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阅读之——益、精、细、法、巧

2019-04-15陆小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图式文字解题

陆小琴

【摘要】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从长远来看,数学阅读不仅是帮助学生更好解答数学习题的“利器”,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關键词】 数学阅读;数学语言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阅读都比较忽视,比较“含糊”“笼统”和“粗心”,对数学阅读有时是“囫囵吞枣”式的.这样的数学阅读往往不能精准的获取数学信息,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于是在解题或解决问题中就容易错误百出.如何让学生的数学阅读更加“精细化”,使之成为一种有效阅读,助学生数学学习“一臂之力”呢?个人认为.

一、认识数学阅读的“益”

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逐步激发和调动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并掌握一定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养成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

1.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真正用心的数学阅读是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除了边阅读,还需要学生边思考、边分析、边计算.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专注性,避免无效的情况分散注意力.

2.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数学阅读通过数学语言、文字、材料等的描述,从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在头脑中过滤、重组、提炼,从而帮助学生思维.数学阅读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3.精准的数学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磨炼.在数学阅读中,除了理解数学语言表达的意思,学生还学会从数学语言的表述中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类比、综合、联想、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严密性,还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感受数学阅读的“精”

数学语言的特点和其特殊性注定了数学阅读是一种精准阅读.准确、抽象、精炼、简洁、严谨并无歧义,这些要求远远高于语文阅读或者其他阅读.其中关键字的表述,符号、图表的演示,都可以影响对一道题的正确理解.例如,“上升到”和“上升了”,“扩大了几倍”和“增加了几倍”等.计算题中小括号的位置,图表中不同颜色的显示,以及概念教学中每个字、词的理解等都影响到学生对整个概念整体内涵和外延的准确定位等等,诸如此类事例都说明:在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精准、严谨.加强对关键字、词的精读把握,挖掘图形或文字细微处的描述.通过数学语言的分解、组合提炼数学信息,在“精读”中促进数学理解.

三、领会数学阅读的“细”

数学语言的形式不仅是文字,还有符号、图式、字母、公式等形式.在阅读中需要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要认真,要仔细.它不能像语文那样“粗读”、浏览式的“略读”,数学阅读不仅需要“眼看”,还需要“心到”“脑动”.例如,在数学计算中,学生很常见的一毛病,就是计算过程中出现数字抄写错误情况,虽说有一定年龄特征的干预,但更多是学生阅读数字时的粗心、不细致导致.又如,有一些几何图形解答中,题中以“分米”为单位,问题中却以“平方米”出现,学生时常就会忽视.在解答应用题时,有些孩子一开始会对题目的信息分析很茫然.如果让学生把题目再细致读一遍、两遍,逐字逐句的认真读,认真分析.当读到一半时孩子往往就会“恍然大悟”.这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相融合的过程,只有在“细读”中才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信息的分析、加工、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

四、掌握数学阅读的“法”

数学阅读的“法”可以理解为“方法”.学生的数学阅读过程,是把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象转化成学生自身可以理解和感受的内部语言过程,是新知识储存、内化、融合、运用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法强加的,只能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经验和理解程度下进行的感悟、领会的过程.所以学生在阅读中不能是盲目的,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自己要理解的是什么数学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那些是知识衔接点?哪些是知识的延伸?新知识的创新点在哪?等等.数学阅读的“法”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数学知识中显现尤为突出.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边理解边分析,从阅读中搜集相关有效信息,摒除干扰信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有“法”往往事半功倍.

五、训练数学阅读的“巧”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学会灵活地把数学语言进行相互的转化.例如,有时把难理解的文字语言描述转化成易懂的符号语言理解;又或者把符号语言描述转换成更直观的图式语言理解;还也可以根据实际解题需要,把文字语言的表述转换成符号或者图式语言.例如,比较突出体现的“根据题意把线段图画完整”,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解题中注意把文字语言描述转化成易懂的图式语言理解.又如,在长方形中涂色表示 3 4 × 2 3 ,这也是数字语言的抽象表述转换成直观的符号或者图式语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分数以及分数乘法的理解.在几何图形领域的学习中,例如,出现: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比原来增加5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类似这样的文字题,如果不通过画示意图光凭字面描述,空间观念不强的学生就很难准确理解题意.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要自己觉得怎样的语言描述方式更好理解,就可以灵活、巧妙的进行转化,令数学阅读更加的“灵巧”和“有效”.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益、精、细、法、巧,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方法的掌握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更多的数学魅力.

猜你喜欢

图式文字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文字的前世今生
用“同样多”解题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