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自身理想化想象的特点分析研究
2019-04-16田媛
田媛
摘要:陶渊明的理想化想象在现实中都有其原型或者是由于受到某一事件的影响。由于陶渊明其他作品中本来就含有理想化描写的倾向,所以陶渊明的想象总是会与现实真假难分。
关键词:陶渊明;特点;研究
1 陶渊明理想化想象创作的现实依据
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自祭文》三篇,皆描绘的是现实世界中可能出现的场景,与具体的物象结合在一起。桃花源不是虚无缥缈不可实现的幻想,而是寄托了陶渊明最高社会理想的理想化产物。陶渊明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理想构造出了一个高于自身现实的场景。而因为陶渊明的想象与现实结合紧密具体,让人难以区分桃花源与陶渊明归隐诗作中描写的田园,也难以区分陶渊明与五柳先生。
陈寅烙认为《桃花源记》是“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他在《桃花源记旁证》中从史传和地志找到了多条当时民众屯聚坞堡、抗敌避害的史料。如庚哀其同族庶姓保于翟阳禹山、苏峻纠合百姓千家结垒于掖县、希区鉴与乡人千余家避难于鲁国峰山。并由陶渊明《曾羊长史》一诗推断陶公与“征西将佐本有雅故,疑其间接或直接得知戴延之等从刘裕入关途中所闻见”,这才对西北民众避秦乱而入山屯居的情况有所了解,于是取材于此再加以想象而成文。顾农也认为桃花源的现实依据是中古时代的坞堡,桃花源在现实中有其原型。《桃花源记》有现实依据似乎是肯定的。可是只是有现实依据而己,只是以其为原型,作品依然是想象与艺术的创作。《桃花源记》塑造了形象化的理想社会。在桃花源中,陶渊明想象出来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从这一方面来说,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并诗》是在现实中得到了一些传闻故事的启发,了解到了现实中“桃花源”的基本情况后才进行创作的。
《五柳先生传》是否是陶渊明自传性质的文章,这种怀疑与争论是一直存在的。邵明珍的《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与《再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认为:“《五柳先生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多被人们看成为陶渊明的自传,并影响了后人对陶渊明的认识,但实际上,《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况文”,是其综合历代贤人而创造出来的一个理想人物。认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更真实地把握陶渊明的形象特性”。“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稽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自况。《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主要以扬雄为范本,有意塑造出来的作为自己人生楷模的一个理想人格。陶渊明所作《五柳先生传》显然不是陶渊明“真正的自传”,五柳先生是陶渊明所向往的一种人格状态和生活方式。五柳先生身上体现了陶渊明所欣赏的多种人格优点。至于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陶渊明是否真的认识或者接触到“五柳先生”,或许有“五柳先生”的原型人物,这点己经难以考证。但是《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当是陶渊明根据现实创造的这点应是无疑的了。
而《自祭文》更是直接提到“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明显是立于自身现实情况,描写陶渊明本人离世时的场景。陶渊明在去世前两个月作《自祭文》,虽然陶渊明时常“感吾生之行休”,但是基本都是表达“感吾生之行休”后应该珍惜时间去做符合自己心意追求的事情。而直接描写自己死亡的场景只有此篇《自祭文》。《自祭文》当为陶渊明心有所感为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做准备。自祭文开篇表明写作时间是九月:“岁惟丁卯,律中无射”指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农历九月。描写的环境也是深秋的景象:“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这与陶渊明的实去世时间同年十一月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公元427年的秋天,陶渊明己经预感到死亡的到来,《自祭文》也是根据他当时的身体状况的现实和身处环境写作而成的。
陶渊明在《闲情赋》序中表明:“初,张衡作《定情赋》,蔡昌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间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陶渊明说明了他是在学习张衡、蔡昌的做法,作《闲情赋》的目的是学习他们“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此时正是处在陶渊明辞官彭泽县令以后,自己新娶之时,结合前人“助于讽谏”的目的,可以看出。陶渊明正是以追求爱情的失败来表达自己政治理想和追求的幻灭。
2 陶渊明关于的理想化想象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包括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对理想化自身的想象,想象中自己的死亡和理想的伴侶都是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虽然这些想象贴近现实,但是对身处乱世的陶渊明却可望而不可即。整个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不允许陶渊明理想中的桃花源的出现。在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这样的世界至今还没有出现过。
首先,桃花源这样与世隔绝,无忧无虑的地方,是不可能长久的存在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桃花源中,人们各得其乐,这种社会本身就是不可能客观存在的。而且在桃花源中,在与世隔绝的小环境下,桃花源中人从秦代避世到了晋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桃花源中原本就为数不多的人口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恐怕连繁衍生息都不能够连续。其次,根据陶渊明文章中的记载,“忘路之远近,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三处,都是表示桃花源不可再次寻到的语句。可见在陶渊明的心中,恐怕在理想化想象的同时,都隐隐感觉到这样的社会难以在世间出现。
《五柳先生传》在开篇就提出,陶渊明不知道自己为之作传的人是谁,只是称他为“五柳先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从文章的内容看,这很有可能是陶渊明假想出来或者道听途说所知道的一个形象,陶渊明只是知道他的行为,就为其作传,但是陶渊明本人又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这己经说明了“五柳先生”可能并不存在。其次,陶渊明在文末赞中说:“无怀氏之民软?葛天氏之民软?”,感叹道五柳先生这种人是只有在传说中无怀氏和葛天氏治下才可能出现的百姓。另外,从客观条件上看,五柳先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心态也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在现实中难以找到这样的人。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