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道教意象英译
2019-04-16方文英
摘 要:本文选取李白诗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道教意象鲲鹏、神仙与仙境、白发为研究对象,借助钱钟书的“化境”说,分析译诗中意象呈现的三种方法,意象平行,意象引申以及意象替换,从而达到“得意忘言”,即传递原文精神并符合译语习惯。
关键词:李白诗歌;道教意象;“化境”说
作者简介:方文英(1993-),女,湖北黄冈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2
0.引言
李白诗歌恢弘磅礴,想象丰富,这些特点跟他的道教渊源密切相关。“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 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 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象、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袁行霈,1983:12)他生长于道教兴盛的蜀地,唐代的修道之风尤盛,中唐及后期很多诗人特别是中唐及中唐后期都深受道教文化影响。李白的诗歌创作也因深受道教思想影响,诗歌之中遍布道教意象。
1.李白诗歌中的道教意象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从“诗仙”称号便能看出他受道教的影响颇深。古奥华丽的语言,丰富神奇的想象,深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就是道教给予唐诗的影响。受了这种影响的诗人和诗歌,会显示出一种特别的风格(葛兆光,1995:13)。道教中的诗文多为古体诗,而李白的诗歌中拟古诗、乐府诗、游仙诗的数量众多。李白众多诗篇中的道教意象比較典型的可以分为三类,鲲鹏,神仙与仙境,白发。
1.1鲲鹏
鲲鹏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道教意象。李白笔下的鲲鹏同样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气势磅礴之态。李白用以自比的大鹏,既不同于蓬莱的黄皓、仓梧的玄凤,也不同于衔木的精卫、报晓的天鸡。那些鸟都丧失了自由,唯独大鹏可以无拘无束。这象征他不屑于做一名皓首穷经的儒生(李丽容,2009:50)。李白诗作中三首将自己自比大鹏的诗对应他人生的三个阶段,青年时的《上李邕》,中年落寞的《大鹏赋》,墓志铭绝笔《临路歌》,这首诗里,李白仍以大鹏自比,但已不复当年其翼若垂天之云的豪情,剩下的只是“力不济”的长吁短叹。
1.2神仙与仙境
李白诗歌中游仙诗数目众多,这些诗歌不仅描写了众多道教神仙和道教仙境,而且这些神仙和仙境带有李白自己的仙风道骨和奇异灵气,也代表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梦留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辉煌光明旖旎生辉。入口处青云欲雨,弥漫朦胧,这样的一片祥和清莹的仙境正是李白的人生追求。诗的后半部分却笔锋逆转,书写了让人心悸魄动的现实世界。
1.3白发
李白诗歌中有白发意象的多为感慨之作,或感慨青春流逝,或感慨失意人生。诗人害怕生命短暂,盼望生命永恒,就很自然地会亲近道教,期望在道教那里得到永恒,当然还有自由和幸福,在道教信仰很深的诗人的作品里,生命意识一直是不断吟诵的主题。(葛兆光,1995:13)。白发象征苍老与衰败,“只畏朱颜改”的李白对着自己的白发没有豁达大度和坦然置之,只有紧张与悲情,也意味着年衰的他再难实现治国理想。
2.“化境”
意象与意境相辅相成。意象如砖石搭起意境之美,而意象之美也只能在诗人完整的意境之中才能得以体现,在特定的意境之中才能触发人们对特定意象的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注重通感之美,所读即所见,所见即所听,所听即所感,融汇三者便能抵达意境之美。诗歌中的声色表达诗人之性情。这些独特之处虽为美,但也为诗歌的翻译设下重重阻碍。“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差异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了‘化境”(钱钟书,1981:2)。钱钟书认为化境与否存在三种距离,一是目标语和源语的距离,二是译者的理解和原作品本身的距离,三是译者的体会和自身表达能力的距离。所谓“化”,借用《荀子》里的话说就是“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化”。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语言形式发生了变化,但精神风格依然如故,好的翻译应该做到原文和译文中间没有隔着一层烟雾,使译文读者看清原作的真面目。钱钟书对 “不隔”的解释就是“达”(陈大亮,2006:2)。
薄振杰认为如何“化境”在于两个方面:1) 由于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存在着差异,译者常常须基于原文精神、按照译语表达习惯对原文形象进行动态技术处理,以免译文语流滞涩,因形害意。2) 倘若能够努力实现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相比较,获得的语境效果一致,即语义相同、审美等效,且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同,即认知努力并没有因此而加大或减弱; 译文与原文相比对,在可读性、语义、审美方面等效,就算得入了“化境”。(薄振杰、徐莉娜,2013:117)对于古诗英译而言,化境的关键还要能化诗歌之意境。他针对词汇空缺而带来的词汇矛盾提出化境的方法,形象替代和具体化引申。
2.1意象替代
李白诗歌中的道教意象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词语,而且有着特定的文化含义,这些词在英文中存在着词汇对应空缺的问题。对于文化负载词,既不能完全丢失省略,也不能付诸长篇大论。为让译文读者得到类似的审美体验,将这些意象用译文读者较为熟悉的意象进行替代,从而达到“化境”。
在许渊冲的译本中,有的文化负载词选择形象替代法,这样实现了继承原文精神,并且并符合译语习惯。大鹏在中国古典文化中代表的是这是一个硕大伟岸、力大无比的形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也是一个胸怀大志、向往光明的形象,伟岸的形体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原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译诗:If once together with the wind the roc could rise,
He would fly ninety thousand miles up to the skies. (许渊冲,2014:35)
Roc在朗文词典中的释义是in ancient Eastern stories, a bird of great size and strength which, in the story of Sindbad the Sailor, carried Sindbad out of the valley of diamonds. Roc在英文里同样也代表着一种体型巨大力量无穷的一种鸟,这与原诗中的大鹏的含义大部分是重合的,并且这是寓言故事《天方夜谭》中的一个角色,对于英语读者而言相对熟悉,所以将大鹏译为roc达到了化境的目的。采用了同样方法的还有不死药elixir of immortality(许渊冲,2014:35),蓬莱Fairy Island(许渊冲,2014:179),仙之人 immortals(许渊冲,2014:143)和云之君 the Lord of clouds(许渊冲,2014:143)。Elixir在朗文中的释义是a magical liquid that is supposed to cure people of illness, make them younger,而这些含义与中国道教中灵丹妙药的内涵相契合,而且elixir也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中。蓬莱岛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意象,在读者脑海里触发的便是一种处于云巅之上仙气缭绕的太虚仙境,许渊冲将其译为Fairy island。Fairyland一词指的是仙女居住的想象之地,而蓬莱仙境一般指的是蓬莱岛,两者结合之后译为Fairy Island。
2.2意象引申
形象替代法只适用于一个意象存在于源语和译语语言之中,虽然二者背后的渊源和所触发的形象有所出入,但是所承载的含义,对语境所帶来的审美体验以及读者所付出的认知努力是相似的。另一类意象在译语中很难找到类似的表达,为传达原作精神同时符合译语习惯,这一类词采用具体化引申的策略。具体化引申不能保留原诗的意象,但通过释义传递了内涵。
原诗: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译诗:The wind hes raised still stirs the sea, He hangs his left wing on sun-side tree. (许渊冲,2014:239) 扶桑树在道教神话中是指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传说在东方的大海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它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连通大门。扶桑树又名朱槿,在华南一带广泛种植,如果直接将“游扶桑兮挂左袂”中的扶桑译为Hibiscus rosa-sinensis,则奋力震飞、八极无奈、力所不济的大鹏在游扶桑时挂住左翼的意境全无。译者采用了将抽象词语引申直译为sun-side tree,表现了大鹏游于天际的情景。而太白,金银台,天姥山,等词同样都是中国道教神话中所独有的意象。太白指的是太白金星,将其直接抽象化为Star,再将其具体引申为the Snow-white Star(许渊冲,2014:105)。译者将这一类对于译语读者抽象难懂的词语进行具体化引申,这样既不会加重读者的阅读压力,又能最大程度的传达原作的意境。
2.3意象平行
对于古诗中的文化负载词译者采用的是形象具体化引申和形象替代两种方法,而白发是一个中西方所共有的平行意象,译者也多采用直译的方法。李白一千多首诗歌中有一百多首描述白发的,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用“秋霜”等指代白发,这些意象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他的头发发白之快,他的心情触动之深(郭瑞蕾,2013:32)。在许渊冲和小畑熏良的译本中对于白发及白发的比喻,都采取直译方法。在《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的“白发”,两位译者分别翻译为”whitened hair” (许渊冲,2014:35)和”white hair” (Obata, 1922:166)一动一静之态。“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秋霜”是将秋霜比喻为白发,抒发了诗人的如身处深秋里清冷寂寥的心情。许译为 “I know not how the mirror bright, Reflects a head with hoarfrost white” (许渊冲,2014:93)。在译诗中保留了秋霜的比喻义,即白发,并且与上一句形成押韵。“朝如青丝暮成雪”译为”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 (许渊冲,2014:93),“雪”则为白发,与青丝相对,sonw-white 和silk-black形成头韵,一黑一白凸显了原诗的反差,增加了可读性。小畑熏良将“白发如丝叹何益”的“白发如丝”直译为“ones hair has turned white like silken thread” (Obata, 1922:143),同样也保留其比喻义。白发并不是一个特定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意象,但是如“秋霜”和“白发如丝”一类具有特定比喻含义的意象,译者采用直译并保留比喻意,传达了原作者的精神。
3.结语
诗人创作诗歌时选择特殊的意象抒发特别的感情,李白选择道教意象则意味着这些意象最能抒发心中之感。通过“化境”,以引申意象代替意象以及用平行方法克服钱钟书所说的三种距离,原诗意象和译诗意象之间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产生了一种深层的联系,实现翻译的“不隔”和原诗在英语中的“投胎转世”。
参考文献:
[1]Shigeyoshi Obata. The Works of Li Po,the Chinese Poet. [M]New York City. E·P·Dvtton Press. 1922.
[2]薄振杰. 徐莉娜. 钱钟书“化境”说再阐释[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21(1):117-120.
[3]陈大亮. 重新认识钱钟书的“化境”理论[J]. 上海翻译, 2006(4):1-6.
[4]葛兆光. 道教与唐代诗歌语言[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4):10-13.
[5]郭瑞蕾. 李白诗歌白发意象与道教信仰[J]. 名作欣赏, 2010(35):32-34.
[6]李丽荣. 道教文化对李白人生道路及其诗风的影响[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48-51.
[7]钱钟书. 林纾的翻译[M]. 商务印书馆, 1981.
[8]许渊冲.许渊冲英译李白诗选[M]. 北京.中译出版社. 2014.
[9]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7(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