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尹诰》篇性质析论
2019-04-17李笑莹
李笑莹
摘 要: 清华简中的《尹诰》一篇因与《礼记·缁衣》中所引的《尹诰》有部分字句相同,常被看作真古文《尚书》中的《尹诰》。不过,清华简《尹诰》的文体与《尚书》中的其他诰书有差异,它很可能并非失传的真古文《尹诰》,更有可能是当时众多典制文献中的一种,是编写《尚书》依据的原始史料之一。
关键词: 《尹诰》 《咸有一德》 清华简
经秦火之后,《尚書》在汉初仅有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隶记录的《今文尚书》流传。西汉时期,鲁恭王拆除孔子宅壁,从中发现用先秦六国文字写成的《古文尚书》,经过孔安国整理文字,厘定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在西晋永嘉之乱中,《尚书》今古文经全部散佚。至于东晋豫章内史梅赜献《尚书》,其中《古文尚书》有25篇,《古文尚书》又重出于世,并流传至今。经过以孙星衍为代表的清代学者之考订,梅赜所献之《古文尚书》为伪作已为定论,或为后人借孔安国所拟《古文尚书》篇名,根据文献中流传的《古文尚书》的只言片语连缀而成。《咸有一德》是今传为伪古文《尚书》中的一篇,其内容是记录伊尹对太甲的忠告,指出天道无常,必须谨慎修德,始终如一,才能受天明命,保有君位。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希望能寻找到失传的真《古文尚书》,清华简《尹诰》的出现,似乎为此带来了希望。
一、关于清华简《尹诰》性质的争论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接受了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的一批战国竹简。经过整理发现,这批竹简中有一篇《尹诰》[1]。《尹诰》的性质引起了学者的争论,他们的焦点在于此篇是否是失传的真《古文尚书》中的一篇。
以李学勤、廖明春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清华简中的《尹诰》就是失传已久的真《古文尚书》,其对应的是今本《尚书》中的《咸有一德》篇。李学勤在《清华简九篇综述》中说:“《尹诰》是《尚书》佚篇,或称《咸有一德》。”[2]廖名春《清华简与〈尚书〉研究》中下了这样的结论:“《咸有一德》确属伪书,而清华简本,才是真正的《尹诰》或《咸有一德》。”[3]他们的依据主要是简文中“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这句话。今本《尚书》之《咸有一德》有“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之语,《礼记·缁衣》第十章引《尹吉》云“惟尹躬及汤咸有一德”,第十六章引《尹吉》云“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郑玄注:“‘吉当为‘告。告,古文‘诰字之误也。尹告,伊尹之诰也。《书序》为《咸有一德》,今亡。”故《咸有一德》与《尹诰》所指是同一篇文字,《礼记·缁衣》所引的自然是真《古文尚书》。清华简文内容与《礼记·缁衣》大致相合,可以判断清华简中的这篇《尹诰》就是失传已久的《尹诰》。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直指清华简亦为“伪书”。具体到《尹诰》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姜广辉、付赞有《清华简〈尹诰〉献疑》一文,他们对清华简《尹诰》认为其并非真《古文尚书》。其理由有五:一是其中内容与传世本《礼记·缁衣》文意龃龉;二是称呼混乱;三是叙事内容与《尚书·汤誓》互相冲突;四是有些语言不是当时的用法;五是有与传世文献雷同之处[5]。
近年来,虽然已有不少出土文献和简帛文献问世,但是对于清华简《尹诰》的性质问题,现有史料仍然不足征。不过,若是回到文字梳理和古书特点看这个问题,则或许能够发现一些端倪。
二、清华简《尹诰》盖非古文尚书《尹诰》
以清华简《尹诰》、《礼记·缁衣》和《尚书》之《咸有一德》篇中有部分文字相合为据,就把《尹诰》看成失传已久的《古文尚书》,并不能得出《缁衣》中的引文就是来自清华简文的结论,难以判断清华简《尹诰》就是失传的《尹诰》或《咸有一德》。
首先,《缁衣》第十六章所引的《尹诰》文字和清华简有较大出入,二者章旨不同。简文中首段写伊尹自念夏亡之原因,认为应以此为鉴;第二段写伊尹与汤的对话,君臣达成一致,同心同德。较之简文,《缁衣》多出“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八字,这八个字恰恰关乎《缁衣》第十六章的章旨。此章主要讲“慎溺”,说的是民众易使而难服,可敬而不可亵慢。先征引《太甲》,说明为政应如虞人射禽,需以己心参于群臣万民,然后才能施政;次引《兑命》(案郑注为《说命》),说明为政应该慎军旅、服礼事、不尚害人;次引《太甲》,言若不能自致,则终将自食其果;最后引《尹诰》,强调君子当以忠信自处。《缁衣》十六章不见于郭店简、上博简,陈佩芬先生认为,这一章是汉儒补入的,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汉代发生的变化,而此章中的政治主张与清华简《尹诰》显然不同。我们有理由怀疑,《缁衣》第十六章引用的《尹诰》和清华简《尹诰》并不是同一篇文献。
那么,《缁衣》第十章在文字和要旨上都和清华简《尹诰》相合,且有上博简、郭店简证实其为较早期的文献,是不是就可以证明清华简《尹诰》就是失传的古文尚书《尹诰》呢?笔者认为,还是应当谨慎推断。如前所述,《缁衣》第十六章未必能作为判断清华简就是古文《尹诰》的可靠依据,那么第十章的这句话就成了唯一一句既是《尹诰》佚文又见于清华简的孤证,仅凭一句判断,证据稍显不足。在先秦文献中,不同的篇章中有部分句子、段落相同是较为常见的事情,清华简中“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一句是对事实的概括性陈述,这样的句子有很大可能会出现在古文《尹诰》之外记述伊尹事迹的其他篇章中。故此,对用“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一句判断清华简就是古文《尹诰》,还是应持谨慎的态度。
其次,从文体上看,清华简中《尹诰》的文势和尚书中其他诰体文献差别较大。《尚书序》云:“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尚书》中多以“记言”为主,其中的典、谟、训、诰各有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特点。从内容上看,《尚书》的诰有君主晓喻百官及人民的,如《盘庚》、《文侯之命》等,有帝王君主告诫臣属的,如《大诰》《酒诰》《康王之诰》等,有臣属劝告君王的,如《召诰》《立政》等,有臣属官员间互相告诫的,如《君奭》等,皆是记言为主,且文气恢宏。清华简之《尹诰》却和这些诰书不同。清华简《尹诰》首节云:“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曰:‘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非民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民复之用离,我捷灭夏。今后胡不监?”更像是记录伊尹的内心活动。第二节“挚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汤曰:‘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挚曰:‘后其赉之,其有夏之(金)玉实邑,舍之吉言。”则是伊尹和汤的对话,“诰”的特色并不明显,倒是带有一定的叙事色彩。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清华简《尹诰》并不是《古文尚书·尹诰》,在它之外还存在过古文尚书《尹诰》的文本,并被《缁衣》篇征引过。
三、清华简《尹诰》或为编订《尚书》的史料
对于清华简《尹诰》性质的判定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前文所述,清华简《尹诰》未必就是《缁衣》所引《尹诰》,若如姜广辉、付赞所说,认为“这只是一篇伪造得更差的《尹诰》或《咸有一德》”,似乎并不妥当。在现有材料基础上,我们只能说,清华简《尹诰》就属于真《古文尚书》这样的判断证据不足,却无法推出清华简《尹诰》亦是伪作的结论。
姜、付提出,清华简《尹诰》亦是伪作,一个原因是清华简《尹诰》中的称呼十分混乱,不符合《尚书》之体例。他们认为,清华简对伊尹的称呼先称“尹”而后称“挚”,令人难以理解。另外,作者称呼比自己地位高的王为“汤”,同样不合常理。虽然《缁衣》所引的《尹诰》亦称“惟尹躬及汤”,但今本《尚书·盘庚》等篇,叙事则直称王之名,记言则书“王曰”或“王若曰”。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混乱”恰恰反映了清华简《尹诰》作为原始史料的特点。清华简前一段为伊尹自述,后一段为尹和汤的对话,二者相对独立,可能是不同材料来源或取自不同史官的记载,在未经编订之前,出现前后称呼不统一是正常的。至于史官对王的称呼,既然今本《尚书》中有在叙事直接称王名的例子,说明直接用王的名字并不是禁忌,在对话中直称王名无可厚非。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所说:“以三王之誓、诰、贡、范诸篇,推测三皇诸帝之义例,则上古简质,结绳未远,文字肇兴,书取足以达微隐通形名而已矣。因事命篇,本无成法,不得如后史之方圆求备,拘于一定之名义者也。”[6]今本《尚书》对王名称呼的体例,很可能在《尚书》编写定稿时才统一,甚至在流传过程中才逐渐统一,在原始文献中出现体例不完备的情况是情理之中的。
《汉书·艺文志》書类小序云:“《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篹焉,上断于尧,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至于《尚书》是否是孔子所修,千百年来聚讼纷纷,在孔子或其他什么人修订《尚书》之前,应该存在着一批数量很大的史料文献,清华简《尹诰》可能就和这些史料文献的性质相同,可能是众多编写《尹诰》的材料之一。
四、结语
仅据《礼记·缁衣》中所引《尹诰》与清华简文中有一二语句相合,就判定清华简文是失传的真古文《尹诰》,恐怕是有些武断的,理由如下:一是在先秦古籍中,相同的字句出现在不同篇章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二是今被判定为《尹诰》的这篇文字,和今本《尚书》中的诰书体裁区别较大。但这也不能说明《尹诰》是伪作,《尹诰》篇章中的前后称呼不一致、不称王而称名等现象,似可证明清华简《尹诰》应是一篇较为原始的史料,是编写《尚书·尹诰》的文献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一)[M].上海:中西书局,2010.
[2]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J].文物,2010(5):51-57.
[3]廖名春.清华简与《尚书》研究[J].文史哲,2010(6):120-125.
[4]廖名春.清华简《尹诰》研究[J].史学史研究,2011(2):110-115.
[5]姜广辉,付赞.清华简《尹诰》献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10-114.
[6]章学诚.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