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自己,远离校园欺凌
2019-04-15何仕艳
何仕艳
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禁不止,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校园暴力不仅给孩子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中学生要认真学法用法,依法保护自身人身安全和合法利益,对校园欺凌说“不”。
关键词: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法律武器
1 校园欺凌的危害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一种系统性的权力滥用,欺凌行为的主体是一群或单个学生,对特定个体或一群学生采取重复且长期的负面行动,并且一些学生个体可能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欺凌事件越发呈现低龄化趋势,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存在校园欺凌事件。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 2015 年 9 月 18 日公布了共计 67 起校园内发生的刑事犯罪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件所涉及的地方包括北京市、四川省、河北省以及福建省,这 67 起校园刑事案件发生的时间分布从 2007 年至 2014 年之间。就犯罪人的年龄跨度而言,平均的年龄分布是 15 岁到 17 岁之间,最低12、13周岁。在全国两会上,校园暴力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无论是来自于外部的,还是内部的校园暴力,都应当坚决防范、坚决制止,尽最大努力使这种事情发生率降到最低。对于那些极端的欺凌事件,该加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应当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该学校制度惩戒的,就应该从严执行惩戒。针对校园暴力,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表示,虽然立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国家法律的引导非常重要。
校园欺凌会影响到学生以下方面:心理健康、行为问题、校园适应性发展和学业成就。
首先,心理健康,校园欺凌为带给受害者抑郁、焦虑水平和自杀意图的增加,也会导致自尊水平降低。
其次,校园欺凌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长远性。个体在青少年期间理受校圆欺凌事件,对成年早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抑郁、自尊水平和自杀想法)有根强的预测性。
再次,问题行为的增加。经历校园欺凌的学生可能伴随着系列风险、问题行为,例如自杀尝试、物质滥用和旷课逃学等。
最后,校园欺凌影响学生适应性发展和成就。遭受偏见带来的校园欺凌的青少年与没有遭遇过骚扰经历的青少年相比,学业成绩差的人数比是1.68:1, 曾有旷课行为的人数比是1.861。
2 中学生如何利用法律武器免受校园欺凌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青少年除了依靠国家、学校、社会、家庭为自己提供的保护外,还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让自己免受校园欺凌。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校园、家庭、社会有一个强大的法律保护网。
(1)依靠法律,预防校园欺凌对自己的侵害。"《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 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要学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无罪,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 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2)依靠组织,预防校园欺凌对自己的侵害 这里所说的组织,一般是指侵害发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其中有的街道、区县还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加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由于對本地区、本部门的社会治安和人员活动等情况熟悉,这些组织就会依据法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及时妥善地处理解决未成年人受侵害的问题
(3)依靠群众,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破坏社会治安、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盼望通过综合治理和"严打"使社会稳定、中小学生受到保护而健康成长。群众的眼睛雪亮、智慧丰富、威力无穷,不断涌现出保护少年儿童,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干部。所以当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时,要千方百计地求助身边的群众,共同来对付坏人。当群众勇敢而义无反顾地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违法犯罪分子将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遭灭顶之灾。
(4)依靠智慧,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勇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毙,不能让坏人为所欲为,这是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必要前提。
总之,青少年面对校园欺凌,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要以暴制暴,应做出行为上的改变。应加强自身意识,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还要打破沉默法则,勇于沟通,积极取得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欺人者”、“被欺者”和旁观者都要意识到校园欺凌危害的严重性,共同维护校园环境,保护自己,远离欺凌。
参考文献:
[1] 刘琳,程婕宁.浅谈校园欺凌[J].科教导刊,2013(13).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永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