外界始终持质疑态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8年9月。

从现有情况看,该导弹在2018年9月到11月进行了搭载飞行试验,并可能在2019年进行投放试验,美情报部门预计该系统将在2022年投入使用。

俄罗斯新型空射反卫系统分析

俄罗斯新型空射反卫系统主要由空射反卫导弹、空射平台和地面瞄准等系统构成。

米格-31机腹中心线下挂载的神秘导弹

新型空射反卫导弹要了解新型反卫导弹无法回避苏联时代的“接触”反卫系统。该系统包括地面雷达和光学系统(用于搜寻与识别目标卫星)及经过专门改造的米格-31D战机和其搭载的“接触”反卫导弹。“接触”导弹长7.25米,重7吨,发射高度15~18千米,要求米格-31D的发射速度为2120~2230千米/小时。从透露情况看,新的神秘导弹很可能沿用了“接触”的设计概念,但不可能沿用“接触”导弹,毕竟“接触”导弹使用的是30~40年前的技术,而且生产线和科研人员早已不在。俄罗斯《消息报》曾援引专家的分析称,俄罗斯很可能会为米格31研制新型反卫星导弹,其性能和作用与“接触”导弹相似。因此有推测认为神秘导弹是“接触”导弹的现代化改进型,为3级火箭推进,导弹重量约4.5吨,可打击22千米以上、600千米以下的空中和空间高速飞行目标,不但可截击卫星,也可拦截处于巡航阶段的弹道导弹。从目前情况看,新导弹被发现的地点也是“接触”ASAT的试飞地点茹科夫斯基航空电子测试中心,因此其很可能由位于莫斯科近郊希姆卡赫的“火焰”设计局研制,该局专门研发宇航火箭产品。

从透露的照片看,新的神秘导弹比同样是去年公开的米格-31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匕首”更长,而且外形也不同,“匕首”与用在“伊斯坎德尔”M陆基弹道导弹系统上的9M723导弹相似。从外形看,新导弹与“匕首”最大的不同是其头锥、弹体更长,以及短锥尾部,后部使用了更大直径的短圆柱火箭发动机喷嘴。从有限的照片估计,其弹体发动机段直径1.05米,导弹全长估计约9米。唯一可见的空气动力面是4面折叠的尾翼,折叠是因为便于运输和避免与地面接触,发射展开后尾翼应该是截尖三角形。不过也有人认为其是另一种空射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但没有其它证据能证明这一点,而且照片中导弹头锥处太小,战斗部载荷不太像对地或对舰武器。

新型空射反卫系统平台从照片来看,神秘导弹的载机是米格-31。米格-31是串列双座全天候截击机,由米格-25发展而来,特点是速度快、火力強。米格-31最大起飞重量达到46吨,最大速度2.83马赫,还具备1.63马赫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1500千米的作战半径。这使其成为俄罗斯选择新型导弹武器测试和配置的首选。2018年3月中旬,俄罗斯曾用米格-31搭载了1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公布的,能够突破五角大楼导弹防御系统的下一代高超音速导弹。

而且,此次并不是米格-31首次用于反卫星计划,1987年1月,米格-31D(07号)就曾携带反卫星导弹进行了首次飞行。而此次发现神秘导弹载机米格-31的茹科夫斯基航空电子测试中心机场主跑道约5400米长,是世界第二大开放跑道,也是格洛莫夫飞行测试研究院所在地。此次透露的米格-31一侧涂有蓝色“81号”标识,因为没有与标准米格-31 BM所具备的一些特征而变得神秘。2018年3月露面的“匕首”空射弹道导弹载机米格-31,其外部特征几乎都与“蓝色81”号机相同,这意味着“蓝色81”号机除了可用于搭载“匕首”外,还可能用于不同的测试计划。

地面瞄准系统分析从目前情况看,俄罗斯空射反卫地面瞄准系统应该仍使用“树冠”系列观测系统。俄国防部早在2012年就宣称,对改进型“树冠”反卫星系统进行了测试,以后陆续补充了多个雷达站和激光光学定位仪投入俄罗斯战斗值班,并逐渐进行了升级改造。2013年,普京宣布正式重启“树冠”,并实施相关试验。除了“树冠”,俄罗斯在塔吉克斯坦境内还部署了一套代号为“天窗”M的太空目标光电监测系统。俄罗斯国防部还表示,除“天窗”光电系统外,还将在俄境内部署新的激光和无线电太空目标识别系统,投入使用后,可发现的最小太空目标尺寸降至原先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到2018年前,军方共在俄多个地区部署10套以上新一代太空监测系统,构成了新一代的“树冠”反卫星地面瞄准体系,将对包括空射反卫系统在内的多类型多层次反卫体系构成战场瞄准情报支撑。

降落时的搭载新型反卫导弹的“蓝色81”号米格-31

俄罗斯新型空射反卫系统技战术优势

由于美军投入了大量资产在太空领域,包括各种军事间谍卫星、GPS导航卫星、弹道导弹预警卫星以及电子信号情报卫星等等,为美军的现代化军事行动带来了巨大的优势。而俄罗斯一旦拥有先进的反卫星武器,将对美军在太空的优势带来巨大威胁,也会让美军在实际军事行动中变得不再“精准”。因此俄罗斯发展反卫武器对扭转这种优势对比至关重要。而俄罗斯在近年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将反卫系统的重点重新聚焦到空射反卫系统上来,这与该系统具有的其它反卫方式所没有的先天技战术优势分不开。

伺机发射时间缩短在发展空射反卫系统之前,俄罗斯的反卫技术主要集中在地面直升式反卫和卫星共轨式反卫两个方面。与这两种方式相比,空基反卫最大的优势就是缩短了伺机发射时间,显著减少了反卫星武器发射与摧毁目标之间的时间,是对共轨反卫星武器的一种改进。与苏联的第二代反卫星武器——共轨式反卫星系统相比,空射系统不需要等待恰当的发射时间,而由飞机对准目标发射,20~3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攻击,如果空基反卫星导弹在飞行戒备情况下则只需要10~15分钟。因此从反卫星武器发射到摧毁目标卫星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减少,这无疑提高了反卫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扩大发射阵地范围 空射反卫系统与地基反卫系统相比,无需建设和部署专门的阵地,一旦有发射任务,米格-31高速截击机可迅速挂弹起飞,并按照“树冠”系统测定和计算预报的轨道方向飞行待机,卫星飞临待机区上空时即可实时上扬加速机动并实施发射,甚至可以不必等待目标卫星飞越机场上空(像地基反卫那样必须飞临部署阵地上空),进行远程机动实施攻击。这可以大幅扩大火力覆盖范围,特别是一旦需要在远海和沙漠地带上空发射,空射系统就具有地基反卫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反卫火力机动大幅减少了预置地基反卫阵地的数量,大大降低了系统部署的成本。

米格-31BH截击机

挂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

系统生存能力更强 由于俄罗斯的空射反卫系统采用空中机动平台,可在国土腹地上空待机机动,在战时使敌无法预测其部署位置,也就无法精确瞄准,因此与地基反卫和同样依托地面发射的共轨式反卫方式相比,具有更强的战场生存性。这种方式甚至在采用大规模核爆方式的情况下也同样无济于事,因为核爆只能对某个区域打击,而作为反卫载机的米格-31可以大范围机动,而且具有一定的抗核爆打击的能力。

已有成果使成本低从目前俄空射反卫系统发展情况看,无论是空射平台还是空射导弹技术,甚至是地面瞄准系统,都基本是利用已有的设备和技术改进而来,研制周期短、费用低。这也是俄罗斯可以在短短数年间实现空射反卫系统测试的主要原因,而在低成本前提下发展是俄罗斯当今经济萎缩、资金短缺情况下极具吸引力的动因之一。

从战斗机上发射导弹,能够使导弹获得很高的初速,相当于增加了导弹的射程和杀伤力,在战术上是一种创新,更强化了战斗机在空天范围内的作战能力。但也应该看到,空基反卫导弹由于飞机载荷的局限,所携带的导弹体积不可能太大,因此虽然飞机可以在高空发射反卫星导弹,但导弹拦截的卫星高度不会太高。例如,美国ASM-135空基反卫星导弹射高大约是500千米,俄“接触”反卫导弹也只对600千米高度内的目标有威胁,只能攻击一些低轨道卫星。

俄罗斯新型空射反卫系统作战使用

目前,俄罗斯并没有公开空射反卫武器的作战使用过程,但从其构成与基本性能来看,其作战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值班与待机俄可能组建1个中队至少包括6~9架反卫型改装的米格31高速截击机。这些飞机通常在俄国土腹地部署,甚至可能就长期部署在莫斯科附近,一旦局势紧张,可能2~3架一组分别部署到俄国土自西向东的至少3个机场。所携导弹随载机部署到各预置机场担负战备值班。这些飞机在战事紧张时可能轮流在俄空中担负空中值班,沿着南部边境线巡逻,飞行待机。

侦察与规划 包括“树冠”系统在内的地基太空综合侦察监视系统在平时对潜在敌卫星等各种空间飞行目标进行编目和监视,一旦需要攻击某型卫星,则可根据已有数据对其未来飞行轨迹进行计算,并可在攻击前数小时对目标轨道进行精确观测,以计算最后飞临俄上空的时间和准确轨道参数。

实际上,只要采用合适的跟踪软件,根据精确的轨道要素,观测者就可以预测某颗卫星的轨迹和时间表。一些跟踪软件和卫星的轨道要素都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即使是美国的间谍卫星也不例外。有的业余爱好者只用双目望远镜和秒表就可以对美国的卫星进行跟踪。美国波士顿的一名天文学家曾为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进行演示,成功地跟踪了美国的“長曲棍球”秘密卫星。

米格-31BM截击机

反卫星导弹攻击卫星效果图

搭载ASM-135反卫星导弹的F-15

在获得卫星轨道参数后,地面反卫指挥系统对任务进行规划,确定按照现有攻击飞机的位置计算最佳攻击阵位,并安排具体的攻击飞机任务,进而规划攻击精确位置和时间、角度等参数,同时传送到反卫导弹任务载机。

奔袭与突击接到任务数据的载机要么紧急起飞,要么从巡航待机区紧急奔袭到攻击阵位待机。当卫星进入俄国土上空后,地面监测系统对卫星进行轨道预报,给出精确的参数并实时传输到任务载机,任务载机将数据最后装订到反卫导弹,并按照任务规划在合适的位置向计算好的方向和角度向上加速飞行,在适当的高度和速度下,以特定的角度发射反卫导弹,对卫星目标进行突击。

击毁与评估导弹发射后,很快在80千米左右高空实现一二级火箭分离,最后一级携带传感器和有效载荷在地面引导下与目标卫星接近。在进入目标轨道数十千米后,光学或雷达导引头开始工作,直至引导载荷与目标卫星交汇,也可引爆高爆战斗部在卫星附近爆炸,通过高速破片、热辐射和冲击效对目标造成毁伤。苏联的反卫星武器采用的是雷达和光学制导方式,而美国的ASM-135反卫星导弹采用的是红外导引头和激光陀螺。这几种方式都是有效的,也可以通过地面跟踪站进行指令制导。攻击完成后,地面观测系统对目标轨道姿态和碎片进行观察和评估。 [编辑/山水]

猜你喜欢

米格树冠轨道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计数:轨道弯弯绕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榕树
树冠
正确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一个早晨
俄罗斯将用米格—35替代现役米格—29战斗机
彩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