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发展研究

2019-04-15王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习行为网络学习个性化学习

王洋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大数据被广泛关注和应用,基于大数据视角的网络学习行为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大数据样本调查为基础,通过主客体的交互性、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三个方面来分析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发展及其学习效果,这样可以了解并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及其个性化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终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网络学习;学习行为;大数据;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6-0102-04

引言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网络学习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大数据被各行业广泛关注,教育大数据已成为热点。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学习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利用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开展教育大数据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对更好地完善网络学习相关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从而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和定义,根据对网络学习行为的理解,笔者认为网络学习行为主要描述的是学习者通过各种互联网学习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自主地运用和调控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在线网络课程学习的活动。彭文辉等学者则认为网络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由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开展的远程自主学习行为。他们认为,网络学习行为的体系包括信息检索学习行为、信息加工学习行为、信息发布行为、人际沟通与交流行为等。[1]

研究网络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层面讲,研究网络学习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制约因素,有利于深化人们对网络学习行为的认识,进而提升网络教学质量。[2]在实践层面,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成果不但對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开发以及网络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给教师提供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和手段,从而便于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实施教学调控和进行工作反思等。[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近年来我国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学习行为的内涵、影响因素、特征、模式及评价等五个方面。本研究中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网络学习行为的模式是重点分析的内容。

1.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习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通过网络学习,由于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学习行为习惯,这就使得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等因素对网络学习行为有影响。刘儒德、江涛[4]指出,网络学习的效果不仅与学习资源和内容有关,而且还受到学习者的某些特征的影响,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网络课程中,还需要考虑学习者对网络以及学习内容的先前经验、网络学习动机与对网络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者的某些个性特征等因素。只有当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与学习的环境和过程相匹配时,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动,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王丽娜[5]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分析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她认为,从内部方面来看,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从外部方面来看,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包括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学习资源的内容和组织、网络学习模式。黄海林等人[6]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及网络学习者自身与网络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应用系统方法构建网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该模型包含网络环境与网络学习者自身等因素,以网络为目标和以任务为核心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他们认为在这个系统中,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破坏都会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

2.网络学习行为的模式

就网络学习行为模式的研究而言,尽管研究者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从网络学习行为体系的结构及其开展的过程来分析网络学习行为模式研究。从网络学习行为组成结构方面来看,它主要突出了网络学习行为的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间的组合体系;从网络学习行为的开展过程方面来看,它强调的是网络学习活动的操作程序。[7]李玉斌等人[8]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构建了9个潜在变量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通过对来自5所高校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各项指标整体拟合度较好;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四点结论:理性行为理论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具有显著的求利引导特征;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是一种泛技术行为;行为的设计对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起着关键作用。

周岩[9]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特征,在融合调整理性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模型(MANLB)。此模型指出: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来源于他们对网络学习的有用性及其易用性感知,而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规范由动机与规范信念共同决定;学习主观规范还受到网络学习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不仅会受到来自自身对网络学习行为意向的影响,还会受到网络学习使用时的情境影响。

鉴于研究背景与文献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行为进行发展分析,探究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行为的发展及其行为发展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研究设计

1.研究框架结构

本研究中提到的学习行为主要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网络学习时所产生的行为,包括学习时间、每天学习的总时长、学习次数、平均每次在线学习时长等。

根据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提出的活動理论模型,研究主要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性、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取是进行本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的是G省师范大学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学习群体稳定、学习对象数量多、学习过程时间长,有良好的研究基础。综合考虑,选择这门课程来收集数据,用这些数据探索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发展,更容易发现规律,得出可行可信的研究结论,产生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选取某一学期需要学习这门在线开放课程的2490名大学本科生。通过数据筛选前期数据处理,研究对象共剩余2400人。

3.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自主设计的《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调查》的问卷。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其中包括性别、年级、年龄、家庭所在地等信息;第二部分是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情况的调查,包括交互性、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等三个方面。

本研究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分为三类来分析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发展,分别是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征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等准备之后,从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的行为最后取得的本门课程的总成绩,发现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的发展。

数据结果分析

1.样本调查情况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90份,通过研究者现场指导填写、当场逐份回收的方式进行,发放的问卷最终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2400份,有效率为96.4%。样本调查情况见表1。

根据调查数据,样本总体的最小值Min=31,最大值Max=124,标准差SD=9.83976,均值(M=80.6559)大于理论均值(72),说明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的整体得分较高,且个体差异较大,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明本研究的抽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等数据并做出统计,从而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网络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为实现一定的学习预期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心理调节和外在操作的总和[10],包括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性、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具体数据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1)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交互性在三项指标中得分最高,均值为3.8662。这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多数当今学习者表达想法、学习知识、沟通交流等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问卷内容,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之间、与在线教师之间、甚至直接与互联网交流(包括查资料、听课等)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互动性。与学习者进行交谈后了解到,他们目前主要是用在线聊天软件(微信、QQ等)进行学习交流,基本上每位学习者都会通过手机、计算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等方式挂着微信或者QQ,这样可以做到即时的信息分享和意见沟通交流,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选择得分最低,得分是3.0065。说明网络虽然已经成为目前大多数学习者愿意使用的学习方式,但是网络中知识数量多、庞杂,这就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辨别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选择出适合自己,对提升自己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帮助的知识。因此,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同时,我们要提高学习者对网络中知识的筛选能力。

(3)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在三项指标中处于中等位置,得分为3.5596。说明大部分学习者对网络学习这种方式抱以积极的态度,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行为上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和心理偏见,基本已经形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习惯,同时也说明网络已经成为目前学习者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在分析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大量样本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数据分析软件,通过大数据视角,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性、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现状及其人口学特征,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和建议有:

(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部分学习者对网络学习方式抱以积极的态度,在网络学习行为上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已经形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习惯,网络已经成为现在学习者解决学习问题、表达想法和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他们希望通过网络这种形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他们的这种学习行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注意力和意志力不强。因此,提升意志力和坚持性,是当前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学习内容,学习者在选择上有些手足无措,不能很好地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和在线网络平台要适当地引导,建立适应性学习系统。通过学习者的学习偏好,根据后台的大数据统计,要有针对性地、有适应性地、个性化地推送学习内容,使得学习者能够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学习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包括学习内容的形式、学习的相关帮助以及学习后的及时评价等内容。

(3)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贡献,随着学习者不断进步的网络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会越来越明显。因此,网络在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来源于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2]李玉斌,武书宁,姚巧红,等.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59-65.

[3]李玉斌,姚巧红,侯威,等.网络学习行为研究的向度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9):48-53.

[4]刘儒德,江涛.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4(6):11-15.

[5]王丽娜.网络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6]黄海林,王丽,杨雪.网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12-13+56.

[7]万海林.近十年我国网络学习行为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9):57-60.

[8][10]李玉斌,严雪松,姚巧红,等.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的建构与实证——基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2(2):39-43.

[9]周岩.基于TRA和TAM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的建构[J].远程教育,2009(11):58-62.

猜你喜欢

学习行为网络学习个性化学习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教学资源支持下的Sakai个性化学习研究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MOOC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网络学习行为背景下的慕课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