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帅:让法治之光照亮“无声”世界

2019-04-17发自重庆大渡口

清风 2019年7期
关键词:聋人聋哑人手语

文_本刊记者(发自重庆大渡口)

作为“全国唯一手语律师”,唐帅被评为重庆最美法律志愿者、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重庆月度人物、重庆好人等等,并入选新华社“新青年”项目,2018 年12 月还获得“2018CCTV 年度法治人物”称号。然而,唐帅却说他不喜欢“网红”这个词,更不想当“唯一”……

“自由甚至生命掌握在你手上,你靠猜?”

唐帅从小就出生在一个无声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父亲决定把唐帅送到外婆家抚养,让他与聋哑人之间隔绝开来。唐帅4 岁的一天,他父亲突发阑尾炎,无法与医生沟通,疼得在病床上翻来覆去地打滚。唐帅回忆道,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才知道沟通有多重要。当时唐帅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手语。

唐帅的学习场所是父母的金属加工厂。这是一家有社会责任的企业,300 多名工厂员工里有200 多位聋人,这些人都成了他的“手语老师”。在反反复复的比划互动中,唐帅将一个个词熟记于心。更难得的是,学手语对他而言,毫不费劲,简直是过目不忘。5 岁时,唐帅就在工厂的职工大会上,坐在厂长旁边,成了小翻译。

可唐帅很快发现,全国很多地方的手语和重庆的手语不一样,唐帅下决心要掌握各地的手语语言。从读小学起,几乎每个周末,他都揣上小本和笔,蹲在重庆地标解放碑、朝天门等地段。只要看到拿手比划的人,就上前一起比划。这种“守株待兔”式的学习手语方法,唐帅一直坚持至高中。

唐帅终究没能向父母期望的那样远离聋哑人,反而将自己和这个群体越绑越紧,再难分开。他说,他从小就能够理解无法与世界正常沟通的痛苦。他暗自在心中立下誓言,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像父母一样的聋哑人解除“无声”的痛苦。

手语特长为唐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工作机会。2006 年起,唐帅为重庆各区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做手语翻译,参与到聋哑人刑事案件的翻译工作中,而且一干就是7 年。2007 年,他通过自考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在2 年半里修满了4 年的所有学分。2012 年,他成为全年级第一位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从而获得法律执业资格证书,成了一名律师。

唐帅在公安局从事手语翻译工作,本来是公务员身份,为何要放弃公务员身份转行成为一名律师?唐帅表示,他在那七年担任手语翻译的过程当中发现,因为聋哑人的沟通不便、沟通不畅,导致他们在诉讼当中、在法律生活当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甚至有可能因为聋哑人的沟通不畅而出现冤假错案。“我们大家都听过‘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句话,但有谁能真正体会聋哑人的那种感受?我看到这些,于是下决心放弃做公务员,出来做了一名律师。”

那么,聋哑人在法律生活当中到底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聋哑人参与诉讼,司法机关应当聘请专业的手语翻译。但在现实当中,司法机关往往都是到聋哑学校去聘请手语老师担任案件中的手语翻译。手语老师学的是特教专业,学的都是普通话手语,而这些社会上的聋哑人使用的是自然手语。

而且,在聋哑学校聘请的手语老师往往并不是法学专业出身,对一些法律专业的名词和概念自己都搞不懂,还怎么对聋哑人做出有效的解释呢?如果在翻译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上述不能和聋哑人正常沟通的情况,怎么办?有些翻译老师不会或疏于把这个情况告诉司法机关,而是仅凭聋哑人的神态和肢体动作来猜他们的意思。“如果是刑事案件,一个人的自由甚至生命都掌握在你手上,你靠猜?”

唐帅还强调,大家可能还不是很明确翻译人员到底有多重要。“在公安机关和其他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发问、调查案情的时候,中间整个来回的问答、证据的材料笔录都是通过翻译人员的嘴说出来的,大家觉得他重不重要?好的坏的都是他在说。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尤其是不排除个别翻译人员在金钱和利益的立场上站不住脚跟,很容易利用自己独特的重要地位跟聋哑人进行权钱交易,甚至有一些更过分的,会对聋哑人实施敲诈勒索。

“出了问题再来‘救火’,并不是我的初衷”

在办案过程中,唐帅深感很多聋哑人的法律常识非常匮乏,有的甚至连法官、律师和检察官都区分不清。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残联担任法律顾问时,唐帅发现,普法工作大大降低了聋哑人群体的信访率。“出了问题再来‘救火’,并不是我的初衷。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案件的发生,我决定从基本的普法工作做起。”

2016 年,唐帅拿出积蓄,委托软件公司研发了一款免费法律援助软件“帮众律师”(现在为微信公众号“帮众法律服务”)。在“帮众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上,聋哑人朋友不仅可以观看普法视频,还可以选择“一对一法律手语咨询”,收费仅仅是作为平台的一个维护费用,远远低于成本价。目前,“帮众律师”软件下载量达到4 万余次,微信公众号“帮众法律服务”关注量达到8000 多人次,其中1/3 的下载量和关注量都来自聋哑人,已帮助聋哑人解决法律问题上千起。

2017 年,唐帅专门为聋哑人做了一个分析庞氏骗局的手语节目,名字就叫“手把手吃糖”。内容大概是:大灰狼谎称有一项收益非常好的投资,用小白兔B 交的胡萝卜,给小白兔A 作为回报,“拆东墙补西墙”,吸纳到足够多胡萝卜后,大灰狼就逃之夭夭,小白兔们损失的胡萝卜都拿不回来了,这就是庞氏骗局。在他创办的普法手语节目《手把手吃糖》里,他把生僻的法律名词用生动的故事讲出来,并配有旁白、字幕和手势,方便聋哑人朋友们理解接受。

节目播出之后,唐帅的微信几乎在一夜之间“爆棚”,一条条“加好友请求”飞快弹出,淹没了他的手机屏幕。很快,唐帅的好友数量达到5000 人的上限。申请扩容后,这个数量又急骤上升到1 万人上限。微信上来自聋哑人的提问五花八门,比如,怎样办结婚手续?律师和法官有啥区别?在家被打了怎么离婚?

很快有数百个聋哑人在微信上向唐帅“报案”:有人被骗了钱,有人被打伤,有人被家暴……还有几个聋人坐了几小时大巴,从四川赶到重庆找到唐帅。唐帅一问,原来对方长期被一个聋人团伙勒索,也要“报案”。面对这些情况,唐帅有些哭笑不得,又对这些聋哑人的遭遇十分同情。“我只能告诉他们,报案应该去找警察,我这里是不能立案的。”但是四川那几个聋人打手势说,他们去过公安局报案,但接警的警察根本就看不懂他们的手势,而他们又不会写字,他们只好无奈地离开公安局,转而向唐帅“报案”。

对唐帅来说,接下来的几个月,才是真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每天醒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灭微信上密集的“小红点”(表示已阅读)。他的办公桌上的卷宗堆成了小山,他却没法埋头置身其间,手机每隔几分钟就会“嘟嘟”地响起视频通话提示,凌晨两三点也照响不误。

一次,有人半夜转给了他一条视频,视频中只见一个聋人对着镜头打手势宣布:“对不起,聋人朋友们,我要自杀了。”唐帅当即惊得从床上弹了起来,恐惧与不安遍布在他全身的每个细胞,束手无策之下,唐帅只能把视频转到上百个聋人群,希望大家能及时联系上那个聋人,挽回他的生命。11 分钟后,这个来自内蒙古的聋人被找到,至此,唐帅才如负重释。

唐帅介绍,全国超过2000 万聋哑人群体,这意味着大概每65张面孔中,就有1 个是聋哑人。“全国这么多聋人,他们对法律的渴望同样是非常强烈的,他们也是法治社会理所当然的组成部分。”“很难想象的是,当这个庞大的群体遇到法律问题时,能与其无障碍沟通的律师,竟寥寥无几。”因此,唐帅坦言,他常常有种“孤军奋战”的感觉。

唐帅说,他至今忘不了一个19 岁的广西男孩。他父母在新疆采棉花,从小没人管,没上过学,也不会手语。在村庄里,那个男孩孤独生长。一次饿得不行时,为了偷一小袋米,他竟然残忍地杀死了一位老太太。公安部门立案后,由于无法沟通,于是请唐帅过去协助。在看守所,唐帅与那个男孩同吃同住。他怕男孩攻击,所以吃饭不使用筷子,而是用手抓着吃。就这样僵持两天后,男孩的抵抗心理崩溃了。不会说话、不会手语的他,用最简单的肢体动作,为唐帅“重演”了一遍犯罪过程。

末了,男孩闭上眼,握拳伸出双手,做了一个等着被拷走的动作。回忆起这段经历,唐帅叹了口气说:“在当时,我再也抑制不住酸胀的眼眶,我流泪了,但并不是给自己庆功。那个聋人男孩生活在那么自我封闭的‘无声’环境中,很少有人去教导他,去抚慰他,他走上犯罪的道路与此不无关系。但犯罪后,他毕竟还是懂得了认罪受罚。”

“不喜欢‘网红’这个词,更不想当‘唯一’”

对于聋哑人这个特殊群体,国家历来是高度重视的。但是涉及聋哑人的案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司法机关有义务为聋哑人指定律师,但由于手语翻译这一难题,涉及聋哑人案件的办理依然面临一些难点。“精通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的律师毕竟不多。作为全国唯一一名精通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的手语律师,我肩负重担。”

2018 年6 月,一起专门针对聋哑人的非法吸收巨额资金案浮出水面,这个团伙是专门针对聋哑人进行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对聋哑人宣称,存5000 块钱,一个月可以拿的利息是5120 元,每个月的收益率高达百分之一百多。帮助公安机关侦破此案的就是唐帅,央视还曾对此进行了报道,并专门采访了唐帅。

唐帅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事实上当以上集资受骗案聋哑人受害者找到他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各地公安机关报案;但由于沟通不畅,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案件一直没有进展。后来唐帅想尽一切办法打入诈骗集团内部,搜集证据,然后将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最终案件告破。“那个过程想想就辛酸,我的人身就受到过严重的威胁。我自己的评价和我身边人的评价都是说,所谓的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的情节,也不过如此。”

唐帅还有个愿望,就是希望建立手语翻译协会。在2018 年,唐帅作为大渡口区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建立手语翻译协会的议案,希望对涉及聋哑人的司法审讯录像进行鉴定,不让手语翻译成为“事实上的裁决者”。他希望吸纳更多精通自然手语的翻译人员,促使国内手语翻译的标准化。“我觉得,起码在重庆地区,可以先成立起手语翻译协会,然后再逐步推向全国。”“我们国家有超过2000 万左右的聋哑人,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不能因为‘语言’的障碍,让他们失去这样的机会。”

唐帅认为,手语翻译协会也应该吸纳会使用自然手语的翻译人才,再对他们进行法律、医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培训,包括专业术语的学习和解读,让他们传达给有需求的聋哑人群体。而且,这样的翻译人才,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司法部门现在面临的自然手语翻译短缺、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翻译有“隔阂”的问题。同时,也希望手语翻译协会能帮助制定手语翻译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唐帅以“全国唯一一名手语律师”的特殊身份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他也一下子成了“网红”。中青在线曾刊文表达了对唐帅的敬仰之心:“他是真正进步的人,他的责任心,让聋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该文还引用了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的话,饱含深情地表示了对唐帅的敬佩之情:“真正进步的人绝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

但唐帅说,“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这个称呼,对他来说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我不喜欢‘网红’这个词,更不想当‘唯一’。为了更好地帮助聋哑人群体,就要让‘唯一’不再‘唯一’。我希望我不能是唯一的手语律师,希望有更多手语律师出现。”为此,唐帅决定发展手语律师队伍。2017 年,他挑选了5 名聋哑大学毕业生到他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学习法律知识,在他的培养下担任手语翻译。“我希望将自己的手语特长发挥到极致,帮助聋哑人群体知法、守法、护法。”

让唐帅欣慰的是,2018 年9月,他培养的一位聋人姑娘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客观题考试,这名姑娘将有可能成为第一位聋人律师。这意味着,在手语律师的道路上,唐帅将不再是一个人,这让他非常欣慰。唐帅语气庄重地说:“虽然我的努力如同杯水车薪,但我仍然愿意做那道光,哪怕非常微弱。”“无问西东,不负芳华,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聋哑人群体的最好回馈。回望走过的路,虽然几多艰辛,但我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聋人聋哑人手语
中日聋人大学生体育参与比较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手机里的爱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基于“互联网+”的聋人团队管理模式研究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体验10分钟黑暗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