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析论

2019-04-17梁仲明周敬蓉

理论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政治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

梁仲明 周敬蓉

摘 要: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差异,各国政治发展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中国而言,文化主体性视角下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表现为: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最高政治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根本原则;中国国情特殊性是推进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政治文明成果,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其历史逻辑。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3-0010-06

在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上,是否应该始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地位成为一个核心议题。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就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说“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1];“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价值”[2];“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3];“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显而易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因而,从文化主体性的视角出发,探索和阐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文化主体性”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费孝通在其老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和潘光旦先生“中和未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江村、苏南、温州等地的社会实践调查经验,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定义了“文化主体性”。所谓文化主体性,即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自主的适应”[5]。这种“适应”,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契合点,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吸取外来文化的优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二是两者不相容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创新,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重建自身文化。在这两种“适应”过程中,均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作用。换言之,文化主体性实质上是指适应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保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作用。

费孝通之后的学者在研究“文化主体性”这一概念时,各抒己见,尚无定论。朱贻庭认为,“文化主体性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包括主体的自由意志和权利自觉,以及对自身文化的反思精神”[6],简而言之,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主体的德行。封德平提出“文化主体性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公民对他自己民族或国家在文化上的认同性”[7],他将文化主体性等同于文化认同,且认为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认同感成正比例关系。杜运辉从先秦诸子文化“体用”观念包括实体与作用、原则与应用两种基本涵义出发,定义“文化主体性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或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或主导性意识形态”[8]。付长珍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文化主体性定义为“文化上的自觉能动性,表现为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更新和自我创化”[9]。这几种“文化主体性”的定义,都有其不同的语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综合上述学者的定义,笔者以为,“文化主体性”是指在适应外来文化浸润过程中,在坚持本国文化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外来文化优秀成分,促进自身文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具体而言,当前中国“文化主体性”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植根中国特殊国情,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政治文化,促进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时,必须立足中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信念,坚决克服“文化自负”或“文化自卑”的消极心理。

要进一步理解文化主体性,还需了解其表现形式。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创造,这四个方面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文化自觉是理解文化主体性的前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是坚持文化主体性的态度,文化创造是实现文化主体性作用的途径。

首先,具有“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认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0],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1]。习近平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明确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12]。不言而喻,清楚了解文化的过去、现在、将来及其特征是文化自觉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特征,才会做到文化自觉,从而坚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地位,这样才会有对中国的认同,对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的认同。

其次,坚持文化自信,即是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蓬勃发展充满信心和期望。在提倡传统文化时,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3]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有其时代价值,要对它充满自信。比如“仁爱”“民贵君轻”“厚德载物”“为政以德”“法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历朝历代甚至是当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在全球化文化碰撞中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发挥其时代价值。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再次,勇于文化自省。文化自省是文化主体性的另一表现,是坚持文化主体性的正确态度。文化自省即在全面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现象的观察、反思和理性批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加之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碰撞日益激烈。在现代化的压力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都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反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下生存和发展,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去粗取精、与时俱进。

最后,善于文化创造。文化创造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也是坚守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4]这就要求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与现代化有机结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二、文化主体性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关系

在文化主体性视角下探讨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必须厘清文化主体性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关系。国内学者普遍承认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在十八大以前,不少学者否认传统文化的主体性,过多渲染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阻碍作用;十八大之后,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得到重视,于是便有了对“文化主体性”肯定的看法和观点。而国外学者们,更多的是关注传统文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契合点,较少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及其如何影响中国特色政治的发展。比如贝淡宁就强调“对儒家贤能政治观的继承是中国政治的重要优势”[15]。

文化主体性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国家产生之后,文化作为国家统治中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治;同时,政治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学而优则仕”最能表征中国古代文化与政治相互转化、相互融通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机制。[16]中国历史也曾证明,在朝代更替、政治转型过程中,文化与政治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文化支持的政治环境下可以有效地推动政治发展,政治也可以凭借文化工具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要注意,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并非完全是一一对应、共进共退的,因为拥有底蕴的文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政治的发展变化。

政治影响文化的发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治。由此可知,文化主体性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中国特色政治要继续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守文化主体性,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直倡导向西方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长久以来忽略了文化主体性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忽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在此文化背景下,一些学者质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或存在,“怀疑否定论”“文化虚无论”就属此种误论。事实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的特色政治发展仍然有其重要的价值,这是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数个朝代的传承和发展,聚集了无数学者的聪明才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发展和实践考验留下的有益成果。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推动了中国特色政治的发展。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和支撑,而坚持文化主体性就是巩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文化根基和支撑力量。所以,必须把握好文化主体性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坚持在文化主体性视角下发展中国特色政治。

三、文化主体性视角下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在文化主体性视角下,纵观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状况,我们以为,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最高政治目标

19世纪末,孙中山首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这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的最初表达,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后,“民族复兴”频繁使用,进入新世纪后,“民族复兴”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话语。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常委们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将其发展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见,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最高政治目标,这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第一个基本特点。

要理解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最高政治目标,就得理解其具体涵义。首先,所谓最高政治目标,即是指民族复兴超越其他一切政治合理性目标,政治合理性目标为民族复兴奠定扎实基础。就当前而言,无论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政治目标的实现,还是“四个全面”等政治目标的实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这个最高政治目标。其次,民族复兴不仅仅是当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予以实现的伟大梦想,更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最高政治目標。这就意味着民族复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哪一代中华儿女就能实现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需要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懈努力,因而它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最高政治目标。此外,民族复兴的提出与实现,并非一纸空谈或一时兴起,它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民族复兴”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有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大同世界”“以民为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都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主体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根本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既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又是对中国古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民水君舟”等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转化为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根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原则,才能推动政治目标的实现。同时,从我国的执政经验也可以得知:“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根本原则。从近代革命以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都是贯穿几代共产党人的核心话题和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实现政治目标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特色政治发展的最大优势。在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主张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并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17]。此外,他提倡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实现改革开放的动力和指导原则。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其中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后来,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纵观中国执政经验,不论是新中国的建立,还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功、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亦或是未来中国梦和“四个全面”的实现等等一系列伟大事业,这些政治目标实现的根本原则均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中国国情特殊性是推进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国情特殊性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特色政治取得巨大成功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逐步使“中国特殊性”观念摆脱“文化决定论”而转化为对“中国国情”的全面描述,最终完成“中国特殊性”向“中国特征”“中国化”“中国国情特殊性”的科学转型[18]。此后,“中国国情特殊性”一词成为了中国政治的核心概念,也造就了今天的中国特色政治。因而,中国国情特殊性是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

中国特色政治指导思想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就充分论证了中国国情特殊性是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特点。中国革命之初,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但仅仅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导致了早期中国革命的失败。反思失败原因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时,绝不能原封不动地拿来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表明他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时就深刻剖析了中国革命当时所处的特殊国情。在此后的革命实践中,他开始将中国国情特殊性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强调中国国情特殊性对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中国政治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结合,是中国国情特殊性在政治指导思想方面的重要表现,也论证了中国国情特殊性是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也有力说明了中国国情特殊性是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巨大成功,源于对中国国情特殊性的重视。基于此,中国建立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表现,更是中国国情特殊性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形式,而且这些政治制度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和党的领导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政治的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当今世界,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西方国家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政党对政治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的正确抉择,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也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显著的“人民属性”[19]。所谓人民属性,即中国共产党把最廣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准则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本身具备的人民属性完全符合我们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奠定了她在政治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后,不论何时何地,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践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属性是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其次,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而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领导核心地位,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成功等一系列伟大事业,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始终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的前提保障,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五) 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政治文明成果,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其历史逻辑

[JP+1]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清政府屡屡战败,林则徐、魏源等纷纷提倡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启了“中体西用”的序幕。1896年沈寿康在《匡时策》一文中,正式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后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随后洋务派就此展开“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20]。然而,甲午战败,彻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并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产生质疑。但是,作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确推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进化论”等思想也在中国引起共鸣,但“中体西用”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JP]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寻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征程中,探索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历史进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精神,紧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学习、汲取人类积累下来的一切优秀政治文明成果,包括西方优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入当代中国政治的建构和发展之中,从而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显著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构建起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力地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使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02).

[3]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02).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02).

[5]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4)∶2-3.

[6]朱贻庭.“和而不同”与“和实生物”——务“和同”而拒“专同”[J].探索与争鸣,2014(10)∶25-27.

[7]封德平.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J].齐鲁学刊,2015(6)∶5-6.

[8]杜运辉.中国现代文化主体性之重建——张岱年与现代新儒家文化主体性思想之比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3-74.

[9]付长珍.文化主体性与民族独特性——兼谈中国文化形态的当代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33.

[10]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及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15-16.

[11]费孝通.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C].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5-6.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01).

[13]中宣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15]贝淡宁.贤能政治是个好东西[J].当代世界,2012(8)∶5-8.

[16]李武装.思想史语境下现代文化的政治冲突与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重建[J].理论导刊,2017(2)∶37-38.

[1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18]孙旭红,秦香雪.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特殊性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陕西社会科学,2017(6)∶6.

[19]李冉.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8)∶26-27.

【责任编辑:梁 钧】

猜你喜欢

政治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网络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和行动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