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自卑怯懦型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2019-04-17戎丹萍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

戎丹萍

[摘 要]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同时要认真分析目前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性找到心理疏导方法,培育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品質。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自卑怯懦型心理;疏导方法

心理疏导主要指的是借助支持理解、交流沟通、共情等多元化方法,给予学生教育指导与心理帮助,进而优化学生自我认知,改善学生思想行为能力和优化学生自我发展情况的过程。自卑怯懦型心理是目前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对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心理疏导效果。

1.关注学生主体意识提升

自卑怯懦的心理会影响学生对于自己的判断,导致学生过低地认识自己,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表现和主动发挥。就目前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而言,自卑怯懦心理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巨大阻力。要疏导小学生的自卑怯懦心理,首先需要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改变教师机械灌输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和个性化表达的机会,同时抓住课堂教学实际,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自卑怯懦思想的疏导,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时,激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是否可以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然后让学生在主动的沟通探讨当中理解父母的爱。由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因而能够消除对学生身心的压抑,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并逐步帮助学生疏导自卑怯懦心理,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因此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2.积极创设成功体验机会

自卑怯懦型心理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在众多因素当中,学生缺乏成功体验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要让学生不再自卑和怯懦,就要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经验的积累当中认可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肯定自己有完成学习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给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和成功体验平台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措施,避免让学生有负面消极的情绪,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大量的事实已然证明,只有学生在拥有极强上进心以及自信心时才会出现进步,并且让进步长久保持下去。从这一角度上进行分析,自卑怯懦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信心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体验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时,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当中体验成功。如:请你结合我们的生活,列举哪些是珍惜生命的表现?因为这样的问题来自学生的生活,而且是每位学生都体验过的,所以每位学生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答案,让他们认可自己。

3.引导正确评价以及归因

自卑怯懦型心理会让学生低估自己,轻视自己,不能够看到自己在成长和发展当中的希望,还为自己存在的不足而烦恼。这实际上是学生在评价和认识自己不全面导致的,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积极归因,作为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怯懦心理的方法,降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成败,用自信驱散自卑怯懦的乌云。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全面评价自己,改变单一片面评价。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面对他们在各个方面的优缺点,让自卑怯懦的学生看到自己在多个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长处,进而为自己鼓掌课程。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较,不能够只是用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相比,要努力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发扬自己的长处,不能够一味否定自己。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积极归因的方法。自卑怯懦的学生会把成功归因为运气等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自己,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思想,看到主客观综合条件发挥的作用,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收获成功。

自卑怯懦是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当中存在的普遍心理状态,这样的消极心理严重影响到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还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效果,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想要彻底改变不良的教学现状,最为有力的突破口就是疏导学生的自卑怯懦心理,认真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成长规律,同时努力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陈晓颖.小学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教书育人,2018(29):76.

[2]崔秀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的分析[J].学周刊,2018(18):104-105.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