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9-04-17张静
张静
摘 要: 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历史重任,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与实践中还面临一系列问题。高职院校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师生职业素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创新型、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1]。培养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职院校在转型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具备这种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责任,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决定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需要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应在把握高职教育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评估“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认清培养目标,把“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渗透到学校教育各项工作中,确保学生入职前就拥有卓越的工匠品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质
工匠一般是指有工艺专长、从事器物制作的匠人,在我国古代具有专门技艺的人称为“匠人”,与之相匹配的“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制作或生产的产品追求完美、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强调在拥有高超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每个细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刻苦钻研某一项技能,反复推敲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中华民族历来不缺“工匠精神”,无论是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当代的“天河”系列,中国制造文明都曾影响世界。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行为表现和职业价值取向。工匠须具备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优良特质。敬业是指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是我国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精益即精益求精,就是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练就完美技艺。专注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创新就是追求突破,大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与实践
(一)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成果近几年逐渐增多。自2015年央视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之后,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关注迅速升温。关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目前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工匠精神”的内涵研究。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和职业态度,是工匠对产品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王丽媛,2014),具有追求严谨、耐心、专注、坚持、精益求精、专业和敬业的特点(刘文韬,2016)。一些研究者还把其特征归纳为敬业、乐业和专注三个层面(胡小成,2016),主张从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这三个特征来认知(李小鲁,2016)。二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研究。认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有利于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梅洪,2016),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王晓漪,2016)、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芮明珠,2016)和职业道德水平(邢玲,2016)。三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归因分析。有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过于重视人才市场对学生技能的需求,导致“工匠精神”在教育中缺位(李宏昌,2016),传统观念的束缚(王道春,2016)、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邓成,2014)等影响了社会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氛围。四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一般综合多种途径加以培育。如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胡小成,2016),或实践教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郭巍巍,2016)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还有一些研究侧重某个方面,如从思想政治教育(张坤晶,2016)、借鉴国外职教经验(周海英,2017)、“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邱晓红,2016)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弘扬“工匠精神”,一些高职院校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尝试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职业学院、柳州鐵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工作在一线的知名工匠讲述敬业、精业、奉献的事迹和感悟,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潜心钻研、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打磨一技之长,修炼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将技能大赛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并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赛建结合”的新模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弘扬地域文化传统,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苏州工匠文化,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讲座讨论、参观学习、制作体验、汇报表演等各种形式,形成了弘扬工匠文化的浓郁氛围,等等。
总体来说,多数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上侧重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仅少数高职院校,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匠精神”培育上比较系统全面。该校以“创新融合、质量立校、铸就匠才”为指导精神,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将“爱业、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等“五业精神”与“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四种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该校近年来持续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等“三项工程”,坚持实施工学结合具有订单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强化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的合作。学校根据专业类型、生源基础、培养目标等,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实现了校企对接,与300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深度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达到100%。学校还通过企业参与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探索构建与产业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工匠精神、“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并努力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奉献教育事业[2]。
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国内对职业教育依然有一种认识误区,就是职业院校“低人一等”[3],导致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层面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政府主动参与。目前,部分政府部门在顶层设计上的支撑不够,“工匠精神”培育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具可操作性的制度供给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为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供参照标准或依据。
(二)企业层面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主体,和学校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效益意识和管理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缺乏动力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工匠精神”的平台和渠道,也不愿意主动分享企业文化所要求的精益求精、专注敬业、诚实守信、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
(三)学校层面
长期以来,一些高职院校未能正确认识到“工匠精神”培育的重大意义,没有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片面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人文底蕴,缺乏“工匠精神”的熏陶。一些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施教课程与市场的需求尚未完全融合,在实习实训中未建立严格的职业标准,影响了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对“工匠精神”培育的认知,使学生对“工匠精神”难以产生认同感。
(四)师生层面
一些高职教师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忽视对专业技能的深入研究。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系统的专业实操训练和对教学方法深入研究的热情。他们侧重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不能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育人示范效应。一些高职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精匠人品质和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
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路径
让学生在强化工具性能力的同时,提高与之相关的职业素养,既遵循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又满足了新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格外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以敬畏的姿态对待未来的职业,脚踏实地地苦学技術,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
(一)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实践证明,“全链条”协同育人模式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更具竞争力的模式。“全链条”协同育人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与生源供给侧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之间有效互动[4],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加强学校和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合作。一方面,要在招生录取时重视生源质量,通过有效方式选拔出真正具有职业潜力的高、精、尖人才。另一方,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沟通、联动,准确把握其人才需求及未来行业需求的变化,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措施,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开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崇高的职业理想[5]。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独特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主题宣讲会、专题讨论会等,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在就业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其潜在需求。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教育方式方法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把“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安排、校企合作、技能提升之中,着力构建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内核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及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形成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
(三)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育人为本,通过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建设、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建设实习实训场地、人员互相兼职,校企双主体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尤其要通过现代学徒制,组建一支由行业专家、企业高工、专业课教师融合的教学团队,让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任务规则下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对技艺的执着[6]。要组织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理念和规章制度,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企业的各项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向那些优秀的工匠师傅学习,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操作,逐渐培养“工匠精神”。
(四)提高师生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对高职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教育理念。高职教师要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以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设计教学内容,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传授知识技能,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意志,以专业的工作品质提供最优的教学与服务,在匠心化育的实践中实现对“技”的超越,既教给学生专业技能,更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在内外部提供创新发展环境,多途径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教师。具体可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宣传“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使其拥有正确的工匠价值观、奋发进取的工作精神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并完善各类教师到企业实习培训制度,促进双师型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以领悟“工匠精神”的真谛,适应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要大力引进技能大师、优秀工匠加入高职教师队伍中,形成“鲶鱼效应”。高职学生要以优秀工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做好、做实、做细,切实感知“工匠精神”的价值和内涵,自觉提高工匠素养。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25.
[2]吴小京,吴猛.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用“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EB/OL].http://edu.gmw.cn/2018-07/30/content_ 30190247.htm,2018.7.30.
[3]高跃.以“工匠精神”引领职业教育发展[N].光明日报,2017-07-26(15).
[4]梁家峰,张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19-23.
[5]李冬梅.试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匠精神[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32(03):39-42.
[6]贾广敏.构建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系统——现代学徒制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04):91-95.
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研究(azjxh1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