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社会乡村匠人复兴实证考察*
——顺德绣娘的“匠人化”要素初探
2019-04-17潘墨涛汤蕤蔓
潘墨涛, 汤蕤蔓
一、引 言
根据学界对“后工业社会”的经典定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经济近代化、现代化)的任务,一些发达地区逐步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变迁,服务型经济、技术阶层崛起等特征愈发显著。向后工业社会演进的社会变迁时期,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社会群体关系变迁、劳动形式发展变化等,其核心依然是人本身的转变。作为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的佛山市顺德区,传统工业体系已经动摇,产业发展迭代升级,经历20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工厂时代”的一代人开始逐渐离开流水线“工位”,工作生活的形态出现根本性转变。本文就以顺德区黄连绣娘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迎来后工业社会变迁的“流水线工人”的“匠人化”转变,其要素有哪些?有无推广到其他领域的机会?有无汲取经验在企业,甚至是政府培养“匠人”的可能?
“人们必须估计到,世界正发展着的伟大的技术革新会改变艺术的全部表达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当前的时代正迎来新一轮技术革新之大变革,与工业化时期技术变革一样,今天这些技术的变化必然对劳动者、对手工匠人造成新的冲击。新的技术将“侵蚀”原本只能由手工匠人劳动供给以满足的需求,因此探讨这种“匠人化”要素,对于理解新技术发展对人造成的影响也是具有价值的。此外,匠人专注于个人与自然世界的交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这不像企业家、政治家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角色使其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因此,匠人群体其所必需的“匠人要素”也是与众不同的。在这种有所区别的基础之上,研究这些“匠人要素”是否能够应用到诸如政府管理、公司管理等领域,可以为这些领域提供社会学独有的智慧和创新思路。
二、相关经典理论回顾
目前对于“匠人化”要素的研究,国内外尚为空白,更多的理论学者关注探讨匠人、匠艺、手工业与工业化社会的关系,并从这些对人与生产组织模式的关系探讨中描绘人的存在境况。
(一)工业社会的手工艺人
传统意义上“匠人”并不是资本主义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它是工场手工业时代人的存在方式。随着工业化进程、专业分工的流水线机器大生产发展,手工业匠人逐渐被替代和边缘化,“人与世界之物打交道的方式与物被生产出来的方式完美匹配:工业革命以劳动取代了所有手工业”,“现代技术的滥觞恰恰使得人们再也不会去接受那种重复的、具体的、操作性的训练。当大脑和双手分离,结果就是大脑受到损害。”匠人在大工厂分工生产的流水线上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与渴望,原本精湛的“匠艺”被机器所攥取,也失去了对匠艺的渴求这一基本的“人之属性”。
在工业社会,任何如广绣手艺这样有市场需求的手工艺术品,都无法逃脱标准化生产的命运。“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复制的。任何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模仿的。……最终,所有艺术品甚至还得由追求赢利的第三种人造出复制品来(如艺术生产商、包装商、广告商)。”而这样的机械化复制却“反噬”了艺术本身,如黄连广绣,标准化的生产磨灭了手工绣品固着的人性,创新的动力与发生机制逐步消失,乃至于当机器可以大规模代替人工的时候,流水线上标准化生产绣品的绣娘也失去了工作。当然,一些手艺极为高超的绣娘会在产业中留下来,处理机器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操作机器的“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这些人不是绣娘,更不是匠人,他们技能单一且易被代替,“劳动单一化带来的结果:劳动者不断离开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与员工半吊子的技术并存。”机器大生产的发展,逐步摧毁了整个手工业,原本完整的手工生产流程被技术撕裂,劳动者原子化、劳动单一化是工业时代的特征。
手工艺人退化为流水线工人,甚至失去工作和社会存在价值,这是阿伦特创造出“劳动之兽(animal laborans)”概念的社会历史背景。阿伦特用劳动之兽来描述那些人数众多如汪洋大海般的自我隔离和被隔离的人,认为劳动之兽只管完成任务而不考虑其他,只将工作本身视作目的;而创造之人则是“物质劳动和实践的判断者,他不是劳动之兽的同事,而是其上司”。这是两种境界,劳动之兽活在忘记道德伦理而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境界中,而创造之人则活在更高尚的生活中,有独立的思考和集体的讨论。劳动之兽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而创造之人则常问“为什么”。除阿伦特之外,一直以来学者对流水线工人的态度也颇为苛刻。“在过去的几百年中,贵族将贸易和生产视作粗鄙的行业,与尊严和自尊无法并存,而目前,现代精英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格奥尔格·卢卡契反对人工制品的商品化,而哈贝马斯则广泛运用系统论超越了卢卡契的研究。哈贝马斯创造了“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概念,“系统世界的组成部分有国家、资本主义、大型官僚机构或大型资本主义组织。生活世界则包括团结、面对面的接触、家庭、社区和对根本价值的信奉。……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系统世界在逐渐‘侵入’或‘侵占’生活世界。”运用这一对概念,很明显,流水线工人属于系统世界,而属于生活世界的匠人被机器一点点地挤占了生存空间。
(二)后工业社会的匠人复兴
毫无疑问,工业化时代的机器流水线生产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几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以极低的代价满足最基本的生产生存需要。在这种基本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更高级的需求就被提出,而但凡工业时代生产组织形式与更高级需求的满足不相适应,所谓的“生产关系”就必然自觉寻找出路,以进一步提升满足高级需求的“生产力”。这就是后工业社会匠人复兴的基本逻辑之一: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满足低层次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必须由更加人性化的产品满足,与机器生产的标准产品相比,匠人手工制成品的优势就在于高“人性附加值”。因此,从工业时代的工厂流水线工人,向后工业时代的手工匠人转变,是可预见其时代必然性的。
在工业社会,原本由匠人承担的高文化附着产品的生产被机器所“支配”,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启蒙已退化为意识形态……——启蒙主要体现在效率的计算和生产与传播的技术上。”这种退化,即机器生产高文化附着品的模式,实际上是“以生产线的方式来生产文化”,“它能制造出愚笨而心满意足、没有任何批评能力的消费者”。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眼中,文化的生产要围绕“启蒙价值”,匠人作为一种文化的生产者,在其劳动产品失去“启蒙价值”的时代也就失去了“匠人”的身份,而在后工业社会,高文化附着产品的社会需求提升为匠人,为自己劳动产品重拾“启蒙价值”是匠人复兴的价值根源。
围绕本雅明的理论,来聚焦当前匠人复兴的时代变化。他认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其本身的“艺术性”已经丧失。“把一件东西从它固有的外壳中撬出来,摧毁它的魅力”,就是以机械来复制艺术品这种生产方式的本质。一切可以通过技术轻而易举进行复制的作品,都难以引起足够的尊敬,唯有人的大脑与双手对自然物进行直接的劳动才能引起人性的共鸣。机器是技术革新的象征,技术是标准化的动力;而匠艺是手工业发展的象征,双手和大脑则是人性化的源泉。“在对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魅影’。”机械的复制是对手工艺术品的一种“祛魅”,而后工业时代匠人复兴,手工业重新被接受和认可,则是一种“赋魅”。“我们将自然对象的‘魅影’界定为在一定距离之外的显现,如海市蜃楼,但它感觉好似非常接近,并且独一无二。……‘魅影’的衰竭来自于两种情形,它们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有关。即现代大众具有要使物在空间上和人性上更易‘接近’的强烈愿望,就像他们具有着接受每件实物的复制品以克服其独一无二性的强烈倾向一样。”这种状况在如今已经有了变化。当大众感到技术对于艺术品“祛魅”只是一种“虚妄的幻想”时,当艺术品的本真性被重新认识为不可磨灭时,这种“克服其独一无二性”的愿望就变得毫无价值,“独一无二性”的“魅影”本身则成为一种新的“膜拜”对象。在这种新的历史节点上,创造这种“魅影”的匠人得到了根本上的复兴,匠人因其作品的“独一无二性”而重新负以“魅影”,这种光环让他们的社会地位也重新被评价。因此,无论机器、技术如何侵蚀人类的劳动领域,匠人们最终会找到用武之地。机器的出现、技术的发展,在今天更凸显了人性的伟大,证明了匠人的无尽智慧。与机器不懈竞争的匠人们,会将人性的光芒逐渐发扬到至大。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以上文经典理论作支撑,本文的研究背景就在于后工业时代对手工产品的“赋魅”,在于匠人群体作为社会一环重新映入眼帘。本文以顺德黄连绣娘为例,探讨在社会发展步入后工业时代,作为匠人的顺德黄连绣娘如何从流水线绣工转变为匠人,寻找从工业社会衍生出的、影响着后工业社会匠人的匠艺生活形态的“匠人化”要素,回答工业社会逐步发展到后工业社会时,究竟产生了哪些能够使流水线工人转变为匠人的要素,即那些原因导致了阿伦特所说的“劳动之兽”逐渐转变为“创造之人”。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本数据来源于田野调查,研究团队于2018年3月27日至4月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黄连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共采集了31位黄连绣娘的访谈文本数据。调研访谈中,以面对面访谈方式,对31位年龄在50到98岁之间的绣娘的刺绣经历进行了详细了解。首先,在31位绣娘之中,剔除目前已经多年未绣花的绣娘9人,共22位绣娘在绣花工业没落之后依然或公开或独自地在家做绣工活儿,其中称得上“广绣大师”级别的绣娘3位,分别是ZJ、ZJL和ZJQ,与三位大师的半结构化访谈对本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对黄连广绣协会的3位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主要搜集到了黄连乃至广东粤绣、广绣发展的历史,以及工业化时代广绣手工业的变化、后工业时代广绣重新兴起的基本情况。最后,通过在当地的走访,包括参观博物馆、访谈居民等形式,了解顺德黄连整个工业发展情况,对其后工业社会的变迁做出比较理性和具有说服力的判断。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研究基本方法是结构化访谈和半结构化访谈,在访谈的基础上,利用ATLAS.ti 8.0软件进行文本分析,分析方法主要是质性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
具体调研中,根据对象不同,访谈形式在结构化访谈和半结构化访谈之间不断切换,同时对于了解绣娘群体的其他人群采取深度访谈,以获得自己无法准备的、完全未知的信息。由于语言障碍,即便有懂当地粤语的翻译陪同,访谈的自由度也会因此受限。所以,31位访谈对象中,有10位左右属于结构化访谈,即依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展开访谈;其余对象的访谈形式更为开放,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即除了准备好的问题,随机适时提问,以聊天漫谈的形式记录信息。尤其是对三位广绣大师级的绣娘的访谈,其中两位大师访谈时长在一个小时以上,另一位甚至进行了两次访谈,以充分获得文本数据。
扎根理论强调“具备一个开放的思想并不等于没有思想”
,所以在文本分析中,伴随着前期大量的理论积累,带着对究竟哪些原因让流水线绣工转变为绣娘匠人的问题,在文本分析中不断深入理解。研究利用ATLAS.ti 8.0软件,以扎根理论为标准从下至上进行开放性编码,找出主题和类目对文本进行诠释。首先,将访谈录音进行完整转录,依照内容划分语句段落,形成31份成熟文本;其次,逐句逐段进行分析,归纳要义,并在此基础上结成类目;再次,整理类目,将内涵相近应当整合的类目加以整合,最终呈现出相互有所关联但并不重叠的9大类目;最后,将类目进一步抽象分类,分为匠人化要素包含的两大方面要素集,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问题探讨。四、文本分析与研究结果呈现
(一)分析过程
经过文本梳理与分析,在31个文本中,共抽象出与“匠人化”要素相关的符码112条,并逐步通过聚类分析得到9大类目,分别是“个人生活条件”、“群体效应”、“外部支持”、“个人志趣”、“自由创作”、“自我实现”、“情感寄托”、“使命感”与“价值取向”。(见表1)
表1 匠人化要素的条目情况总表
在“个人志趣”类目中,“兴趣”是最基本的要素。“匠艺魅力”表示的是绣娘本人对广绣手艺的感知度,文本中直接的表述有两条(见表2),但事实上未能明确编码的部分文本内容也包含这种感知。比如,绣娘HMM就说道:“当年绣花厂里要求做到‘三心’:定心、静心、恒心,我认为绣花需要‘五心’:悟心、静心、恒心、定心、爱心。”这种对广绣匠艺的深刻理解,既包含着对能够做到“五心”要求的自豪感,也包含了对广绣匠艺魅力的认可。
表2 类目“个人志趣”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创作自由”是匠人和流水线工人的显著不同点。匠人是阿伦特所谓的“创造之人”,流水线工人则是“劳动之兽”,是“机器的奴隶”。由于广绣匠艺的特殊性,访谈中绣娘主要谈到了“颜色搭配”和“题材选择”两方面与工厂时期标准化生产的完全不同,生产目的由交易向自我实现的变化,让现在的绣娘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配色并尝试不同题材。(见表3)
表3 类目“创作自由”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匠人的“魅影”来自于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作品,这种“魅影”“负载于”其心、其手,即所谓“心灵手巧”。绣娘大师ZJL自信地说:“如果我可以代表广绣,我认我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为什么,因为没人可以复制我的作品,……我够专注,能够全心投入。”这种追求完美的匠心,即是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访谈文本中,涉及“自我实现”的编码概念包括三方面“认可”带给自己的内心满足,其一是“家人认可”,其二是“他人认可”——家人之外的他者认同,其三是“成就感”——自我认同。此外,汉娜·阿伦特将人类生存方式划分为劳动与工作两种,匠人从事的便是“非消费品生产”的“工作”,匠人的生产活动超越了生产消费品的单纯“兽欲”,其根本的动机源自对“永恒”的追求。“永恒”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最为根本的激励,追求永恒是人类最根本的一种需求。阿伦特认为,创造之人的“理想是永恒、稳固和持久”。因此,是否重视“落款”可以视为“追求永恒”的象征,也是研究关注的重要条目。(见表4)
“情感寄托”涉及绣娘个体与其创造物之间的情感投入关系。这种情感关系是超脱于工厂时代“交换关系”的——流水线绣工的产品是用于交换生活必需品的。在体现“情感寄托”各编码概念中,“赠予家人”和“自我收藏”涉及绣品流向,即寄托着绣娘情感的绣品不会成为商品,而是“重要的物赠予重要的人”,由家人或者自己收藏。“美的感悟”与绣娘匠艺特征相关,“热爱生活才有创造的可能”,绣娘将整个对生活的情感“移情”于广绣匠艺,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寄托。(见表5)
表4 类目“自我实现”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表5 类目“情感寄托”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在“使命感”类目中,我们将匠人精神最重要的核心内涵——“创新”赋予了编码概念“传承”。原因在于,用以复制任何作品的机械技术的传承是精准的,手工作品技艺的传承则是人性的。越是人性的,越充满了不确定性,它代表着无限的可能。这种不确定性即创新,个别技巧可能变化或失传,但“人性”的精髓永不灭。“复兴和推广传统”是一种时代赋予匠人的使命,绣娘会对推广技艺持开放态度;“对物的责任感”则是在“情感寄托”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专注与精益的匠人精神;“公益”则是绣娘个体对群体、对组织的使命感体现,为了作为支持广绣匠艺的社会组织“广绣坊”的存续,公益是非常必要的。(见表6)
表6 类目“使命感”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价值取向”是绣娘匠人在两对相左的价值观上的定位:重视数量还是关注质量;急功近利还是戒急轻利。根据访谈可以比较得出结论:一方面,在早年工场手工业绣花时期,作为绣花工厂工人的绣娘为了生计更注重产量,价值标准在于“质量达标”;而后工业化时代匠人化的绣娘更注重质量提升,追求极致。另一方面,在早年为了挣钱养家绣娘更注重绣花“效率”,而现在静下心来追求极致的绣娘反对“急功近利”(见表7)。对广绣大师ZJL的访谈中聊到日本年轻人放弃工作回乡传承家艺的情况,ZJL认为:“日本学生毕业回家帮工,传承家艺,可能一辈子做一碗拉面,他们不是你说的‘对成功的看法与我们不同’,他们其实是看得远。看不到将来的人,眼光狭窄的人,是急功近利的,不可能学到广绣的。”
表7 类目“价值取向”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个人生活条件”对于绣娘是否能够从流水线绣工过渡到广绣匠人的作用是关键的,它满足了绣娘成为匠人的客观需求条件,包括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以及较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时间充足且“生活无忧”,绣娘才能更加专注于绣品的质量,更加专注于匠艺本身。(见表8)
表8 类目“个人生活条件”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群体效应”是绣娘群体内部的相互影响,在同一地方、有相似经历、长时期工厂绣工回忆的群体具有绝对的稳定性,这种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其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合作和其中技艺拔萃的榜样效应,绣娘个体更有可能会表现出匠人精神和行为。(见表9)
表9 类目“群体效应”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分析“外部支持”类目可以发现,“社会组织支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与顺德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成熟程度相关,但比较“政府支持”来看,政府呼吁“工匠精神”、“传统文化复兴”等之于个体的影响并不特别明显,而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支持又缺乏组织性,市场需求缺乏持续性,因此作为社会组织的“广绣协会”成为了关键要素。(见表10)
表10 类目“外部支持”开放性编码抽象过程
(二)编码结果
在以上9个类目基础之上,总结出匠人化要素最关键的两大方面:“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等“其他因素”,最终整理出三大方面匠人化要素,呈现出完整的编码结果。其中“主观因素”63条,“客观因素”49条,“其他因素”为文本外的控制因素。(见图1)
图1 “匠人化要素”访谈文本类目编码图
主观因素包括“个人志趣”、“自由创作”、“自我实现”、“情感寄托”、“使命感”与“价值取向”六个类目,其中“个人志趣”在文本中涉及20个条目,“自由创作”涉及6个条目,“自我实现”涉及9个条目,“情感寄托”涉及8个条目,“使命感”涉及10个条目,“价值取向”涉及10个条目。客观因素包括“个人生活条件”、“群体效应”和“外部支持”三个类目,其中“个人生活条件”在文本中涉及15个条目,“群体效应”涉及11个条目,“外部支持”涉及23个条目。同时,根据以上文本分析和类目抽象情况,从不同类目的出现频次中可见(见图2),从总量上看,个人志趣、外部支持、个人生活条件、群体效应四方面的占比都超过了10%;从主观因素上看,个人志趣占其中32%,价值取向、自我实现、情感寄托、使命感、自由创作的占比差别不大;从客观因素看,外部支持占其中的47%,个人生活条件占31%,群体效应占22%。由此可推断,绣娘本人对客观因素的感知非常敏感,匠人化要素的客观因素方面对绣娘的影响是显性的;主观因素虽然毫无疑问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个体感知依然主要集中于“兴趣”方面,兴趣是最易被主体感知的基础要素。
图2 编码要目频次比率
五、归纳分析结果的讨论
根据访谈文本的初步分析,可以从理论抽象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文章主题继续探讨。
(一)基于匠人化要素的理论抽象:解剖匠人精神与行为
针对前文基于访谈的类目编码,可以进一步通过整理分析初步理出理论性编码(见图3)。美国心理学家伯克曼(Birkman)认为“兴趣和需求是人们行为的两大动力”,当然“价值”同样是决定行为走向的决定性要素。所以,在下图匠人化要素的主观因素中,“价值取向”与“价值”相关,“情感寄托”、“自我实现”和“使命感”与“需求”相关,“个人志趣”则是个体的价值与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中,“外部支持”、“个人生活条件”和“群体效应”则更多与个体的“需求”相关。此理论的逻辑在于:个体价值和个体需求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二者的“匠人化”,共同影响产生了“匠人化”的志趣,从而进一步外显为匠人气质——匠人精神和匠人行为。所以,“志趣”是关键的中间环节,而培养具备匠人精神的各行业匠人,应当从“价值”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出对待所从事工作的个人志趣。
图3 匠人化要素的理论化编码
依据此理论逻辑,让全社会呼唤和尊重的“匠人精神”及“匠人行为”都只是一种表象,其内在的使个体能够表现出这种精神和行为的原因是研究的真正重点。在本文提出的初步理论框架下,如果能有更深入的探索,将能为全社会培养出精益求精、专注工作的匠人精神找到“施力点”。
(二)基于匠人化要素的实际应用:“匠人精神”的可操作化
根据文本分析结果和初步理论框架的搭建,为了“匠人精神”的可操作化,可以依据前文研究的初步结论,重点从“价值”和“需求”两方面着力为匠人化要素寻找应用途径。
1.匠人化要素应用的普遍性探讨
对于匠人化要素应用普遍性,可以从两方面思考。一方面,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后工业社会乡村妇女的发展问题,并且以顺德绣娘为例,证明有闲暇时间、有手艺经历、有劳动能力的乡村妇女在后工业化时代有着“匠人化”的巨大潜力,因此,无论是对于已经逐渐步入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地区,还是对于即将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后发地区,这个现象都富有一定参照意义。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让更多原来的产业工人离开“系统世界”走入“生活世界”投身匠艺活动,让更多的乡村匠人走出家门从事匠艺生产,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乡村,“隐居”着无数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在物质条件更为丰富的后工业社会将重新迎来“志业的春天”,因此,如何施以外力让这些隐藏在田野村居的手艺人走出来为乡村振兴做贡献,可以从匠人化要素角度深入思考。
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匠人”并不是资本主义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它源于人类的“私人生活”领域,但随着社会的兴起,匠人也逐步走入公共领域,成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代匠人的匠艺生活并非如传统般完全只专注于私人领域,实际上是在更加专注于“个体的内心生活”——私人领域的重要部分——的基础上,同时关注着公共领域的生活。阿伦特对匠人认识的最大问题在于把狭义的“工匠”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缩小了匠人的范围。虽然劳动分工后生产力的发展将以消费为目的的“兽的劳动”与匠艺活动分离,侵蚀了匠人平静的生活,但同时也推动了匠艺活动逐步由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扩张,使包括“劳动之兽”的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开始向往匠艺活动的“积极生活”,匠人精神也逐步扎根于包括政府治理在内的各行各业。“匠艺活动其实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匠艺活动涵盖的范围可远远不仅是熟练的手工劳动;它对程序员、医生和艺术家来说同样适用;哪怕是抚养子女,只要你把它当作一门手艺来做,你在这方面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当一个公民也是如此。在所有这些领域,匠艺活动关注的是客观的标准,是事物本身。”因此,扩大我们对“匠艺”、“匠人”概念外延的理解,将匠人化要素用于各行各业,有益于国家所呼唤的“匠人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显性的文化。
2.匠人化要素的具体应用
根据辩证法原理,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匠人化要素包含内部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我们认定访谈文本分析发现的六大内部主观因素是绣娘个体“匠人化”的根本原因,三大外部客观因素是“匠人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匠人化要素的应用中关于“内因”的作用在于评价和考核一个人的“匠人化程度”,“外因”的作用则在于施加影响,以使其行为表现得更具匠人精神。
一方面,考量和评价一个人是否具备匠人精神、匠人的特质,可以从内部主观因素入手,尤其从“价值”、“需求”两个层面去认识评价对象。对于“价值观”的考量,要评价其是否更注重质量,是否眼光更长远;对于“需求”方面的考量,则主要分析其关键的需求是否属于更高的层次,而不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物欲。此外,要明确“志趣”是本研究理论化编码的中心环节,包括“价值”、“需求”层面的各种要目,都要通过这种“志趣”来转化为具体气质。从访谈中也可以看到,绣娘对“志趣”的感受是最直接最容易的,个人志趣占到了主观因素总频次的32%。故而只有对匠艺产生了可感知的“志趣”,才最终有可能外显为匠人精神与行为。所以,对匠人化要素的应用,中心点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强化个体的这种“志趣”,不仅要从个体出发强化其兴趣,同时深挖匠艺本身对个体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实际中,如果内因具备,但“匠人化”并不明显,原因也许就在于外部因素的制约。对于这些“外因”的控制与重塑,也是有“技巧”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外因中“外部支持”类目相关编码出现频次占到外部客观因素的47%,而出现的这23次“外部支持”相关编码中有12次与“社会组织支持”相关,虽然这与顺德黄连当地的地域特殊性有很大关系,但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各种社会组织在助推乡村女性选择感兴趣的手工匠艺并不断“匠人化”中的重要作用。另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成员的支持与政府或国家的倡导频次都为3次,但在调研中有个别案例体现出了家庭成员支持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原因可能在于乡村女性家庭地位的特殊性,导致了其行为选择,尤其是涉及家庭经济的行为选择会受到男性家庭成员的高度影响,而对于绣娘群体,由于其年龄因素(均为50岁以上),儿女对其是否随志趣开展刺绣的行为选择也有显著影响。在调研中发现,对绣娘而言,家人支持与否的判断指标主要在于周边是否会出现“年纪这么大了还要绣花挣钱”的“闲言碎语”,是否影响老年绣娘的身体,是否不耽误老年绣娘履行家庭代际责任(照看孙辈)等。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要素条目“家人支持”与“他人支持”、“闲暇时间”等编码也是有一定关联度的。
六、结 语
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结构转型,为匠人的复兴提供了根本的原动力,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包括绣娘在内的乡村匠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与社会环境。从这两点出发,中国的乡村匠人复兴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扎根理论对31位乡村绣娘进行访谈,得到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其他因素3个核心范畴(对其他因素并未具体探讨)、9个具体类目和112个具体的编码概念,呈现出主观因素作为内因、客观因素作为外因的匠人化要素构成。最终,通过对这些要目的理论化编码,推出了以“价值”、“需求”和“志趣”为核心的理论模型,并对匠人化要素及此模型的运用进行了初步讨论。总而言之,本研究初步回答了“哪些因素促使迎来后工业社会变迁的‘流水线工人’向匠人转变”、“匠人化要素有无推广到其他领域的机会”和“有无汲取经验在企业,甚至是政府培养‘匠人’的可能”这几个研究核心问题,为仅停留在“呼唤”层面的“匠人精神”提供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当然,本研究仍仅仅是一个开端。为了深入挖掘向着后工业时代迈进的社会中的一切“匠人化”要素,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仅从对从事同一匠艺的群体的一次田野调查中达成这个目标是不够的。未来的研究将从本文得出的结论出发,对更多乡村地区、更多从事不同匠艺活动的乡村匠人进行访谈调查,在验证本文结论的同时寻找新的问题点,比如:可否构建对匠人气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否通过具体实验将这种匠人化要素具体引用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组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中匠人精神的培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