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及九连山地区蕨类植物新记录

2019-04-16徐国良曾晓辉蔡伟龙卓小海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徐国基部保护区

徐国良,曾晓辉,蔡伟龙,卓小海



江西省及九连山地区蕨类植物新记录

徐国良1,曾晓辉2,蔡伟龙1,卓小海1

(1.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 赣州 341701;2.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 吉安 343600)

蕨类植物是草本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食用、药用、观赏、绿肥、饲料以及现代的煤炭。在九连山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调查工作中,新增九连山地区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3种,即铁线蕨、干旱毛蕨、台湾毛蕨;江西省新分布蕨类植物1种,即显脉星蕨。此次发现显示了江西省生态环境的优良。

新记录;蕨类植物;九连山;江西省

蕨类植物是草本层中的优势层片,是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改变森林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森林群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2]。蕨类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忽视蕨类植物。因此,对于一个自然保护区而言,对蕨类植物进行彻底的本底数据调查,及时完整的掌握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1 研究地区概况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与广东省连平县毗邻,保护区总面积134 110.6 hm2,境内海拔自300 m至主峰黄牛石1 430 m,地势南高北低,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缘,为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地带,保护区内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生性天然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区内已查明脊椎动物384种,昆虫1 404种,种子植物2 321种,蕨类植物193种[3-4]。

2 调查方法

2018年6月至9月,采用路线调法,对九连山保护区蕨类植物分布比较丰富的沟谷进行种类调查,拍照,采集制作标本并记录各种蕨类植物的地理位置和生境分布信息。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采集标本并请专家鉴定,本次调查新增九连山保护区蕨类植物新记录4种,其中显脉星蕨(为江西省蕨类植物新记录。植物标本保存于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馆内。显脉星蕨喜湿暖环境,在九连山上花露分布在上层结构为高大乔木且郁闭度高的沟谷林下溪边。在国内仅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海南、云南。在江西省境内首次被发现,更新了其种群分布的北部界限。

3.1 江西省蕨类植物新记录

显脉星蕨[(Blume) Li Wang Bot. J. Linn. Soc]附生,植株高约30~60 cm。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稍具齿,浅褐色。叶远生;叶柄圆柱形,粗约3 mm,淡棕色,基部被鳞片,有沟,两侧有翅几达基部;叶片阔披针形,连短柄长50~70 cm,宽4~7 cm,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而下延,边缘全缘,略呈浅波状;侧脉明显,两面均突起,斜展,小脉联结成多数网眼,叶近革质或厚纸质,深绿色。孢子囊群大,直径约1.5~2 mm,圆形,在侧脉之间形成较整齐的两行,由主脉至叶缘之间约有5~6个。本种与膜叶星蕨形态上较相近,但膜叶星蕨叶柄具棱,横切面近三角形,孢子囊群细小;显脉星蕨叶柄圆柱形,孢子囊群较大可以明显区别[5-13]。

江西:九连山,上花露,溪边岩石上附生,徐国良等,JLS-4100。

分布地:广东、广西、贵州、海南、云南、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江西省首次发现。

3.2 九连山保护区蕨类植物新记录

3.2.1 铁线蕨 (Linnaeussp.)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柄栗黑色,有光泽,基部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卵状三角形,中部以下为二回羽状,中部以上为一回奇数羽状;有柄,基部一对较大,侧生末回小羽片1~3对,互生,斜向上,对称或不对称的斜扇形或近斜方形,上缘圆形,具浅裂的裂片,不育裂片先端钝圆形,具阔三角形的小锯齿,羽片具纤细栗黑色的短柄,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明显。囊群盖长形、长肾形成圆肾形膜质,全缘,宿存。本种与条裂铁线蕨较相近,但条裂铁线蕨小羽片深裂至1/2或更深,本种小羽片浅裂成4~5片阔裂片容易区别[13-14]。

九连山:上花露墙角下附生,徐国良等,JLS-4101。

分布地: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九连山地区首次记录。

3.2.2 干旱毛蕨 [(D. Don) Ching Bull. Fan Mem. Inst. Biol.]根状茎横走,黑褐色。叶柄长20~35 cm,向上渐变为淡褐禾秆色,近光滑;叶片长50~120 cm,阔披针形,渐尖头,基部渐变狭,二回羽裂;斜展,下部逐渐缩小成小耳片,近对生,远离。叶脉两面清晰,下面隆起,侧脉斜上,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稍上处,顶端彼此交结成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向缺刻延伸出一条外行小脉和第二对侧脉连接,在外行小脉两侧形成斜长方形网眼。下面沿叶脉疏生短针针毛,并饰有柠檬色的长圆形或棒形腺体。本种与峨眉毛蕨形态相近,但峨眉毛蕨羽片无毛,本种羽片被针状毛容易区别[13-15]。

九连山:下花露公路两旁,徐国良等,JLS-4102。

分布地:台湾、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南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九连山地区首次记录。

3.2.3 台湾毛蕨 [()H. Itô Bot. Mag]叶簇生;叶柄短,长8~22 cm,光滑;叶片长45~120 cm,阔披针形,渐尖头,基部急狭缩,二回羽裂;斜上,互生,下部3~5对突然缩小成耳片,基部缩小成瘤状,中部羽片线状披针形,近平展,侧脉斜上,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稍上处,其先端交接成较高的三角形网眼,并自交接点伸出极短的外行小脉和缺刻下长的透明膜质连线相接,第二对侧脉伸达缺刻底部,下侧一脉伸达缺刻稍上的叶边。叶坚纸质,孢子囊群小,生于侧脉中部稍下处;囊群盖小,淡棕色,膜质,宿存。本种与异果毛蕨形态上较相近,但异果毛蕨囊群盖大,中央具柔毛,本种囊群盖小,且无毛故容易区别[13-15]。

九连山:下花露密林下溪边,徐国良等,JLS-4103。

分布地:台湾、福建、广东、江西、云南。九连山地区首次记录。

A:植株;B:叶片背面;C:叶片正面

D:植株;E:羽片正面;F:羽片背面

H:植株;I:羽片背面

J:植株;K:羽片背面;L:叶片基部

4 结论与讨论

蕨类植物是最早登陆的维管植物,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和伴生物等生态因子的变化往往会造成蕨类植物种类组成及其适应方式的差异[16],很多蕨类植物都是分布在特有的环境中,比如团羽铁线蕨生长在钙质土中,台湾毛蕨和显脉星蕨一般分布于沟谷林溪边,干旱毛蕨喜欢长在阳光充足的路边灌草丛中,蕨类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局部地理环境的变化。因此,对于一个自然保护区而言,不仅要彻底调查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种数,更要及时监测每一种蕨类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从而及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

[1] 蒋有绪, 郭泉水, 马娟. 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179-306.

[2] Johnson-Maynard J L, McDaniel P A, Ferguson D E, et al. Changes in soil solution chemistry of andisols following invasion by bracken fern[J]. Soil Science, 1998, 163: 814-821.

[3] 肖忠优, 刘信中. 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35-186.

[4] 徐国良. 江西及九连山地区维管植物新记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2): 127-132.

[5] 曾宪锋, 邱贺媛, 赖秀霞, 等. 会昌县产3种江西省新记录蕨类植物[J]. 福建林业科技.2014, 43(1): 134-136.

[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6卷第2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105.

[7] 严岳鸿, 苑虎, 何祖霞, 等. 江西蕨类植物新记录[J]. 广西植物, 2011, 31(1): 5-8.

[8] 林英. 江西植物志(1)[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357.

[9] 徐声修. 江西新分布的蕨类植物[J].江西科学, 1996, 25(4): 10-13.

[10] 陈少风, 谢庆红, 程景福. 江西蕨类植物新记录[J]. 植物研究, 1997, 17(1): 25-26.

[11] 曾宪锋, 邱贺媛. 江西省1种新记录蕨类植物[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35(3): 30-31.

[12] 曾宪锋, 邱贺媛. 赣州产3种江西省新记录蕨类植物[J]. 福建林业科技, 2014, 43(4): 28-31.

[13] Wu Z Y, Raven P H. Flora of China(Vol.2-3)[M]. Beijing: Sciences Press &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13.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3卷第1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5.

[1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4卷第1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134.

[16] 严岳鸿, 易绮斐, 黄忠良, 等. 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多样性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响应[J]. 生物多样性, 2004, 12(3): 337-339.

New Records of Ferns in Jiu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Jiangxi Province

XU Guo-liang1, ZENG Xiao-hui2, CAI Wei-long1, ZHUO Xiao-hai1

(1. Jiu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Jiangxi, Ganzhou 341700, China; 2. Jinga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Jiangxi, Ji’an 343600, China)

Investigation of ferns was conducted in Jiu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three ferns were reported as new records in Jiulianshan,Linnaeussp.,()Ching Bull. Fan Mem. Inst. Biol. and() H. Itô Bot. Mag.of whichas a new record in Jiangxi Province.

new records; ferns; Jiu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Jiangxi Province

Q949.36+5

A

2095-3704(2019)01-078-05

10.3969/j.issn.2095-3704.2019.01.16

2018-12-10

2019-03-05

国家环保总局项目(20061A0013)

徐国良(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和森林生态学研究,zxuguoliang@163.com。

徐国良, 曾晓辉, 蔡伟龙, 等. 江西省及九连山地区蕨类植物新记录[J]. 生物灾害科学, 2019, 42(1): 78-82.

猜你喜欢

徐国基部保护区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n 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Nb2CTx MXenes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读《牡丹亭》
英国铁路保护区段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